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判断题 6 题,填表题 3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7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1950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政治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 土地改革   B. 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   C. 抗美援朝   D. 和平解放西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蒋道平   D. 孔繁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流行语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小鲜肉,互联网” 成为时下流行的热词,“放卫星、全民炼钢”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史实则发生在(  )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D. “文化人革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

    A. 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 三大改造的教训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D.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②③   D. ④③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学校每周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每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 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这段话针对的是(   )

    A.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B.美国发动侵朝战争

    C.英国发动侵略印度的战争       D.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

    A. 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运动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  )

    A.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B.十九世纪五十年代 C.二十世纪四十年代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建国后,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   D. 农业生产合作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

    A. 武汉长江大桥   B.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青藏铁路   D.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②③   D. ③①④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有企业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奖状、证书可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下图主要反映的是(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下表为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6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4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解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其基本任务是什么?请列举该规划期间的成就1例。

    (2)材料二中的经济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其中我们创造性地采用了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3)以上三则材料的主题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6 题
  1. 1956年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严重失误,国民经济严重倒退,并未取得建设成就。(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中国人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由农业国转变为了工业国。(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表题 共 3 题
  1.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_;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在毛泽东支持下,__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____、党的好干部___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被开除出党并迫害致死。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这场内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某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名称,及通过的宪法名称及其颁布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三农”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四: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运动的开展?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