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4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特鲁纳什·迪巴巴,可把特鲁纳什·迪巴巴看作质点

    B.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18.62米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

    C.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但是它们大小一定相同

    D.“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40min指的是时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距离太阳是地球距离太阳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不能将其看做质点

    B.幸神星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比地球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要小

    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率与地球运行速率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

    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伽利略文理研究自由落体得有点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B.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C.不直接做落体实验是因为当时时间测量不够精确

    D.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0.5m     B.12.5m      C.10m       D.2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同学为估测一教学楼的总高度,在楼顶将一直径为2cm的钢球由静止释放,测得通过安装在地面的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的时间为0.001s,由此可知教学楼的总高度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10m       B.20m       C.30m       D.40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A.B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其运动的v-t图像和a-t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A物体在v-t图象中的两段曲线形状相同,则有关A.B两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0-2t0时间内,A.B两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相等

    B.a2=1.5a1

    C.t0时刻,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D.A物体先加速后减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动”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7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列车A以恒定速率以360km/h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驳列车”B,如某乘客甲想从襄阳站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B车,当A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路程为s处时,B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360km/h时恰好遇到A车,两车连锁并打开乘客双向通道,A.B列车交换部分乘客,并连体运动一段时间再解锁分离,B车匀减速运动后停在随州站并卸客,A车上的乘客甲可以中途不停站直达潜江站。则(   )

    A.无论B车匀加速的加速度值为多少,s是相同的

    B.该乘客甲节约了五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

    C.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min,则s为4km

    D.若B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当B车停下时A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1k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又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以初速度v=20m/s竖直向上抛一个小球(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4s达到最高点

    B.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

    C.小球在出发点上方15m时,速度大小为10m/s

    D.小球到出发点上方15m时,经过了时间一定是1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5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m/s,则2s末的速度大小为8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释放小球,小球可能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

    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到1秒小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C.在t=3s时发生追尾事故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米,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0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质点做方向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设在连续相等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x1和x2的比值可能为(   )

    A.1:1       B.2:5         C.2:1         D.4: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同学在巴蜀中学物理实验室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1)实验室所用的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电源为      (选填“交流”或“直流”),工作电压为      

    (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隔2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b中0,1,2,…,6点所示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x1、x2、x3……x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x1、x2、x3……x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停表  D.刻度尺   E、天平 F、重锤

    (2)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记数点对齐,0,1,2,5记数点所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x2=     cm,x5=      cm。

    (3)该同学在图c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画出图线.

    (4)根据图线判断,在打O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   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我国是“歼十”直升机方阵接受世界的检阅,如图所示,一直升机在地面上空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在11时16分40秒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以40m/s的速度进入BC段的匀速表演区域,11时20分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xAB=4km,xBC=8km.求:

    (1)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AB段的长度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驾驶证考试中的路考,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停车,考官会在离停车点不远的地方发出指令,要求将车停在指定的标志杆附近,终点附近的道路是平直的,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5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一次路考中,学员驾驶汽车。假设在考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汽车是匀速运动的,当车头经过O点考官发出指令:“在D标志杆目标停车”,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学员需要经历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刹车,幵始刹车头距O点x0=8m,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计时器显示从计时开始到车头到达B杆时间为tB=4.5s,已知LOA=44m,求:

    (1)刹车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0;

    (2)汽车开始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计时器显示为9s时,车头离D的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4年7月24日,受台风“麦德姆”影响。东部沿海多地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m/s,v2=25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22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两车可视为质点。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s收到信号兵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2=2.5m/s2匀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 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 = 6.0 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 =2.5m/s2 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 加速到v=10.0 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 = 40.0 s, 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 红灯亮起时, 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 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起动汽车, 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5s起动汽车, 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