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30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东汉崔寔记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的一幅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代及清代的有些时期,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但最终还是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只准粤海关一口贸易的皇帝是

    A.顺治        B.明太祖       C.雍正        D.乾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吕氏春秋•上农》中记载:“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抑商”的主要原因是

    A.“事末”不利于国家安全       B.“重农”便于对百姓管理

    C.“事末”会阻碍粮食生产       D.“重农”可维系安土重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72年,“机器缫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A.北京附近    B.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同时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文中的“大会”指的是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把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

    ①开放浦东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④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侧老照片是一张学生合影,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后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有关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叙述,正确的有

    A.20世纪50年代,自行车传入中国并逐渐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B.1906年我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在上海建成

    C.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D.台湾总督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说“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七年战争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有

    ①夺取了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     ②取得了对印度的完全控制

    ③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观察下图,②处的商品主要是

    A.黑奴 

    B.茶叶

    C.胡椒

    D.镜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其中现代汽车工业兴起于

    A.本茨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汽车  

    B.福特发明汽车生产流水作业法 

    C.美国人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D.本茨开始生产四轮汽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边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线路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在此影响

    下此时期的发明有  ①汽车   ②火车机车   ③汽船   ④飞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以下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一体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②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③远洋运输公司大量出现、世界铁路长度急剧增加

    ④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直接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用大事年表的方式来串联中外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放在同一年的是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欧共体首脑签署“马约”

    ③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恐怖组织活动猖獗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

    材料二    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901~1911年

    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

    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材料三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依据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罗斯福)所开创的复原、救济和改革立法等等统称为新政。……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制造购买力和刺激工业活动,从而使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制度重新站稳脚跟。其中主要的新鲜举措是政府掏钱,或曰“赤字财政。”……为了工业生产的“往水泵里先行注水”的这一准备工作,新政政府着手搞一个庞大的借债和开支方案。

    一一[美]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市场经济并不必然排斥强政府,这里的问题不在于要强政府还是弱政府,而在于它在何时何地应当强化或弱化。

    ——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

    (1)材料一中作者为何将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称之为“新鲜举措”?“往水泵里先行注水”主要体现了新政中的哪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结合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政策或模式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孔子通过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狂迷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儒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儒学的传播方式。

    (2)以西汉董仲舒对儒学的阐释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为什么认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为限制君权,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主张有何进步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现端倪;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进一步强化世界经济秩序。

    ——据2014年四川省历史高考题参考答案整理

    请回答: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现端倪的表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