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判断题 6 题,填空题 3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9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警钟长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A.黄鼠狼给鸡拜年   B.飞蛾扑火  

    C.狗拿耗子        D.唇亡齿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基础雄厚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行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下列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表)

    A.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②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阅读下列表格,从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A.我国已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一五计划的实行  

    D.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他,曾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他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革”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经济体系”内涵相近的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1;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根据以下四个人物的名字判断他们年龄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姚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也没有去破坏或削弱西方的反共防务联盟。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即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

    A.强调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严重性 

    B.中国已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C.以实际行动实践“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国式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干涉别国内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温家宝总理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回答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说:“我们常说,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请问中国是哪一年被非洲兄弟“抬进”联合国的

    A.1970           B.1971            C.1972           D.197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盟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一中印谈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6 题
  1. (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的“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新中国的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制度,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目前,中美两国关系最核心的问题是台湾问题,而我们也期待着通过中美两国的外交协商,台湾问题能尽快解决,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胡锦涛“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这一原则是1953年中印谈判时由周恩来首先提出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   开赴朝鲜,同朝鲜军一起抗击美军。用身躯堵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而牺牲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英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76年10月,由于主持中央工作的     等人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从而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80年代,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   ;2001年,承办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以“中国伟大的篇章”为主题创办一份校报,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你帮助完成。

    【领袖风采篇】

    【土地调整篇】

    请回答:

    (1)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中让我们“站起来”和“富起来”的领袖分别是     。(只填序号)(2分)

    (2)“土地调整篇”中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党实行的什么农业政策?(3分)

    (3)综合上述内容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认识?(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

    材料二: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昊伯雄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2分)

    (2)上述政策的指导下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3)依据材料二回答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提出了哪些主张?(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材料二:更加有趣的是在此时期美国为何会就中国明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持着极其相似的态度。1972年2月28日,……提出了双方解决“根本性分歧”的方案。……国际争端的解决都要基于这一基础,不得诉诸武力解决和威胁。美国和中国同意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共同关系。

    ——(加拿大)罗伯特·基斯《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的当代意义》

    材料三: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动武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实,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摘自《安理会爆发大国投票战叙利亚成为最新火药桶》(刊载于《环球时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况建国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实现和解的主要表现。(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在当今时代,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前提下,中国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国际关系?(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