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不属于比值法的是( )
    A.加速度
    B.功率
    C.磁感应强度
    D.电势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黄光与紫光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黄光光子具有的能量比紫光大,波长比紫光长,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比紫光快
    B.黄光光子具有的能量比紫光小,波长比紫光短,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比紫光慢
    C.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黄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比紫光小,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黄光的相邻明纹间距较大
    D.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黄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比紫光大,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紫光的相邻明纹间距较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1、2两列完全相同的横波,分别从波源两点A、B沿直线相向传播,t=0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如果两列波的波速都为1m/s,则( )

    A.t=0.2 s时,C、D之间只有点F的位移最大
    B.t=0.2 s时,C、D之间点E、F、G的位移最大
    C.t=0.5 s时,C、D之间只有点F的位移最大
    D.t=0.5 s时,C、D之间点E、G的位移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先期发射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实现了完美对接.已知“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圆轨道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假设沿椭圆轨道运动的“神州八号”环绕地球的运动方向与“天宫一号”相同,远地点与“天宫一号”的圆轨道相切于某点P,并在该点附近实现对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题设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对“天宫一号”的引力大小
    B.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C.在远地点P处,“神舟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大
    D.要实现在远地点P处对接,“神舟八号”需在靠近P处之前应该点火减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直角坐标系xOy,在x轴上固定着关于O点对称的等量异号点电荷+Q和-Q,C是y轴上的一个点,D是x轴上的一个点,DE连线垂直于x轴.将一个点电荷+q从O移动到D,电场力对它做功为W1,将这个点电荷从C移动到E,电场力对它做功为W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次移动电荷电场力都做正功,并且W1=W2
    B.两次移动电荷电场力都做正功,并且W1>W2
    C.两次移动电荷电场力都做负功,并且W1=W2
    D.两次移动电荷电场力都做负功,并且W1>W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桌面处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桌面上平放着一根一端开口、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细管封闭端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管的直径,细管的中心轴线沿y轴方向.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试管沿x轴方向匀速运动,带电小球能从细管口处飞出.带电小球在离开细管前的运动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沿y轴方向的速度vy、拉力F以及管壁对小球的弹力做功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测一个待测电阻Rx(约200Ω)的阻值,除待测电阻外,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10mA、内阻r1约为50Ω;
    电流表A2:量程0~500μA、内阻r2=1000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2A;
    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Ω.
    (1)由于没有提供电压表,为了测定待测电阻上的电压,应选电流表________与电阻箱R2________ 联,将其改装成电压表.
    (2)如图1所示,对于下列测量Rx的四种电路图,为了测量准确且方便应选图________.
    (3)实验中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到4000Ω,再调节滑动变阻器R1,两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可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是________mA,电流表A2的示数是_________μA,测得待测电阻Rx的阻值是________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气垫导轨放置在实验台上,②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离定滑轮较近一端的某点B处,③将带有遮光条的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气垫导轨上的A处,④用重力为F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使滑块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⑤改变钩码个数,使滑块每次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F/N 0.49 0.98 1.47 1.96 2.45
    t/(ms) 28.6 23.3 20.2 18.1 16.5
    t2/(ms)2 818.0 542.9 408.0 327.6 272.25
    t-2/[×10-4(ms)-2] 12.2 18.4 24.5 30.6 36.7
    (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滑块上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________cm,第一次测量中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遮光条的宽度为d,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可推导出滑块的加速度a与t关系式为________.
    (3)本实验为了研究加速度a与外力F的关系,只要作出________的关系图象,请作出该图线.
    (4)根据作出的图象,判断该同学可能疏漏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材料科学、能源的开发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材料、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化石能源为清洁能源
    B、纳米材料的粒度在10-100μm之间
    C、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D、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同性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7.0×104J,气体内能减少1.3×105J,则此过程________.
    A、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2.0×105J
    B、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2.0×105J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2.0×104J
    D、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6.0×104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汤姆孙对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C、轻核骤变反应方程有:
    D、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短
    (2)某进行军事演习的炮艇总质量为M,以速度v匀速行驶,从船上以相对海岸的水平速度v1向正后方射出一质量为m的炮弹,发射炮弹后艇的速度为v2,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Mv=(M-m)v1+mv2
    B、Mv=(M-m)v2-mv1
    C、Mv=(M-m)v1-m(v2+v1
    D、Mv=M(v1-v2)+mv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a.降落伞用8 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b.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度v成正比,即f=kv(g取10m/s2,sin53°=0.8,cos53°=0.6).求:
    (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多大?
    (2)求阻力系数 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D点为O点在斜面上的垂足,OM=ON.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1=5m/s从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点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又滑回到M点时速度大小变为v2=3m/s.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可视为点电荷.
    (1)带负电的小物体从M向N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如何变化?电场力共做多少功?
    (2)N点离斜面底边的高度h为多少?
    (3)若物体第一次到达D点时速度为v=4m/s,求物体第二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v′.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竖直平面内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x轴沿水平方向,如图甲所示.第二象限内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内有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交变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处在第三象限的某种发射装置(图中没有画出)竖直向上射出一个比荷的带正电的微粒(可视为质点),该微粒以v=4m/s的速度从-x上的A点进入第二象限,并以v1=8m/s速度从+y上的C点沿水平方向进入第一象限.取微粒刚进入第一象限的时刻为0时刻,磁感应强度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g=10m/s2.试求:
    (1)带电微粒运动到C点的纵坐标值h及电场强度E1
    (2)+x轴上有一点D,OD=OC,若带电微粒在通过C点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再越过y轴,要使其恰能沿x轴正方向通过D点,求磁感应强度B及其磁场的变化周期T为多少?
    (3)要使带电微粒通过C点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再越过y轴,求交变磁场磁感应强度B和变化周期T的乘积B T应满足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