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泥香带落花。(葛天民《__________》)

    ③ 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 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闻雁》)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⑥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___________________。(林嗣环《口技》)

    ⑦ 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附和(hé)   不屑置辨(biàn)   B. 魁(kuí)梧   无精打彩(cǎi)

    C. 簇(cù)拥   不省(xǐng)人事   D. 充塞(sè)    津津(jīn)有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A. 我们做事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更重要的是要精益求精。

    B.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才能最终获得成就。

    C. 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写下去的。

    D. 现在许多媒体为了制造一些所谓的“独家新闻”,将一些本是无关紧要的琐事,故意断章取义,使事情失去原本的样貌,散播“负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满坐寂然(坐:同“座”)   B. 妇抚儿乳(乳:喂奶)

    C.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中间)   D. 会宾客大宴(会:适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金圣叹称林冲是“上上人物”,他性格的一大特点是“忍”,下面对林冲的“忍”的表述哪一个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____)

    A.他听说妻子遭人调戏,本要严惩流氓,可得知这流氓及是“本管高衙内”,就“先自手软”了。

    B.在发配沧州的路上,林冲一路上受尽两衙役董超、薛霸的欺凌和折磨,但他始终都逆来顺受。

    C.在陆谦火烧草料场后,林冲虽然走投无路,但还是忍了下来。

    D.在他的仇人高俅被梁山好汉俘虏时,他仅仅对高俅怒目而视,也将怒气忍了下来。

    (2)阅读《水浒传》片段,回答问题。

    A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A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A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A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①选段中的A指的是哪个好汉? ________________

    ②阅读选段内容,说说A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选段随后的一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起家王府法曹,历转外兵记室。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戎昭将军、山阴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馀,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

    1.下列句中“之”与“高宗患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至之市   B. 无案牍之劳形

    C. 久之,目似瞑   D. 撤屏视之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褚玠少年丧父,是叔叔褚随将他抚养成人。褚玠小时就有美好的声誉。

    B. 褚玠由于中书舍人蔡景历的推荐,出任山阳县令的。高宗一开始并不赞同,后来才勉强同意了。

    C. 山阴县民张次的、王休达与诸奸吏互相贿赂勾结,把丁口多的大户都隐匿起来,不交纳国家的赋税。褚玠就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

    D. 皇太子知道褚玠没有钱返回京城,亲自写信给他,并赐给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褚玠才得返京。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达多以才器许之   许:__________    ②高宗患之    患:________

    ③乃除戎昭将军     除:__________    ④鞭之一百    鞭: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⑤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⑥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的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                  

    (选自201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

    1.文章以游戏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说说文章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⑤段能去掉吗?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火车上的相遇

    邓迎雪

    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

    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

    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

    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

    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

    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

    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

    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他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

    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

    (选自《青年文摘》2013年第3期)

    1.请简要概括在“火车上的相遇”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

    2.赏析划线句子。

    (1)他嗫嚅着说出行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通读全文,理解“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一句的含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涛写过《亲爱的妻子》,龙应台写过《亲爱的安德烈》,王开岭写过《亲爱的灯光》。对喜爱的人或物说一声“亲爱的”,必定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正如周涛所说:“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

    请以“亲爱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自定立意,要有真情实感;在横线上填上表示人物的词,可以是人名,可以是称谓,可以是绰号或昵称。

    (2)运用第二人称,捕捉“你”与“我”之间的生活细节,增强抒情意味。

    (3)不得抄袭、套作、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②楝(liàn):植物名称,春夏之间开淡紫色的小花。

    1.请简要分析第二句诗中 “树树”的妙处。

    2.三、四两句诗抒发诗人什么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