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下图中持短枪的外国人形象代表的国家是(   )

    A.法国

    B.俄国

    C.英国

    D.日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口岸

    D.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他是(   )

    A.严复          B.孙中山

    C.左宗棠        D.李鸿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

    A.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B.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

    A.民主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

    B.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C.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一个展厅的展览主题是“开天辟地大事变”。该展览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五四运动               D.中共八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它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字;它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建立;它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是(   )

    A.南昌         B.延安

    C.上海         D.井冈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红军长征期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井冈山         B.遵义

    C.延安         D.西柏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小轩去某纪念馆参观,看见镌刻在纪念馆门柱上的对联,“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据此判断该纪念馆应该是(   )

    A. 新四军纪念馆               B.南昌起义纪念馆

    C.红军长征纪念馆              D.淮海战役纪念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47年7月—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的历史事件是(   )

    A.转战陕北歼强敌              B.千里挺进大别山

    C.大军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光辉的历程。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③中共一大召开  ④长征结束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③②④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型关大捷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危机而进行抗争和探索的是(   )

    ①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维新变法

    ③实行民主共和

    ④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道路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辛亥革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詹天佑——京张铁路

    B.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C.林则徐——《新青年》

    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人物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的主张是(   )

    A.“维新变法”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师夷长技以制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国近代有一位著名画家,他多次在国外举办画展,为抗战筹款,显示了他的爱国热忱。他笔下的马形神兼备,傲骨嶙峋,具有独创性和时代感。”他是(  )

    A.郭沫若     B.冼星海     C.徐悲鸿    D.鲁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反侵略战争,根据下列简图中的时间和地点回答问题。(6分)

    (1)填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5分)

    A:                        B:               

    C:                        D:               

    E:              

    (2)简图中的E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材料二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三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五 

    (1)材料一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哪一战争?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历史运动?材料反映了该运动期间提出的什么口号?除李鸿章外,还有哪些代表人物?试举一例。(3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张謇为什么“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分)

    (4)为拥护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一个代表人物。(2分)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建立了哪一军校?哪位中共领导人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2分)

    (2)针对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军阀,国民革命军发动了什么战争?(1分) 

    (3)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分)

    (4)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分)

    (5)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亲自参加国共两党谈判,试写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1分)

    (6)从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