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解答题 5 题
中等难度 2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Mg<Al
    B.热稳定性:HCl>H2S>PH3
    C.酸性强弱:H2SiO4<H2CO3<H3PO4
    D.溶点:NaCl>Na>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环境保护,以人为本”,新调整的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
    A.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B.CO2、N2、O2
    C.CO2、O2、SO2
    D.NO2、N2、可吸入颗粒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超铀元素的发现是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它有力地支持了“稳定岛”假说,原子118293X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
    A.0
    B.57
    C.118
    D.17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微粒中:①13Al3+ ② ③ 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B.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C.它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
    D.它与水作用生成H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吸收SO2气体,同时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是( )
    A.氢硫酸
    B.NaHCO3溶液
    C.Na2SO3溶液
    D.Ba(OH)2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
    B.浓H2SO4和浓HCl混合可制得氯化氢,说明浓H2SO4是一种难挥发的酸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这几种微粒( )
    A.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B.互为同位素
    C.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
    D.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为R2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2,电子数为50,已知氧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R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
    A.10
    B.13
    C.21
    D.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
    A.XY2
    B.XY
    C.X3Y2
    D.X2Y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2O
    B.NH3
    C.Cl2
    D.BCl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短周期元素M和N的离子M2+和N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原子比N原子多一个电子层
    B.M的原子序数比N小
    C.M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D.M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NO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而奇妙的作用也使期成为“明星分子”.如可用于制HNO3、肥料、炸药、促进血管扩张、促进免疫功能、增强记忆等.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生成NO的是( )
    A.Cu+HNO3(稀)
    B.N2+O2
    C.NH4Cl+NaOH
    D.NO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0.1mol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6g,则该单质可能是( )
    A.钙
    B.铜
    C.铁
    D.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属于第七周期ⅣA族,称为类铅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
    A.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B.其常见价态为+2、+3、+4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弱
    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现有如下各说法: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⑤正确
    B.都不正确
    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
    D.仅①不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由硝酸尾气的处理原理:3NO2+H2O═2HNO3+NO,NO2+NO+2NaOH═2HNO2+H2O,下列气体中,不可能被过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
    A.V(NO2):V(O2)=4:1
    B.V(NO2):V(NO)=1:1
    C.V(NO2):V(NO)=1:2
    D.V(NO2):V(NO):V(O2)=1: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现有①BaCl2、②金刚石、③NH4Cl、④Na2SO4、⑤干冰、⑥碘片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
    (1)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______,
    (3)①的电子式是______,⑤的电子式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元素的名称______⑧元素的符号,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同)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______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______是最不活泼的元素.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中______酸性最强;______碱性最强;两性氢氧化物是______.写出以上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至少二个):______
    (4)从⑤到11的元素中,______原子半径最小
    (5)比较⑤与⑥的化学性质,______更活泼,试用实验证明此现象(简述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键形成的.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种盐,其电子式是______.
    (3)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______r(N3-)(填“>”、“=”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到600℃便开始分解,分解产物是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某学生将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后的试样溶于水制成浓溶液,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他向试样溶液中缓缓地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固体试样含有什么成分?(已知:Na2 S+2HCl═2NaCl+H2S+SO2+2H2S═3S+2H2 O)
    (1)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如果加热温度在600℃以上,再向所得固体的试样溶液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CuSO4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试分析其他装置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试样溶液:______,解释这种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品红溶液: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若加入了足量的稀盐酸后,品红溶液和CuSO4溶液中仍无明显的现象发生,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向一定量铜片中加入115mL某浓度的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溶液稀释到500mL,再加入足量锌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过滤残留固体,干燥后称量,质量比加入的锌粉减轻了7.5g.试求:
    (1)加入铜片的质量
    (2)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