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综合题 2 题,连线题 1 题
简单题 23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

    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

    A.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

    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

    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且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干政府评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札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此材料主要体现

    A.敬畏神灵

    B.尊宗敬祖

    C.以农立国

    D.经济落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A.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C.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

    D.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方气候差异

    B.人口增长的需求

    C.殖民活动的推动

    D.经济结构的变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面是对某一政府部门职权范围的描述:“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与此政府部门设立有关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为了苟延残喘,“满族朝廷”作了一些三心二意、肤浅的宪政改革;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革命成了国家的唯一希望。材料认为

    A.戊戌变法失败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

    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辛亥革命获得了社会各阶层支持

    D.宪政改革加速了清朝灭亡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清人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广州已有盛筵之时“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材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

    A.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

    B.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

    C.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

    D.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风尚取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上提出:“我们无产阶级有我们自己阶级的利益,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不过得着一些自由与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因此无产阶级便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如果无产阶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强固,这第二步奋斗是能跟着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即刻成功的。”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指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

    B.体现了马列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

    C.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

    D.提出了无产阶级应当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下列选项中完成了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飞跃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

    D.五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学者在其作品中指出:“中共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武装割据之后,第一次向国民党提出中央政府权力再分配的政治要求”。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共开始将争取怎样一个抗战结果的问题提上议程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表

    B.《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C.《论联合政府》的发表

    D.《双十协定》的签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建国后,随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等一系列工作的完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和借鉴了巴黎公社的建政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实践,最终创建了一种制度。下列对此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此制度基本形成于1954年

    B.其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C.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D.此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党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多年间国家定价的比重从95%逐步下降到10%,市场调节价由不到10%逐步上升到80%。此材料表明

    A.改革开放深入内地,使国家定价比重大幅度下降

    B.改革开放后,市场调节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C.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定价逐步消失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罗马法早期具有狭隘性、注重形式、程序繁琐、严重僵化等缺点,随后罗马法逐渐摆脱了狭隘、形式主义和严峻的性质。这种转变发生在

    A.公元前5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3世纪

    D.公元6世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与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以现实为基础就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B.把人的解放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

    C.蒸汽机和珍妮机消灭了奴隶制

    D.把人的解放建立在消灭农奴制基础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面人身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共识

    B.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局面

    C.为亚非国家后来合作奠定基础

    D.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二战后,美国认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材料反映美国的本质意图是

    A.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

    B.遏制共产主义

    C.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

    D.称霸世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①阶段荷兰人击败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

    B.在②阶段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荷兰强烈反对

    C.在⑤阶段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D.在④阶段英国最终打败法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罗斯福新政期间,每当听到炉边谈话,人们就仿佛看见脸上挂满笑容的罗斯福,所以有人说,“首都与他们的距离,不比起居室里的收音机远”。甚至有民众将他的照片剪下来,贴在收音机上。由此推断

    A.罗斯福新政代表人民利益

    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危机

    C.罗斯福新政帮助民众宣泄不满

    D.罗斯福新政激发了民众信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苏俄领导人在总结——的经验时明确指出:“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的普遍政治热情,然后又激发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以及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横线上应是

    A.战时共产主义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新经济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由于在欧盟建立“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开征金融交易税以及欧盟中期预算等问题上分歧严重,英国民众的“疑欧”“退欧”情绪高涨乃至2016年6月23日英国公投宣布退出欧盟,材料反映英国退欧的主要原因是

    A.“孤立主义”政策的深远影响

    B.欧盟移民挤占了英国的就业机会

    C.经济利益冲突不断加剧

    D.欧盟及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日渐不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20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实际上是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的,其中的特技制作包给了有16家多国中小技术公司协助的DigitalDomain公司,音乐制作包给了索尼公司,它的高质量的音乐制作使该片获得极大的商业成功。这反映了

    A.全球化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B.全球化推动了文化信息产业的国际合作

    C.文化产业在全球化下加强了对全球资源的争夺

    D.文化信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是全球文化市场的开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告诉我们:权力过于集中于一人或一个机构手中容易孚致政治上的腐败。唯有分权,才能使民主权利不致流于形式。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确实难能可贵。

    ——贾科、刘树利《谈雅典的民主与法制》

    材料二

    托克维尔将它评为美利坚民族“自豪的想象力的荣誉顶点”,并且解释说:“看到一个伟大民族在立法者通知他们政府的车轮已经停止运转后,仍能稳稳当当,不慌不忙地进行自省,深入检查故障的原因,足足用了几年时间去寻找医治办法,而在找到医治办法时又能不流一滴泪、不流一滴血地自愿服从它,倒使人们觉得这是社会历史上的一件新事。”

    ——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年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袁法之比较》

    材料三

    毛泽东在谈到我国的宪法草案时指出:“现在能实行的我们就写,不能实行的就不写。”“这个宪法所以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就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这个宪法草案结合了少数领导者的意见和八千多人的意见,公布以后,还要由全国人民讨论,使中央的意见和全国人民的意见相结合。…我们的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约束,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

    ——张件涛《“三代领导集体”与我目民主与法制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的表现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利坚民族“自豪的想象力的荣誉顶点”指的是什么,并论证托克维尔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我国立法原则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只有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田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后自由贸易问题日益突出。……工商业资产者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自由贸易,国家完全不干预,实行彻底的“自由放任”。一大批所谓“政治经济学家”为此已作了大量的舆论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托马斯吗尔萨斯等。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以政府开支或公共服务部门雇员人数来衡量,大多数西欧国家的赍共部门发展得很迅速。但只有在法国,国家计划的理论热情才真正转化为实际事物。像英国一样,战后法国政府推行国有化,如航空运输、银行、保险公司、公用事业、矿产、军火工业、飞机制造业等领域。法国总体生产能力的1/5在1946年属国家所有。……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式”: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如不制定生产配颧。在这一方面,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的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材料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台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此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

    ——《对市场作用认识的三次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法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和苏联“计划”的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作出的重要决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学者赵立行在《世界文明史稿》中指出:“在美苏冷战的大格局下,世界文明围绕着冲突与发展两条线索展开。”

    请运用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内容,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