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综合性学习 2 题,诗歌鉴赏 2 题,字词书写 1 题,情景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大数据

    材料一:

    日前,2016年“数博会”在贵阳召开。此次“数博会”是贵州挂牌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综合实验区以来,首次举办的一次大数据交易、数字化产品展示、互联网技术交流的大型盛会。2014年起,大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先后落户贵州,伴随贵阳城区无线WiFi全覆盖的建成,让贵州从昔日工业时代的追随者,变成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据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大数据是依托互联网优势,融合数据库资源、与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而研发的大型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存储容量特别大,预计未来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ZB,即4000万亿亿字节;资源互为关联且覆盖面广;资源实时,更新快,最快可达1分钟,甚至几秒、几十秒的更新速度。

    材料二:

    大数据来了,普通民众的手机多了一张免费的网,而公务员却多了一个“紧箍咒”。一款名为“数据铁笼”的APP,用大数据的方式将公务员的时间、权力管了起来。贵阳市交管局工作人员孙某某的每一天都有精确到秒的记录。与门禁卡、饭卡、公务消费卡相连接的考勤系统显示他4月某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8点40分22秒到达局大楼,两分钟后坐上电梯。中午12点18分出现在食堂吃饭,12点35分59秒离开,四分钟后回到办公室。下午15点12分35秒,通过公务卡网划一笔3561.00消费款到建行622*户头,中途还曾遇到钓鱼网站骚扰,还好有反诈骗引擎及时提醒,才无误地完成网上消费交易。17点52分45秒才下班回家,途中还接到400开头的一条诈骗信息。像“数据铁笼”这样的技术,同样可以运用到专门的反诈骗项目,可以利用大数据针对行骗者常用伎俩进行研究,以技术对技术,让行骗者无处遁形。

    材料三:

    东方祥云的分责任李胜在1999年创办企业时,希望利用数据库对洪水进行预报来摆脱传统洪水预报方式的弊病。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好几次公司都濒临死亡,为了生存,甚至还被迫倒卖过电脑。直到2015年,恰遇到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东方祥云获得了机遇。东方翔云的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平台得以收集到全球所有公开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各个主要河流的水文数据及各种图片、视频。现在可以将洪涝灾害的预测从20分钟延长到72小时。是大数据技术和水利的结合让东方翔云大数据项目在中国“云上贵州”商业模式大赛中一炮打响,获得最高奖——“云端大奖”,并获得500万元扶持 资金。

    材料四:

    有人对2015年反信息诈骗联盟发布的大数据作了如下统计:

    表一:

    年龄段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岁以上

    受骗者人群比例

    8%

    15%

    37%

    40%

    诈骗者人群比例

    80%

    10%

    6%

    4%

    表二:

    年代

    90年代

    2000年-2009年

    2010年-2012年

    2013年-2015年

    诈骗手段

    传统手段

    电信

    互联网

    电信

    互联网

    电信

    互联网+

    丢包、设圈套

    电话+短信

    发布中奖信息

    电话+短信,虚拟号码400开头

    伪基站、钓鱼网站

    电话+短信,冒充公检法等

    “线上支付”转移,“网购退款”等

    所占比例

    85%以上

    80%

    10%

    75%

    21%

    52%

    43%

    (以上材料来自《南方周末》《人民日报》等,略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数据的特点。

    2.请从表一、表二中归纳出三点有意义的结论。

    3.下列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据铁笼”将公务员关了起来。

    B. 贵阳市依托大数据,实现了无线WiFi全覆盖。

    C. 预计未来大数据的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ZB。

    D. 东方祥云大数据项目只能将洪灾预测期提前20分钟。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反诈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春天,万物复苏,有很多同学外出踏青了。有的去博物馆参观,有的清明去扫墓,有的去公园放风筝,有的去山间挖笋……如果让你把你春天踏青的经历编辑一下,发布一条朋友圈,你会选择写什么景色抒发什么样的感受呢?

    请将你的踏青所见所感,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______)    ⑵悉如外人     (_______________)  

    ⑶便要还家 (___________________)    ⑷其丈夫方担粪灌园(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

    C. 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⑴其 中 往 来 种 作       ⑵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4.翻译下列句子。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定林(1)所居                 二月四日作②

    【宋】王安石                 【宋】陆游

    屋绕湾溪竹绕山,            早春风力已轻柔,

    溪山却在白云间。            瓦雪消残玉满沟。

    临溪放杖依山坐,            飞蝶鸣鸠俱得意,

    溪鸟山花共我闲。            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 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 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晚饭后漫步林间小道上,我看到了那期待已久的、震hàn(_______)人心的一幕,一群流星划过天空,仿佛点亮了天幕那端的烟火,迸发出无数细密的光圈,路旁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耀眼也最凄美的绮照之中。那一点点拖着光尾的陨石,也许曾是一颗颗huì(_______)星,闪烁在层层雾ǎi(_______)之后,偶尔和地球上的众生擦肩而过;而现在,他们挣脱了原有的轨迹,抛开了所有的jī(_______)绊,用尽生命燃烧之后,慢慢湮没在夜幕,化为那远方光晕中灿烂一时的点点微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⑵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

    ⑶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

    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安慰友人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借用钓鱼为喻来表达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⑴如鸣珮环,心乐之________________   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  

    ⑶而计其长曾不盈寸________________   ⑷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⑴阅读下面语段,并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  A  。……一个人的  A  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之口。

    选段中的A应该填________________。

    从整部作品看,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将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排序(________)

    ①保尔成为共产党正式党员         ②保尔营救朱赫来

    ③保尔请调骑兵队               ④保尔恢复团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 ,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 。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以下2题任选1题回答。

    (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5.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

    示例: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有些话,许久未听,却萦绕耳旁;有些人,许久未见,却仿佛在身旁;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他们(它们)未曾远去。

    请以“未曾远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套写、抄袭;(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门、人名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