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其他题 2 题,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加点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修葺(qì)芳馨(xīn)仙袂(jué)衣锦还乡(yī)

    B.城阙(què)踯躅(zhú)骋望(chěng)云栈萦纡(yū)

    C.千乘 (chéng)霓裳(ní)潺湲(yuán)羁旅情怀(jī)

    D.江皋(gāo)人寰(yuán)悄然(qiǎo)孤注一掷(zh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早在1884年,病毒发现之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就发明了狂犬疫苗。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有单链RNA,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
    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是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
    患者和患病动物体内所传染到的病毒,称为自然病毒或街毒,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过多次变异后成为固定毒,毒力降低,可以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不耐热,在50℃时一小时,100℃2分钟,即可灭活;对酸、碱、新洁尔灭、福尔马林等消毒药物敏感;70%酒精0.01%碘液和1%—2%的肥皂水亦能使病毒灭活。
    狂犬病毒进入人体,沿周围传入神经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头、颈部、上肢等处咬伤和创口面积大而深者发病机会多,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延脑、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中。唾液腺和唾液中也常含有大量病毒,人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或经粘膜感染均可引起狂犬病,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
    感染者发病时呈高度兴奋状态,并伴有发热、头痛、恐怖不安、惊风怕声、肢体发麻、吞咽困难等症状,一旦喝水即引起严重痉挛,出现恐水现象,故又称恐水症,3—5日后,病人转入麻痹,昏迷状态,最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
    野生动物有可能长期隐匿该病毒,因此该病在全世界的野生动物中广泛流行,狐、狼、蝙蝠和其它野生食肉兽,则是自然界中传播本病的储毒宿主和自然疫源,在人口较为稠密的城镇,本病则主要来源于带病毒的犬、猫,成为人和家畜发生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
    由于狂犬病毒产生的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应当做好防范工作,对犬、猫等宠物应严加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注射,人被狂犬咬伤,应立即清洗伤口,可用20%肥皂水、去垢剂、含胺化合物或清水充分洗涤,清洗后,尽快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1.下列对狂犬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狐、獾、狼、蝙蝠和其它野生食肉动物,是自然界中传播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B.在人口较为稠密的城镇,狂犬病则来源于与人生活在一起的被当作宠物的犬、猫。

    C.在传染源的唾液腺和唾液中常含有大量病毒,人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或经粘膜感染均可引起狂犬病。

    D.在特定条件下,比如特别封闭的环境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

    2.下列叙述与原文符合的一项是(   )

    A.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先发明了狂犬疫苗,而后在1884年有了狂犬病毒的出现,人才感染 了这种病毒。

    B.狂犬病毒具有两种抗原,一种是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另一种的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能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

    C.感染者发病时呈高度兴奋状态,并伴有发热、头痛、恐怖不安、怕风怕水、肢体发麻、吞咽困难等症状,一旦喝水就停不住,越喝越渴,故又名“恐水症”。

    D.人被狂犬咬伤,应立即清洗伤口,可用20%肥皂水、去垢剂、含胺化合物或清水充分洗涤。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在很早以前就通过变异使狂犬病毒成为固定毒,制作成疫苗,因此不必对狂犬病有过多的防范。

    B.由于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后沿周围传入神经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上肢等处咬伤和创口面积大而深者发病的机会较多,因此其他的创口只要做简单的消毒处理即可。

    C.野生动物长期隐匿该病毒,该病在全世界的野生动物中广泛流行,所以人离野生动物越远越好,最好不要接触它们。

    D.人畜直接感染狂犬病毒3—5日后,会转入麻痹、昏迷状态,最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因此狂犬病是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2 题
  1. 翻译下面两句话 (8分)
    ⑴.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   
    ⑵.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
    (4).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
    (6)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途径大庾岭时,写北岭北驿的一首律诗。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②阳月:农历十月
    (1)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
    (2)诗的首联、颔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1)美国国会图书馆把《瓦尔登湖》列入“塑造读书者心灵的二十五本书”之中。
    (2)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梭罗于1854年写作并出版了《瓦尔登湖》这本书。
    (3)《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时的观察、体验和思考。
    (4)这本书是在瓦尔登湖畔的一间小木屋里写的。
    (5)《瓦尔登湖》被列为“美国人的圣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5分)
    在1月25日于新德里举行的海啸专家会议上,科学家认为,在海岸地区种植红树林和木麻黄属植物可以有效地减轻海啸的灾难程度。与会科学家认为,红树林和木麻黄属的树木可以起到生物“盾牌”的作用,减缓海浪的速度,同时还可以保护海岸地区减轻遭受飓风、海岸暴雨袭击的程度。此外,科学家认为,这些树木还可以帮助当地居民获得木材和其他原料。科学家正在考虑帮助印度海岸地区和渔民建立生态村。
    一句话新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汉字书写中,只有一撇一捺的人字是最好写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要写好这个人字是最难的。有人说,这个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人们用自己的德行将它建立起来的。人们用自己的一生来写这个字,有的人一辈子都写不好它,有的人却将它写成了不朽,简单的人字见证了人的一生。请你以“人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3)不能少于8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