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6 题,作图题 2 题,实验题 4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紫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乙两人并排骑自行车前进,甲看到乙是静止的,甲选取的参照物是

    A.甲                                   B.地面

    C.迎面驶来的另一辆车                    D.道路两旁的树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

    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根据说话的音调不同,可区别同学说话的声音

    D.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                   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立竿见影          C.杯弓蛇影         D.凿壁借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潜望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A.2.5kg             B.25kg             C.250kg            D.2500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 =3∶4,且两物体体积VA∶VB = 4∶5,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一质量为2kg的固体物体,将其运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________kg,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会________;给此物体加热,其密度会________(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前者是由光的________ 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光的________ ________引起的。从岸上看到游泳池的水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造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当我们刚看了近处的物体再看远处物体时,眼睛的晶状体变________,其折光能力变________(填“强”或“弱”),晶状体调节后还看不清物体时,需要通过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调节。远视眼镜片不小心被摔成三、四片,碎片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会聚光线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是由于物态变化而形成的一些自然现象: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⑤秋天,早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⑥冬天,窗的内表面出现冰花。现请你根据它们的特征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________(填序号),其特征为________;

    二类包括________(填序号),其特征为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他上学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________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 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图中S为镜前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有一条经过A点,试作出这条光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某学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知: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加热________ min后,冰开始熔化,冰的熔点是________℃;

    (3)加热5 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

    (4)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_min;

    (5)图乙中________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6)图乙中________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来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张华和同学到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BC=________cm,tBC=________s,vAC=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 (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十堰既是“车城”,又是 “山城”,区域内高速公路有很多大桥、隧道。若一辆40m长的超大型平板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0.56km的大桥,从车头刚上桥到车尾刚离开桥用时1min,求:

    (1)平板车过桥的速度是多少?

    (2)若该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隧道用时2min,则此隧道的长度是多少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货量为6t。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货量为多少?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 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