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A. 人多地少   B. 山地多平原少

    C. 农村人口比重大   D. 经济发达

    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B. 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 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

    D. 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我国四个省(市)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项目

    地区  

    粮食产量(百万吨)

    人均粮食

    (吨/人)

    人均耕地

    (公顷/人)

    水稻

    小麦

    玉米

    4

    0.2

    15

    0.8

    0.18

    18

    7

    2.5

    0.5

    0.06

    3.5

    23

    13

    0.5

    0.08

    13

    0.1

    0.7

    0.2

    0.04

    全国

    0.4

    0.03

    1.与表中甲、乙、丙对应的省(市)分别是

    A. 江苏、山东、广东   B. 北京、吉林、江苏

    C. 吉林、江苏、山东   D. 广东、北京、吉林

    2.与全国相比,丁地区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

    B.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C.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D. 人口增长较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湖北省襄阳市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0.34%,粮食产量约占全国1%。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00.74亿斤(1斤=0.5千克),实现了“十一连增”。读“襄阳市粮食产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襄阳市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土地面积增加   B. 全球变暖

    C. 劳动力增多   D. 科技投入大

    2.下列四个时间段,粮食产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 2003~2004年   B. 2006~2007年

    C. 2011~2012年   D. 2013~2014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

    A. 巴西、印度、中国、美国

    B. 中国、美国、印度、巴西

    C. 美国、中国、印度、巴西

    D. 中国、美国、巴西、印度

    2.下列关于四个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国都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B. 丙、丁两国都是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

    C. 四个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丁国

    D. 乙和丙两国高原面积都很广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粮食安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 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 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 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 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 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 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谷物生产状况及归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类型与大洲匹配相符的是(双选)

    A. 甲—北美洲   B. 乙—欧洲

    C. 丙—非洲   D. 丁—亚洲

    2.对不同国家间谷物生产特征差异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 ①国较②国气候条件更加优越

    B. ③国较④国生产经验更加丰富

    C. ①国较③国机械化水平更高

    D. ②国较④国生产规模更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

    材料二 灾害引发的粮食危机紧急情况次数。

    材料三 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变化图。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

    A.地形崎岖  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

    (3)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93年,________________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________________;其后两者交替上升。

    (4)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量逐年上升     B.消费量趋于上升

    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     D.缺口不断增大

    (5)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图中“饥饿热点”地区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素有“中国粮仓”美誉的河南省做出决定,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河南建设成全国粮食核心区,力争到2020年实现粮食年产量在目前500亿千克的基础上再增加150亿千克,达到650亿千克。读河南省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判断河南省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原因。

    (2)下列属于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的是(多选)

    A.地跨暖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

    B.地形相对平坦,耕地面积广阔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政府大力支持

    E.中低产田比重大

    (3)为实现上述目标,你认为河南应采取哪些措施?

    (4)让粮农丰收又增收,才是实现粮食可持续生产的保障,为此应采取哪些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