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2009年11月3-8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对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于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读秀网《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B.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而且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C.雾霾天气之所以形成污染,是由于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D.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从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雾霾天气过程来看,能见度的变化和PM2.5浓度、相对湿度、温度与风速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B.2009年11月的那次雾霾天气的整个过程中,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它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C.在持续时间长的雾霾混合性天气的全过程中,温度、相对湿度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风速与能见度的关系则成正比。

    D.北京的雾霾天气有以下特点:霾日多雾日少;霾日分散雾日集中;雾霾天气中,大雾在东南地区发生频繁,但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雾霾天气如果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就会表现出:PM2.5浓度、相对湿度、风速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

    C.雾霾天气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D.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形成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措施,就有利于防范这种天气灾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炫耀误好事

    (美)欧·亨利

    托尔斯·钱德勒在他那间过道隔成的卧室里熨晚礼服,为的是能压出两道笔直的裤线。一会儿,他衣着得体,潇洒地走出来,俨然典型的纽约公子哥,去开始夜晚的欢乐生活。

    钱德勒在一家建筑事务所供职,每周挣十八美元。他从每周的收入中抠出一块钱,每隔十周把自己打扮成百万富翁的模样,走进纽约最绚丽的地区扮演几个小时悠闲的阔佬,对他来说,一夜风光足抵得过六十九个暗淡的长夜。跻身灯红酒绿的世界,形形色色的目光:明亮的、邪恶的、崇拜的、引诱的纷纷向他投来,他放轻了脚步。这时,一个姑娘轻快地跑过街角,在一块冰凌上滑了一下,摔倒在人行道上。

    钱德勒连忙上前,礼貌地将她扶起,姑娘一瘸一拐,略带羞涩地表示了谢意。“疼得厉害吗?”钱德勒探问。“我想过一两分钟就能走了。”钱德勒说:“我去叫辆出租车,或者——”“您千万别费心,”姑娘的声音柔和而诚恳,“怪我太不小心,我的鞋跟再普通不过,不能怪它。”

    钱德勒端详着姑娘,立刻被吸引了:优雅宜人,双眸流露着快乐和善良。她穿一身女店员常穿的衣服,廉价的黑草帽下露出光滑的深棕色发卷,是自尊的劳动女子的典范。钱德勒突然有一个想法:请这位姑娘共进晚餐。他敢肯定这位姑娘是有教养的,她的言谈举止表明了这一点,尽管她的衣着极为普通。他想邀请她,虽有违常理,但工薪阶层的姑娘不会拘于形式。这顿晚餐将给姑娘平淡无奇的生活增添一段美好的经历,而且她的感激之情使他更加自豪。

    “我想,”他坦诚而郑重地说,“您的脚需要多休息一会儿。请给一个面子, 舒舒服服吃一顿饭,愉快地聊一会儿天。那时您的脚也好了,安然无恙地走回家。”姑娘抬起头,望着钱德勒明朗可亲的面容,眼睛明亮地闪烁了一下。“但我们并不相识,这样做不好吧?”“没什么,”钱德勒说,“自我介绍一下——托尔斯·钱德勒。我将尽可能使这顿晚餐令您愉快。用餐后我把您安全地送到家。”

    “可是,”姑娘瞥了一眼钱德勒那无可挑剔的装束,“我就穿这身旧衣服,戴这顶旧帽子跟您去吃饭吗?”“没事的,”钱德勒高兴地说,“您会比我们在餐厅里遇到的任何精心打扮的姑娘更迷人。”“好吧,钱德勒先生,您叫我玛瑞安小姐吧。”他们坐在一张整洁的桌边,四周坐满了衣冠楚楚的贵客,乐队弹奏着轻柔的乐曲。玛瑞安小姐穿戴简朴却仪态优雅,她看着钱德勒沉稳自持的举止流露出近乎仰慕的神情。

    此刻,曼哈顿式的疯癞、吹嘘炫耀的杆菌感染了钱德勒,他要扮演有钱、有品位的享乐者。于是,他向玛瑞安小姐海阔天空地谈起俱乐部、高尔夫、出国旅游等等,还暗示在拉奇蒙港停泊着一艘私人游艇。看出她被他那漫无边际的话打动了,他的自我吹嘘形成一层迷雾,透过这层迷雾,他还是看到了姑娘纯真的品德在闪光。她说:“你说的生活方式听起来怎么这样空虚没有意义?世界上没有什么工作让你感兴趣吗?”“玛瑞安小姐,”他叫起来,“您想想吧,我们要为晚宴穿上礼服,一下午去五六个地方拜访,我们这种无所事事的人才是最辛苦的大忙人。”晚餐用过,侍者得到了慷慨的小费。玛瑞安小姐走起来已没什么问题。“谢谢你陪我度过了美好时光。”她坦率地说:“我得赶紧回家了,我很喜欢这顿晚餐。”

    他同她握手告别,脸上带着诚挚的微笑,嘴上还说着桥牌比赛的趣事。目送着她的背影,“真是位好姑娘。”他自语道:“我若不是天花乱坠地胡诌,而是告诉她实情,兴许我们还会——去它的!冲这身衣服我也得抖个样子啊。”

    姑娘快步来到一座精美的宅邸前,她急速上楼走进房间,一位身穿精致便装的小姐正焦急地向窗外眺望。“哦,你这疯丫头!”见妹妹进来,姐姐叫道,“你穿着那身旧衣裳跑出去两个钟头了。妈妈派路易开车去找你了!”“好姐姐,我只是跑到西奥夫人店里,告诉她我的晚礼服要用紫红色的嵌花。这身穿戴正合我意,我敢肯定每个人都认为我是女店员。”妹妹娓娓诉说,如在梦中,“将来,我会爱上一个有深蓝色善良眼睛的人,他对贫苦女孩温存有礼,品行端正,长得英俊。但是他还得有奋斗目标,有工作干。他再穷我都不在乎。可是,亲爱的姐姐,我们总是遇到这样的人——在上流社会悠哉游哉的生活——我可不能爱这样的人,即使他有蓝色的眼睛,在街上碰到贫苦姑娘也和蔼可亲。”(据韩梅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望着钱德勒明朗可亲的面容,眼睛明亮地闪烁了一下”,为句话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出姑娘对主人公最初的好感。

    B.小说描写托尔斯·钱德勒生活中的一次偶遇,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产生了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

    C.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因为爱炫耀,钱德勒错失了一个姑娘,这就鲜明地揭示了人物性格决定命运的主题。

    D.鲜明的对比、大胆的夸张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钱德勒变形、扭曲的言行就是通过姑娘的善良、率真的表现反衬出来的。

    E.小说中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深刻地揭示出浮华奢侈、享乐至上的社会现实正是滋生不良思想、畸形人格、虚幻人生的土壤。

    2.钱德勒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构思巧妙,有多处伏笔和照应,请举两例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炫耀误好事”,如果以“钱德勒的奇遇”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5分)

    乱世出奇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洲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触目惊心,他的悲观、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而无奈,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

    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转为歇斯底里,坠井而死,年仅57岁。

    (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陶渊明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由此,他曾经“猛志逸四海”,“抚剑独行游”的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

    B.文章的后半部分却着重写晋宋时代大分裂、大混乱的外患内乱,照应了本文的题目“乱世出奇才”,从而突出了陶渊明的“奇才”。

    C.“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但外患内乱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对文学家或哲学家或许是大幸。

    D.陶渊明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做法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也是他成为“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的一方面原因。

    E.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也曾几度出仕,最后下决心归田,虽消极退避,但也是保全性命的明智抉择。

    2.文中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结合原文简要谈谈你的理解。(6分)

    3.“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分析其“条件”。(6分)

    4.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对此你赞成哪种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①磨勘是古代政府通过勘察官员政绩,任命和使用官员的一种考核方式。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轼武卫营,呼卒长        诣:下令

    C.轼于其上,过家不入       庐:建房

    D.大兵大,汉、唐灭亡之兆    狱:刑罚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   )(3分)

    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③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④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

    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

    B.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说他自己应该避开,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

    D.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5分)

    (2)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野老歌     张  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1.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并简要说明。(6分)

    2.本诗在语言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 百有余年矣

    D.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做球员到当教练,郎平的业绩之辉煌、资历之深厚、经历之丰富,是目前国内一线教练们无法比拟的,她此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可谓深孚众望

    B.禽流感事件发生以来,禽类养殖业首当其冲,全国肉鸡和鸡蛋市场需求骤然减少,雏鸡和活鸡销售严重受阻,产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C.在实际生活中拙于交往的人,多精于事业。他们不善应酬,只想着把工作干好。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潜心钻研,挖井见泉,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D.光盘行动,是民间组织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就餐打包,“光盘”离开,如此上行下效,逐步形成节俭的好风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给他们提供了创造奇迹的机会。

    B.从4月10日起凤凰古城收取148元门票,针对是否对每一个进入古城的人都要收门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在信息发布会上予以否认。

    C.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能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外,还具有短报文通信、完好性服务等特色。

    D.在泛娱乐化时代,“最美教师”张丽莉受到全社会明星般的关注,无疑证明了道德之善与人性之美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5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模仿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与例句意思相连的句子,以构成连贯的排比。(6分)

    例句: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才能俯视原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2004年十二届雅典残奥会上,游泳运动员、“无臂英雄”何军权独得4块金牌。“你为什么总是笑容满面?”现场记者这样问他。他回答说:“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笑对人生’更重要了!”笑,是人的生理本能,“笑对”则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胸襟气度,是一种对既定现实或顺境或逆境的超越性反思,是一种为寻求某种目标而对现实采取的人生策略。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境出现?你是怎样选择“笑对”的?你对这种选择有什么评价?

    请以“笑对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发表见解,或抒情,或编写故事。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准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