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百(gě)     尸(hái)   制(è)     叱风云(chà)

    B.徨(páng)   青(xìng)   颓(pǐ)    殒身不(xù)

    C.米(xiān)   告(dǎo)   堂(nòng)   歌载舞(zài)

    D.褴(lǒu)    息(zhì)   步(lǚ)    涕交流(s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诚挚   喋血  和霭  变徵之声   B.波斓   笙箫  屠戳  舐犊情深

    C.黯然   浸渍  文彩   丰华正茂   D.箕踞   虐杀  编辑  梦寐以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引其匕首秦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

    B.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笑武阳

    C.沛公则车骑,脱身独骑     亚父受玉斗,之地

    D.顷之未,太子迟之       图,图穷而匕首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请以舞剑,击沛公于坐

    B.失所与,不知          吾还也

    C.为之奈何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D.秦王还柱走           夜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④欲呼张良与俱去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    ⑥此亡秦之续耳

    ⑦竖子不足与谋    ⑧豫州今欲何至    ⑨唯利是图

    A.①⑤⑨\②\⑥⑧\③④\⑦         B.①⑧⑨\②③\④⑦\⑤\⑥

    C.①⑧⑨\②④\③⑦\⑤\⑥         D.①⑧\②⑨\③④⑦\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函陵,秦军氾南      ②樊於期乃

    ③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④进兵略地,至燕南界

    ⑤顷之未发,太子之       ⑥可烧而

    ⑦从郦山下,芷阳间行   ⑧素留侯张良  ⑨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A.①②⑦\③④\⑤\⑥⑨\⑧             B.①②⑦\③④⑤\⑥⑨\⑧

    C.①⑦\③④\⑤\②⑥⑨\⑧             D.①⑦\③④\②⑥⑨\⑤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终已不顾     ③论天下事,致殷勤之意

    ④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⑤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⑥秦王目眩良久    ⑦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⑧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A.①③⑥       B.①④⑧       C.④⑤⑥       D.②⑤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1929年4月,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也被成为“雨巷诗人”。

    B.《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编订而成。

    C.巴金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巨匠。主要作品: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D.夏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电影剧本《春蚕》,话剧《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土家族新娘出嫁前深情款款、长歌当哭的“哭嫁歌”是土家族神秘厚重的民族文化。

    B.他信誓旦旦地对张三说,我向你保证,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和我的朋友一定鼎力相助,绝不袖手旁观。

    C.最近家里的资金周转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想到你们的贷款能及时到位,虽说只有几万元,可也是锦上添花

    D.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饮用菊花茶可以缓解头昏脑胀及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睛干涩等症状,这是菊花有清肝明目、祛毒散热的功效的原因。

    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学校政教处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学校通知说,让班长十一月十五日前去汇报班级情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撑一支长篙,         

    (3)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4)失其所与,不知;            

    (5)风萧萧兮易水寒,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时曹操权书曰          遗:送给

    B.今水军八十万众          治:部署

    C.有其地               奄:覆盖

    D.愚谓大计不如之          迎:迎接
    2.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权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②具告

    B.①不响震失色           ②愁前路无知己

    C.①蒙冲斗舰以千数         ②遂私见樊於期

    D.①向察众人议           ②臣壮也。
    3.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下战书号称率“水军八十万”“奉辞伐罪”,所向披靡,意图是威吓孙权。

    B.曹操的战书起了一定作用,引起了东吴内部意见分歧,多数人赞成张昭的观点。

    C.“鲁肃独不言”说明了投降派的意见占了上风,鲁肃虽主战,但未能当面发表意见。

    D.鲁肃认为自己可以投降曹操,但孙权不可,希望孙权与众人再商议,以便“早定大计”。
    4.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2)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 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 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 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诗中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诗中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使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张爱玲,我觉得林徽因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

    (2)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她的?

    (3)文中将林徽因与张爱玲对比,她们之间有哪些不同?

    (4)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从她身上你学到了哪些?请结合自身经历简要叙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新闻的主体部分,写出新闻的导语。

    瑞士黑猩猩自制武器攻击游客

    这只雄性大猩猩叫“圣帝诺”,于1978年出生在德国慕尼黑动物园。在5岁的时候,它被转移到了目前所在的瑞士动物园。据工作人员介绍,有一天他们发现“圣帝诺”总在动物园关门后收集石子,还用泥土自制一些盘状物,神态镇定自若。当第二天游客们进入园子后,他就将这些“武器”掷向围观的人们。

    科学家认为,这只黑猩猩的行为证明了“人类并不是能够计划未来的唯一生物”,而且是目前找到的、证明上述理论的最有力的证据。此前,人们一直认为,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标志就是计划性。主导这项研究的学者是瑞士隆德大学的教授马蒂亚斯,他对黑猩猩的行为已经研究了12年之久。马蒂亚斯说:“这意味着它们具有高度发达的意识,包括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的能力。它们就像我们一样不仅可以回顾过去还可以展望未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文学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请简要说明“克己复礼”的含义。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仁”的看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们跋涉在人生旅途中,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霜雨雪,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和画面让我们一次次驻足回首,感受永不褪色的温度。多少往事,总在不经意间被风轻轻吹起,飘向那遥远的美丽。

    请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800字。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字迹工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