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1 题,书写 1 题,名句名篇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yǐ)丽    饶(sù)     (yìn)庇     险象(dié)生

    B.(cè)隐      (yì)测       粗(kuàng)    义愤填(yīng)

    C.骄(shē)    取(dì)     惺(sōng)   风雪(zài)途

    D.沉(miǎn)  荒谬(miào)   (ɡuì)赠     气吞(dǒu)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陨落     暄腾     相形见绌     诚皇诚恐

    B.苍茫     避讳     鳞次栉比     一愁莫展

    C.诱惑     啜泣     一丝不苟     精巧绝伦

    D.秘诀     清洌     与日具增     断壁残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地震,震区惨烈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尼泊尔全国一时陷入困境。应尼泊尔政府的要求,我国派出的地震救援队一路风餐露宿抵达灾区,队员们不摆花架子,凭超强的实战能力救出了一个又一个受困灾民,用行动见证了中尼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

    A.叹为观止    B.突如其来   C.风餐露宿    D.花架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我区以“共创美丽花都”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家园。

    B.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我市许多学校开展了“我爱读书”的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加。

    C.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人感动,它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D.胡应湘对教育的贡献,让他的名字不仅镌刻在学子的心里,更镌刻在一座座的教学楼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依次填写恰当的语句。(3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一本好书,就像倾听旋律轻快的歌曲,轻松愉快;读一本好书,就像            ;读一本好书,就像沐浴春日里的阳光,温暖惬意。与书本同行,你将饱享精神盛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广州饮早茶习俗闻名遐迩。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广州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见的茶水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但一般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是绝佳配搭。茶点在早茶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

    材料二:广州人把饮早茶称为“叹茶”(即享受之意)。早晨,买份报纸,走进茶楼,要一壶茶,买两样小点心(一盅两件), 三五老友边吃边聊,其乐融融。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享受这份惬意的大多是老人。年轻人认为:饮早茶要早起,想睡多会;饮茶是中老年人的活动,不适合我们年轻一代;茶楼人多,环境吵杂,不舒服。

    (1)外地人想通过网络了解广州饮早茶文化,根据材料一,你会建议其输入哪三个关键词进行搜索?(3分)

    关键词:             、             、            

    (2)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州早茶文化正面临着各种饮食文化的冲击, 你认为广州传统早茶文化应该发扬并传承下去吗?为什么?请简述一点理由。(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2 题
  1. 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文,下面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圆缺阴晴,此事古难全。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E.入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则无法家弼士,国恒亡。

    F.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写出上句或下句。(4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子曰:“其恕乎!           ,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的《爱莲说》)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④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大守行》)

    (3)请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中国古代诗歌富有意象之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中鸟儿轻俏可爱,看着甚喜;王维《使至塞上》①“                 ”中边塞景雄浑苍劲,处之极壮;李白《送友人》②“                 ”中夕阳徐降不舍,感怀惜别。意象之情,细细品来,自有味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5分)

    ① 小大之,虽不能察。                        (《曹刿论战》)

    右臂支船。                             (魏学洢《核舟记》)

    ③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 赏赐百千。                              (《木兰诗》)

    ⑤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诸葛亮《出师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政通人       至若春景明   

    B.予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

    C.上下白       而或长烟空  

    D.不物喜       属予作文记之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分)

    (2)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简述作本文的缘由,“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B.前人已写全了岳阳楼的景色,于是作者另开角度,描写迁客骚人在岳阳楼的览物之情。

    C.见哀景则感伤国家,见乐景则为国举杯,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迁客骚人随景而变的心情。

    D.“古仁人之心”不随景而变,不为“己”悲喜,进退之间,皆是为民着想,为君王担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酬”、“长”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8分)

                       咬文嚼字 (朱光潜)

    ①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②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③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④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选自《朱光潜谈欣赏》
    1.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A.郭沫若嫌剧本里婵娟骂宋王的话不够味,于是主张把“是”改成“这”。

    B.“你这”式语法一般情况下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情感更强烈。

    C.“你有革命家的风度”这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改得很妥当。

    D.“敲”字表现和尚趁月夜访友,不甘寂寞,没有“推”字显得那么热闹。
    2.下列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韩愈的修改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那种意境正是诗人要表现的。

    B.只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随处留心玩索,你就会马上达到艺术的完美。

    C.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文字和情感的关系紧密相连。

    D.古今人赞赏“敲”比“推”好,不是文字上的分别而是意境上的分别。
    3.文章第二段举了哪两个事例,有何作用?(4分)

                                                                  
    4.据作者所述,怎样才能逐渐达到文学艺术的完美?(4分)

                                                                
    5.清代袁枚诗云“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请运用文中的例子,说说你对这句诗的认识。(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22分)

                        无书的日子   冯骥才

    ①你出外旅行,在某个僻远小镇住进一家小店,赶上天阴落雨,这该死的连绵的雨把你闷在屋里。你拉开提包锁链,呀,糟糕之极!竟然把该带在身边的一本书忘在家中——这是每一个出外的人经常会碰到的遗憾。你怎么办?身在他乡,陌生无友,手中无书,面对雨窗孤坐,那是何等滋味?我吗,嘿,我自有我的办法!

    ②道出这办法之前,先要说这办法的由来。

    ③我家在“文化大革命”初被洗劫一空。藏书千余,听凭革命造反者们撕之毁之,付之一炬。抄家过后,收拾破破烂烂的家具杂物时,把残书和哪怕是零零散散的书页万分珍惜地敛起来,整理、缝订,破口处全用玻璃纸粘好,完整者寥寥,残篇散页却有一大包袱。逢到苦闷寂寞之时,便拿出来读。一进入读书即换一番天地:时入蛮荒远古,时入异国异俗,时入霞光夕照,时入人间百味。一时间,自身的烦扰困顿乃至四周的破门败墙全都化为乌有,书中世界与心中世界融为一体——人物的苦恼赶走自己的苦恼,故事的紧张替代现实的紧张。艺术把一切都审美化,丑也是一种美,在艺术中审丑也是审美,也是享受。即便是看杨二嫂的尖酸刻薄,胡屠户的嫌贫爱富,也有观人生百态的美感,获益良多。

    ④但是,我从未把书当做伴我消度时光的闲友,而把它们认定是充实和加深我的真正伙伴。你读书,尤其是那些名著,就是和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先贤智者相交!这些先贤智者著书或是为了寻求别人理解,或是为了探求人生的途径与处世的真理。不论他们的箴言沟通于你的人生经验,他们聪慧的感受触发你的悟性,还是他们天才的思想与才华顿时把你蒙昧混沌的头颅透彻照亮——你的脑袋仿佛忽然变成一只通电发光的灯——他们不是你最宝贵的精神朋友吗?

    ⑤半本《约翰·克利斯朵夫》几乎叫我看烂,散页中的中外诗词全都烂熟于我心中。然而,读这些无头无尾的残书倒别有一种体味,就像面对残断胳膊的维纳斯像时,你不知不觉会用你自己最美的想象去安装它。书中某一个人物的命运由于缺篇少章不知后果,我并不觉得别扭,反而用自己的想象去发展它、完成它。我按照自己的意志为它们设想出必然的命运变化和结局。我感到自己就像命运之神那样安排着一个个有意味的生命历程。当时,我的命运被别人掌握,我却掌握着另一些“人物”的命运。前者痛苦,后者幸福。

    ⑥往往我给一个人物设计出几种结局,小说中人物的结局才是人物的完成。当然我不知道这些人物在原书中的结局是什么,我就把自己这些续篇分别讲给不同的朋友听。凡是某一种结局感动了朋友,我就认定原作一定是这样,好像我这才是真本,听故事的朋友们自然也都深信不疑。

    ⑦“文化大革命”后,书都重新出版了。常有朋友对我说:“你讲的那本书最近我读了,那人物根本没死,结尾也不是你讲的那样……”他们来找我算账;不过也有的朋友望着我笑而不答的脸说:“不过,你那样结束也不错……”

    ⑧ 当初,续编这些残书未了的故事,我干得挺来劲儿,因为在续编中,我不知不觉使用了自己的人生经验,调动出我生活中最生动、独特和珍贵的细节,发挥了我的艺术想象。而享受自己的想象才是最醉心的,这是艺术创造者们所独有的一种感受。后来,又是不知不觉,我脱开别人的故事轨道,自己奔跑起来。我开始把一张张洁白无瑕的纸铺在桌上,写下心中藏不住的、唯我独有的故事。

    ⑨写书比读书幸福得多了。

    ⑩读书是欣赏别人,写书是挖掘自己;读书是接受别人的沐浴,写作是一种自我净化。一个人的两只眼用来看别人,但还需要一只眼对向自己,时常审视深藏自身中的灵魂,在你挑剔世界的同时还要同样地挑剔自己。写作能使你愈来愈公正、愈严格、愈开阔、愈善良。

    ⑪读书是享用别人的创造成果,写书是自己创造出来供给他人享用。世界上一切事物在你的创作中,都带着光泽、带着声音、带着生命的气息和你的情感而再现,而这所有一切又都是在你两三尺的小小书桌上诞生的,写书是多么令人迷醉的事情啊!

    在那无书的日子里,我是被迫却又心甘情愿地走到这条道路上去的,这便是写书。

    ⑬无书而写书,失而复得,生活总是叫你失掉的少,获得的多。

    ⑭嘿嘿,这就是我要说的了——

    ⑮每当旅行在外,手边无书,我就找几块纸铺展在桌。哪怕一连下上它半个月的雨,我照旧充满活力、眼光发亮、有声有色地待在屋中。我可不是拿写书当做一种消遣,我在做上帝做过的事:创造生命。

                                            (有删节)

    1.在文革时期那段无书的日子里,“我”主要做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4分)

                                                             
    2.作者为什么说写书是“在做上帝做过的事:创造生命”?(4分)

                                                            
    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7分)

    (1)“后来,又是不知不觉,我脱开别人的故事轨道,自己奔跑起来。”句中的“奔跑”指的是什么?写出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在那无书的日子里,我是被迫却又心甘情愿地走到这条道路上去的,这便是写书。”句中“被迫”与“心甘情愿”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4分)

                                                            
    4.对第⑦段中“找我算账”的朋友所说的话,“我”会作何解释?请展开想象,写出“我”的回答,不超过40字。(3分)

    5.作者说:“艺术把一切都审美化,丑也是一种美,在艺术中审丑也是审美,也是享受。”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结合你的阅读实践举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挑起担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