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不含双键结构的是

    A.乙醇             B.二氧化碳          C.乙酸             D.乙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二氟二氯甲烷CCl2F2认识正确的是

    A.只有一种结构                         B.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属烃类物质                           D.正四面体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乙烯中混有SO2气体,欲除去SO2,得到较纯净的乙烯,最好依次通过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

    A.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              B.溴水、浓H2SO4

    C.浓H2SO4、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浓H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下列物质:①氯气 ②硝酸 ③溴水 ④烧碱 ⑤氧气 ⑥酸性高锰酸钾,其中一定条件下可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②③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C2H4             B.SO2              C.CH2=CHCH=CH2      D.CH3-CH2-CH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分子式为C16H28的链状烃,其分子中只含有C=C双键,而无其它不饱和键,类比乙烯和乙烷 的关系,推测该烃中含有C=C双键的数目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 ②乙醇 ③金属铝 ④氧化镁 ⑤碳酸钙 ⑥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全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关于乙酸的酯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反应                         B.属于取代反应

    C.酸去氢, 醇去羟基                     D.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称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

    A.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B.具有相同的熔、沸点和密度

    C.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D.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烯烃和HBr发生加成反应,所得的产物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CH2=CH2          B.CH3CH=CHCH3      C.CH3CH=CH2        D.CH3CH2CH=CHCH2CH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20 ℃,101 kPa下,将下列有机物分别与足量的空气混合,引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气体体积不变的是

    A.C2H6             B.C2H4              C.C3H8              D.C6H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 mol 某烃完全燃烧后,能生成二氧化碳112 L(标准状况下),此烃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加成,最多能消耗两倍于其体积的氢气,则此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CH3—CH=CH2                          B.CH3—CH=CH—CH=CH2

    C.CH3—CH=CH—CH2—CH3                  D.CH2=C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HCl3           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C=C键

    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mol丙烯C3H6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

    A.5mol            B.6mol            C.4mol            D.7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丁醇CH3CH2CH2CH20H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1­丁醇和乙酸能反应完或者有一种能消耗完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1)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 ①C2H5OH ②CH3COOH溶液 ③NaOH溶液,产生H2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次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某气态烃1体积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此氯代烷1mol可与4mol氯气生

    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常温常压下CH4和C2H6混合后平均组成为C1.5H5,则二者的体积比为________。若平均组成为C1.2H4.4

    则二者的体积比为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

    (1)液氯    (2)氯气    (3)白磷    (4)红磷    (5)D     (6)T

    (7)     (8)    (9)新戊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某烷烃0.1mol完全燃烧时生成11.2L CO2(标况下),则其化学式是________。若其一氯代物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则该烷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将常温常压下气态的烷烃(用CnH2n+2表示)和烯烃(用CmH2m表示)按体积比5:1混合,混合气体是相同状况下等质量H2体积的1/16,则混合气体的组成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气态的烷烃与烯烃的混合气体9 g,其密度为同状况下H2密度的11.2倍,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溴水增重4.2 g。

    (1)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是________,根据平均分子量推测一定有的气体是________。

    (2)请列式计算原混合气体中另一种气体的分子式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通常利用浓硫酸与乙醇混合加热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加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黑色现象出现。过一段时间后,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经分析得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同学认为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乙同学认为不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

    (1)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 _____ (填“甲”或“乙”),理由是(从下列选项中选)_____

    A.(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

    B.(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

    C.(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通入的气体是纯净物

    D.(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证明通入的气体一定具有还原性

    (2)丙同学取(Ⅱ)瓶中少量溶液于试管里,加入盐酸和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他认为乙烯中一定混有二氧化硫,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_____ (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丁同学想证明乙烯能否与溴发生反应,于是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在装置(Ⅰ)和(Ⅱ)之间增加一个装有足量_____的洗气瓶,且将(Ⅱ)瓶中溶液换成_____ 。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常温下将甲烷与O2混合气体57ml点燃,充分燃烧后恢复原来状态,剩余气体为23ml,试计算混合气体的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