↑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综合题 3 题,问答题 1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央视百家讲坛蒙曼教授所著图书《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一书,认为中国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两位皇帝是秦始皇和隋文帝。这两位封建帝王对中国历史最大的共同影响是( )

    A. 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 开创了中央集权制

    C. 开创了科举制   D. 修建了万里长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形容的是哪个皇帝的统治(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职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的僧人”的贡献是(  )

    A. 促进中日友好交流   B. 反抗沙俄入侵,维护国家统一

    C. 促进中印友好交流   D. 推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人说,隋炀帝个复合型的人物,其罪也彰,其功也卓。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其功也卓”的一项是( )

    A. 建立隋朝   B. 开通大运河   C. 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D. 兴修东都洛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 有温情的中国人。”那么构成“人”字的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

    A.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 便于帝王南巡游玩   D. 便于军事力量调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曾经指出:“唐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邻近的许多民族争相仿效,煞费苦心。下列不能够说明日本“煞费苦心““仿效”唐朝的史实是(  )

    A. 唐朝时遣唐使达十多批   B. 数次邀请鉴真东渡日本

    C. 在奈良修建了大雁塔   D. 仿效唐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朝时,扬州极为繁盛,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促使扬州繁盛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经济重心南移

    C. 大运河修建后,内外交通的枢纽地位   D. 手工业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

    A. 创立郡县制   B. 确立三省六部制

    C. 开创科举制   D. 确立王位世袭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忽必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这三种东西分别是中国古代的:

    ①印刷术②火药③珠算④指南针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我国古代丞相制的设立和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

    A. 秦朝和汉朝   B. 西汉和唐朝   C. 唐朝和明朝   D. 秦朝和明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图1(汉)坐面论道      图2(宋)站议时政   图3(清)跪受笔录

    A. 封建制度的完善   B. 生活习惯的变化

    C. 社会文明的进步   D. 君主权力的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 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当今的中学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等途径自由自在地遨游知识簿洋,享受成长的快乐,但是,300多年前的清朝,实行严酷荒唐的文字狱,读书人就没有这样幸运了。文字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造成社会恐怖②摧残了人才③禁锢了人们思想④有利于科技进步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这个现象说明(  )

    A. 唐朝农业非常发达   B. 明清时期商业发达

    C. 元朝民族进一步融合   D. 北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面对于西藏与历代中央政权的关系的说法中有一项是不合适的,请你找出来(  )

    A. 从唐朝时吐蕃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B. 元朝时西藏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辖

    C. 清朝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由中央册封

    D. 清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式和民族关系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与下面哪个时期类似(  )

    A. 春秋   B. 战国   C. 三国两晋南北朝   D. 隋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乾隆年间,朝臣胡中藻的诗句中因有“一把心肠论浊清”而获罪被杀,株连九族。下列历史现象与这一现象本质不同的是(  )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八股取士   D. 明清帝国的更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09年2月11 日,余秋雨在他的博客中说:“我曾一再指出,中国文化从14世纪开始由于朱元璋实行的文化专制主义,创新精神严重衰减。至十七、十八世纪日益严重”。你认为其中“文化专制主义”指的是(   )

    A. 科举制的创立   B. 军机处的设置

    C. 设立廷杖制度   D. 大兴“文字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宣政院和驻藏大臣职责中的共同之处是(  )

    A. 管理西藏军事、行政事务   B. 管理全国佛教事务

    C. 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   D. 管理西北地区军、政事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  )

    A. 闭关锁国   B. 开放五口通商   C. 重商轻农   D. 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清朝平定准噶尔、回部这两大叛乱,都避免了哪一地区从祖国分裂出去?(  )

    A. 新疆地区   B. 西藏地区   C. 台湾地区   D. 云南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清朝与唐朝相比,缺少的是(   )

    A. 盛世的局面   B. 开放的胸怀

    C. 昌盛的文学   D. 国家的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沿着这条道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作用。材料一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期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什么时候?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

    材料二 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绷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根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四: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使“一带一路”成为开放包容的互信之路、互利合作的共赢之路,和谐共处的和平之路、文明互鉴的友谊支路,对接梦想的圆梦之路。

    (4)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进入实质性的推进和贯彻落实阶段,你认为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年来,新疆暴力恐怖事件不断发生,特别是今年4月30日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爆炸案、5月22日乌鲁木齐早市爆炸案令人震惊,维护新疆稳定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

    (1)依据材料一回答,西域都护的设置与张骞出使西域,二者之间有何关系?西域(今新疆)归属中央统辖至今(2016年)已经多少年了(要确切数字,不要大约数字)?

    材料二: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葛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葛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2)清朝平定以上两大叛乱,避免了哪一地区从国家分裂出去?

    (3)依据材料三,归纳葛尔丹、大小和卓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新疆的分裂或者恐怖势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二:“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

    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材料四: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1)材料一唐太宗根据这种思想所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忽必烈统一后在全国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制度?

    (3)材料三中废除丞相制度的是谁?从材料中找出他废丞相的两点理由。

    (4)从材料一到材料四中中国行政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问答题 共 1 题
  1.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体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中国历代帝王不断强化这种政治体制,此制度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巨、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是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什么制度?其中“三省”的长官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请问“三省”中尚书省的职责是什么?

    (2)造成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变化原因的是哪位皇帝采取的什么措施?此外,这位皇帝设立的特务机构叫什么?

    (3)据材料三回答,军机处是清朝哪个皇帝开始设立的?它的设立有什么标志意义?

    (4)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在思想控制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