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9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9 题
  1. 同一经度的两地

    A.所处季节相同       B.海陆位置相同

    C.所获热量相同       D.所处时区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火山灰云团可能使当地夜晚气温升高,其原理反映在下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低压(气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心气压低,四周高                 B.容易形成高温多雨的天气

    C.中心气流辐合上升                   D.台风是其特殊的形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北半球中高纬度暖流流经的区域

    A.处于大陆西岸

    B. 处于大洋西岸

    C. 夏季较同纬度地区气温较高

    D.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湿度较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该空间格局相匹配的是我国

    A.水资源的南多北少                  B. 地势的东高西低

    C. 人口的东多西少                    D. 经济水平的南高北低

    2.造成贵州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              B. 植被             C.地形               D. 土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我国安徽省城镇吸引机会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城镇吸引机会指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城市等级           C. 农业基础          D.城市空间结构

    2.下列城市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A.六安               B. 阜阳              C. 合肥              D.宜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德国某有机农场的相关数据,根据数据判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性质

    农用地(公顷)

    耕地

    (公顷)

    草地

    (公顷)

    草、豆地占农用地(%)

    奶牛、肉牛(头)

    劳力(个)

    生物动力

    70

    45

    25

    70

    100

    3

    A. 乳畜业            B. 混合农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从20世纪90年代起,云南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和制成品集散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资金力量雄厚       B.接近消费市场

    C.加工技术高         D.靠近原料产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人口限制区主要是自然环境不适宜人类常年生活和居住的地区。属于人口限制区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C. 华东地区           D.东南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西部的内陆国,矿产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28分)

    材料一:玻利维亚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玻利维亚A、B两地气候资料图。

    (1)玻利维亚地处________地区(热量带),该国以_________和_________地形为主,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B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玻利维亚西部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驼羊养殖区,驼羊被喻为“吃草不拔根,产绒价如金”的畜种。简要分析玻利维亚大力发展驼羊养殖业的主要原因。(6分)

    (4)玻利维亚是世界上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政府提出了“初期阶段开发由本国自有资金全面控制,技术力量强的外资公司只能参加最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投资项目”的开发指导方针。试从地理角度分析该方针政策对该国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 ~(4)题。(28分)

    材料一: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波及能力指数反映某一部门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指数越大,表明产业部门对社会经济的辐射能力越高。下图反映中原经济区主要经济部门的波及能力指数变化情况。

    (1)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区,处于_________(自然带)向________(自然带)的过渡地带。(6分)

    (2)图中淮河中游支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节),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6分)

    (3)波及能力指数高且持续上升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该部门属于_________(导向型)工业。试分析发展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10分)

    (4)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