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图为“非洲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题。

    1.A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

    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

    A.暖流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寒流影响

    2.C处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降水

    C.地形                                 D.洋流

    3.B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A.温带海区                             B.寒暖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流的注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海流发电是依靠海流的冲击力使水轮机旋转,然后再带动发电机发电。目前海流发电站通常浮在海面上,用钢索和锚加以固定。读图完成题。

    1.假如该设施是安置在日本东南部海域,该设施应朝向

    A.东               B.南               C.西               D.北

    2.下列自然地理现象中,可能对该设施造成破坏的是

    A.沙尘暴           B.暴雨             C.地震             D.台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3.该山可能位于

    A.40°N附近                           B.40°S附近

    C.赤道附近                             D.极圈附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古诗不仅诗句优美,表达作者情感丰富,同时还蕴含着科学知识。根据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及图,回答题。

    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其中描述的现象

    A.是一种地方性分异规律

    B.是两地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里。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1.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2.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3.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我国的夏季风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长江

    D.我国的冬季风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B.④               C.⑤               D.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

    B.陆地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不同部分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C.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D.某个陆地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图为某岛屿简图,读图回答题。

    1.该岛地势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2.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D.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为“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图”, 读图回答题。

    1.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

    A.破坏森林、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破坏森林、提高产量、调运畜产品

    C.使用煤炭、广种薄收、过度放牧          D.破坏森林、粮食减产、牧业下降

    2.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有计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这是考虑到自然资源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无限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回答题。

    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A.1880~1900年     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     D.1980~2000年

    2.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增加

    C.毁林,以及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量增多

    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的是

    A.干旱与地震                           B.台风与滑坡

    C.洪涝与干旱                           D.泥石流与寒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肯尼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题。

    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D.蕴藏的资源数量

    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C.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造成近两百余人遇难、千余人受伤。据此回答题。

    1.一般5级以上地震具有破坏性,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人们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逃生,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难方法错误的是

    A.应立即关闭火源,如果起火应马上灭火

    B.室内应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C.学生应该马上从教室里跑到操场等空旷地区

    D.行驶中的车辆,勿紧急煞车,应减低车速,靠边停放。

    2.与地震相关联的地质灾害有

    A.火山和沙尘暴      B.干旱和洪涝        C.瘟疫和海啸        D.滑坡和泥石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A、C、D、E中属于寒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2分)

    (2)在①②③④中可能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如果是在太平洋中,该渔场是________渔场,该渔场是由________、________两个洋流交汇而成,如果是在大西洋西岸,该渔场是________渔场。(5分)

    (3)若此海域位于太平洋,那么洋流①的名称是________,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4分)

    (2)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________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条件的变化,这种分异规律在________纬度最明显。(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图为人口统计图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___‰,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的是 ________国。(3分)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2分)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读图分析,A、B两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针对其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任选某一国回答。(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为“某地区公路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设计修建从B村到A村公路的 ①和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较为合理,理由是________。(3分)

    (2)修建从B村到D村的公路不走直线, 而绕道C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2分)

    (3)因发展需要,该地拟建一人工运河以沟通Ⅰ、Ⅱ两条河流。请在图中用“〓”画出运河开凿的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