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结合图,回答题。

    1.甲图a、b、c、d四处中代表我国钓鱼岛的是

    A.a                B.b                C.c                D.d

    2.我国钓鱼岛的海底地形属于

    A.洋盆             B.海岭             C.大陆坡           D.大陆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题。

    1.图所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2.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A.u和s            B.u和t             C.v和s             D.v和t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许多特大城市都很注重地面轨道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的建设,图为“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影响”,回答题。

    1.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负影响分别是

    ①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  ②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

    ③造成交通拥挤          ④产生噪声污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最适合作为基准图件的是

    A.城市道路分布图

    B.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D.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为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读图完成题:

    1.从图中信息判断,我国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

    A.地势东高西低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地势南高北低

    D.① 、②所在位置为山脊

    2.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台风             D.滑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为某河流水系图。完成题。

    图中三地水文站测得的年平均径流量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题。

    1.图中甲山为旅游名山,其海拔为1474米,有关该山地质构造及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褶皱构造,块状山地

    B.断层构造,块状山地

    C.褶皱构造,褶皱山脉

    D.断层构造,褶皱山脉

    2.甲山与乙地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B.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C.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D.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图为世界某城市分布示意图,图中最适宜布局海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2012年7月27日20:12开幕,图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题。

    1.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2.当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

    A.7月27日3:12                         B.7月28日3:12

    C.7月28日4:12                         D.7月27日4: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高悬的招工条幅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日常风景。根据相关知识,结合图9,完成题。

    1.图中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A.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

    B.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供应

    C.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

    D.刺激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2年6月24日,在太平洋马利亚里海沟(图),我国蛟龙号进行了第四次下潜,蛟龙号首次突破了7000米水深,并且在7020米的最大深度成功坐底,这也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下潜的记录。读图,完成题。

    1.流经图示区域的洋流流向及性质分别是

    A.自南向北、暖流

    B.自南向北、寒流

    C.自北向南、寒流

    D.自北向南、暖流

    2.下列有关马里亚纳海沟形成过程的图示(图),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图是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图中所示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B.滥采滥挖珊瑚礁使海水逐年变深

    C.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使海水逐年变浅

    D.填海造陆使海水逐年变浅

    2.近几十年来这种凸向越来越大,对此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A.禁止滥采滥挖珊瑚礁

    B.做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C.经常使用挖泥船清除泥沙

    D.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该省的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读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分布和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图),回答题。

    1. 图中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是

    A.3.2

    B.3.5

    C.3.8

    D.4.1

    2.有关该省能源分布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B.太阳能水平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C.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D.沿海地区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5分)

    材料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图)。

    材料二 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图(2003年-2008年)(图)

    材料三 我国新增耕地的降水条件(1990年—2000年)

    降水量(mm)

    <200

    250—400

    400—800

    800—1000

    1000—1600

    >1600

    总计

    新增耕地(%)

    10.9

    14.8

    65.9

    2.1

    4.6

    1.7

    100

    (1)准确描述1985-2009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特征。(8分)

    (2) 简述2003-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比重的变化状况,并比较减少面积流向的差异。(4分)

    (3)根据材料三,从生态角度说明1990-2000年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某岛等高线地形图(图14)以及该岛的气候资料图(图15)

    材料二 该岛面积只有67,800平方公里,人口45万左右,且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该岛大部分地区被列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如此古老而美丽的地方使它成为了世界上最令人神往的目的地之一。

    (1)根据材料判断,该岛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这种气候类型对应自然带为________。(4分)

    (2)与我国海南岛相比较,该岛发展农业最突出不利条件是________。(2分)

    (3)甲城街道两旁路灯多由风力发电提供能量而不是由太阳能提供,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合理性。(4分)

    (4)依据材料信息,分析该岛应如何因地制宜来发展本地经济。(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东北亚经济圈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中国和蒙古的东部地区。回答下列问题。(23分)

    材料一  东北亚经济圈部分区域图(图)

    材料二 随着丙所在国家城市化的逐步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该国务农人口更是呈现出快速老化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该国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据半壁江山,只有8.5%的农民在39岁以下。

    材料三 材料一中乙方框区域放大图(图)

    (1)图16中,丙所在的国家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机械化程度较________(2分)

    (2)图16中,甲、乙、丙三地________气候显著,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4分)

    (3) 图16中,丙国的九州岛发展微电子工业需要的关键性条件为________。(2分)

    (4)图16中,甲、乙两个工业区域中与鲁尔区的工业类型最为接近的是________,并简述该工业区与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差异性。(3分)

    (5)根据材料二,农民老龄化给丙所在国家的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6分)

    (6)根据材料三,分析乙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