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5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人君受命于天”,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 之大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孟子、黄宗羲都具有民主思想.

    C.三种主张都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巨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观念蕴涵的文化精神是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浪漫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情是出于无知”。这是一位古希腊哲人强调知识对人道德作用的话。这个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6世纪初,西欧各国开始掀起宗教改革浪潮的根本原因是(   )

    A.罗马教皇的黑暗统治

    B.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D.各国世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四: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材料五:他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教版必修3)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的思想主张。(2分)

    (2)材料三的主张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进步意义?(2分)

    (3)材料四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的三位思想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3分)

    (5)综观上述五则材料,你对儒家思想的基本看法是什么?(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