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3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运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③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⑥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惟觉时之枕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弦   ②,乃陷大泽中   ③燕赵之收藏梁君臣之首。 ⑤项王军垓下

    ⑥后人哀之而不之   ⑦江东父兄怜而

    A.①⑤/②⑦/③⑥/④                   B.①/②④⑤/③/⑥/⑦

    C.①/②⑤⑦/③④/⑥                    D.①⑤/②/③④/⑥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当立者公子扶苏                     B.杳不知其所

    于是项王悲歌慷慨                      马童面

    C.燕虽小国后亡                       D. 无使积威之所劫

    前驱                                天下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汉骑追者千人。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③信造化之尤物也 。

    ④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⑤吾知公长者。       ⑥戍卒叫,函谷举。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⑥/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③⑥/④/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一)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山东为三处。

    (二)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项王乃复兵而东                引:率领

    B.项王自不得脱                  度:估计

    C.吾遗也                        恨:遗憾

    D.山东为三处                    期:期望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①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然窃好古之名,以求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作古砚说

    【注】 ①僇(lù)辱:羞辱,侮辱。②哓(xiāo)哓:吵嚷。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周、秦、汉、魏以上人              示:告诉

    B.于是士之利求进者                  射:追求

    C.必尽其所有而后快                  效:模仿

    D.是以好之而不                     厌:满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当一砚之用,不知为古也                   B. 褰裳濡足,被僇辱不知羞

    且行千里,谁不知                            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C.  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D. 不能尽述,述其近似

    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今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

    4.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各3分)

    ①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张  辑(南宋)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  ①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欣赏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3分)

    树      艾  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立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他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对这首诗的赏析,有以下四个选项,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全诗写出了树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B.前四行诗写出了一种景象,这景象是实实在在的。

    C.后四行诗写树的地下景观,暗含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

    D.诗人以树作为象征,把深厚的社会内容涵盖其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3 题
  1. 下列各项中,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广场上,穷诗人帮助爱斯美拉达上演小山羊认字的节目,小山羊在一堆拉丁字母中,叼出太阳弗比斯的名字。这时弗比斯正在广场旁边的王宫中向王后和她的女儿献媚取宠,他看到这一切,就来到广场上赶走了爱斯美拉达。

    B.甘果瓦误入乞丐小偷们聚居的圣迹区。按照圣迹区的法律,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跟绞索配对,要么跟王国中的女人攀亲。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爱斯美拉达宣布愿意做他的“妻子”,婚期4年。

    C.《三国演义》第36回元直走马荐诸葛,徐庶为刘备所用,曹操闻知徐庶之才,遂囚禁徐庶老母,胁迫徐庶,徐庶为人至孝,离开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

    D.第七十五回吕蒙用陆逊之计麻痹关羽,使关羽撤去大半荆州之兵。吕蒙让会水的士兵皆穿白衣扮作读书人,麻痹守江军士,占领沿江墩台,成功袭取荆州,使关羽败走麦城。这就是著名的“白衣渡江”。

    E.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曹操南下,大败刘备。刘备带了几万民众逃走。赵云失了刘备老小,在乱军中寻觅,先救了甘夫人,又杀入重围孤身寻觅,后在土墙下寻得糜夫人和阿斗,并冲开血路将他们救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①简述“水淹七军”的经过。

    ②“当同样的一只小鞋重新找到/母亲就会伸出双臂讲你拥抱”,这是书写在一张羊皮纸上的谶语。请简述与它相关的故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野性的林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着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会于一种精神。”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它的铁画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地茁壮和成长。你瞧那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悠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是十分艰苦的,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看那桢楠合抱着铁榈,高山榕的气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它们成长起来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块,一块一块的深深地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蘖固如磐石。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地刻画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它是这样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仅仅二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木,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满!绿楠干细似杖,乌柏蕨茎粗如椽,黄铜高可擎天,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然而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健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风,隆冬的霜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凝,使人坚定。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蒂固根深。

    我们愈往里去,只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鹤、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的热爱;从错乱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黄狼、马猴、野鸡,以至蟒蛇,这些丛林的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流泉,树丛尖端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似繁花四散,奇花异草在树尖儿争妍斗丽,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空中花园。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

    终于,我从力和美之中看到了希望。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莽撞,但却充满活力。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性。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那先锋树种乘风飞来,落地生根。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不绝。

    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虽然奔走竞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1.在作者看来,这原始森林“富于野性”,其“野性”的含义有哪些?(4分)

    2.文章的题目是“野性的林”,作者在第六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鸟兽花草,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3.“野性的林”给予我们心灵的震撼,作者说,他在“力和美”中看到了希望。你认为他看到了怎样的希望,请结合现实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1.作者认为“长城也非常伟大”,因为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文字作答);文中加点的"味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划线句子说都江堰“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后文中哪些地方具体阐释了它的“造福千年”?(请分条作答) (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运用 共 2 题
  1. 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结构一致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7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买房子送手机,买月饼送手表之类的促销手法,如今在图书销售上也时兴起来了。比如,读者买某出扳社最新出版的两本书中的任何一本,即可获得一个序列号,用这个序列号登录某网站,注册成功后即有机会兑换到一张早程国际机票。(2008年11月6日《解放日报》)

    材料二:在《一周快乐礼仪》的签售仪式上,作者见到这么多捧场的读者,在演讲中笑着问道:“有多少人是为了赠品来买我的书的呢?”台下许多人刷地举起了手。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听说的内容。(50字以内)

    (2)针对上面的材料,请你谈谈对图书促销这一现象的看法。(150字以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是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移栽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土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要求:①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套作和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