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
简单题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5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的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则它连亘4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满清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中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至汉亡时仲长统估计,应逾千万户。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000万到6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这游牧民族在王莽后永远的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在公元89年的北征,出塞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致于北单于“不知所终”。西汉既有张骞之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招羌人内属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汉朝一般人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为有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在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已无显著差别。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看来,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在这种原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若非如此,则其人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

    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君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这情形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严格讲来,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坦的重申儒家宗旨。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

    (节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下列理解中,不能说明两汉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个朝代的一项是(   )

    A.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虽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但是据仲长统估计,汉亡时人口应逾千万户。

    B.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与西汉变化不大,仍需武力讨伐和出使西域。

    C.东汉有一个棘手的边疆问题,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过着游牧的生活,无统一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该地区无法占领,也难以移民。

    D.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生存。

    B.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虽然也相信阴间地府之类的说法,但没有罪恶感,所以不需要举行宗教式的仪式。

    C.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军权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

    D.两汉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B.东汉曾击退匈奴数千里,致北单于“不知所终”,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说明东汉的整体实力强于西汉。

    C.东汉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高。

    D.由于东汉法律只重刑法,没有民法的支持,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社会产生各种复杂问题时,政府在技能上就无力处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没有名字的东西

    奈保尔

    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他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看他工作。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

    “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问。

    波普总是说:“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 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

    我觉得波普特别健谈。他谈的都是关于生死、工作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发觉他真的爱跟我说话。

    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哈特常说:“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 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波普说:“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

    有一天,我发现波普在他的工棚里伤心。他坐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波普说:“你阿姨走了,孩子。”

    “去哪儿了,波普先生?”

    “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

    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波普开始酗酒,他身上有一股朗姆酒味,经常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

    哈特说:“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 波普从不以为我年纪小,有些话不该对我讲。

    “孩子,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有一次他说,“你会发现你一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会珍惜它们了。”

    他讲话就这个风格,像谜一样。 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

    波普回来后完全换了个人。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 哈特说:“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

    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没有名字的东西。但我害怕没敢问他。

    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他家门外总停着许多车子,将东西拉进拉出。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哈特说:“这家伙准疯了。”又补充道:“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

    哈特没有全说错。大约两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是他老婆,我的阿姨。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没有名字的东西。他又停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做了厨娘。

    后来发生的事太突然,我们都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哈特也是读了报纸后才知道的:小木匠被捕入狱。

    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波普是个作恶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话说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来别人的东西然后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实际上他偷的东西太多,有时只好把不要的那些卖掉。他就是这么被抓住的。现在我们才明白以前为什么总有许多车子停在波普家门口。

    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告诉我。为什么?”

    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

    至于我阿姨……

    哈特说:“他被判了多久?一年?就算表现好提前三个月释放,也有九个月。我断定她也只能尽三个月的妇道。过了这段时间,米格尔街就不会再有伊梅尔达这个人了。”

    但是伊梅尔达从未离开米格尔街。她不仅继续干着厨娘的活,还开始帮人烫洗衣服。街上没有人同情波普,他做了见不得人的事罪有应得。况且这种事大家都司空见惯了。他们只是可怜伊梅尔达一个人还要坐守空房。

    波普出狱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帮小子中的一员。但对我来说,他变了。这种变化使我伤心。

    因为他开始干活了。

    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

    有一次我问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他竟臭骂了我一通。 “你他妈的真讨厌,”他说,“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

    【注】奈保尔,英国作家,以其“富有洞察力的叙述和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将扭曲的历史中的真实展现出来”,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波普家境贫困,靠老婆养活,被别人瞧不起。但一开始波普并不认为自己很苦,相反倒是过得逍遥自在,乐趣无穷——他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哪怕这个东西没有名字,没有作用,一文不值,也无人喝彩——他还是乐此不疲。

    B.在“我”心目中波普是个诗人,是个哲学家,在世人眼中他却是个孤芳自赏的不合群的人,而在老婆心中他则是个才华横溢的丈夫,所以对他百依百顺,宁愿自己出去工作也不愿意让波普挣钱养家。

    C.生活的压力正在使每一个人直面惨淡的人生,波普自然也不例外。在他老婆离他而去后,波普自由自在的生活走到了终点,他终日买醉,大哭大叫,发火想打人,但这也使他被本来不喜欢他的哈特等人接纳了。

    D.在经历了“偷东西装修”这件事以后,波普的人生走到了谷底,而令人意外的是,他老婆却并没有离他而去,而是独守空房,静等着浪子回头。出狱后的波普,又回到小说开头的状态,只是脾气变得有点暴躁。

    E.“我”不理解波普的变化,而波普早已成为现实中的“英雄”,不记得“我”是谁了。奈保尔用幽默的语言,不动声色地将一个“自由人”一生的转变写得张弛有度,告诉我们要回归现实,抛弃不切实际的生活方式的道理。

    (2)小说中“哈特”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在小说的开头结尾写到我和波普关于“没有名字的东西”的对话,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妙处。

    (4)小说对波普的老婆“伊梅尔达”着墨不多,但意蕴丰富。在波普入狱之前,她有过一次离家出走的经历,但在波普入狱之后,她不离不弃,等待波普的归来。你认为这样的情节合理吗?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感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布衣鸿儒季羡林

    李树平

    历史上称得上布衣鸿儒的很多。可要说到当今,季羡林则最为典型。把这个词用在他的身上,怎么就那样的自然而准确,合适而贴切。

    我因编辑《朱自清全集》,曾多次去季老家中拜访。记得第一次去见季老时,原本想,季老六岁即离开贫穷的农村老家,来到了家境较好的济南叔叔家,一直在城里读小学中学,并一举考上清华,后又留学德国十年,再回到北大当教授几十年。想象他至少也应该是一个有点洋派、生活上颇有讲究的老知识分子。没成想眼前的季老却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老人:穿一身蓝卡其布的中山装,一双圆口的布鞋,脸上呈现出乡下老农才有的那种真诚甚至有点谦恭的微笑,即之也温,观之也诚。进入家中,就是个饭厅。一张老式八仙桌,桌上还放着早餐刚用过的豆腐乳、酱菜、花生米几个小盘。显眼处,还挂着一个过一天撕一页的老式农历。真让人怀疑,这就是季老的家。可当来到季老的书房时,你就不会再有一点点这样的疑惑。那偌大的房间,除了窄窄的过道,就是满书架的书,比图书馆的图书还排得紧密。没有去数里面到底有多少个书架,反正满满当当地摆着,只留了窗口一点地方,挤挤挨挨地放下一张写字桌,桌上一盏台灯,旁边则是横七竖八地摆着各种图书、杂志和报纸。正是这盏灯,每天清晨3点就亮起,被人称之为北大校园里每天迎来曙光的第一盏灯……

    翻开季老的散文和他的自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人生追求历程。那坚忍不拔、刻苦勤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伴随着他走过一生。他一辈子就是这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行进。有的人写季羡林从小就胸怀大志,有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其实,少年时期度过贫困生活的季老,并没有什么大志。季老曾说过,“自己向无大志,我的志向是一步步提高的,有如水涨船高”。他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而最原始的动力和最大的愿望,就是“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即使到了晚年,他在自己老年“座右铭”中,也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改为“志在十里”。六岁前的贫苦生活虽然在他人生的历程中是很短暂的,可这却为他以后的人生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影响了他的一生。这应该是他“布衣品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形成季老“布衣品格”的另一因素则是他的恩师陈寅恪教授。恩师不仅对他的专业道路,学风、学术研究和考证方法进行引导,更对他人格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时见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朴实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会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决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季老的“布衣鸿儒”精神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他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待人处事从不看自己的需求和别人地位的高低,更不会因自己地位的提高而对别人趾高气昂。他总是那样亲切和善。季老上世纪八十年代谢绝当中科院副院长;九十年代,有人推荐他当中国作协主席,他立刻声明,“叫我教授,我脸不红;叫我作家,我脸会红,因为我只能算是作家票友,哪有资格当作家主席。”特别是到了新世纪,季老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对此,季老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项“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下过死功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称‘大师’!”季老与当年清华同学胡乔木的交往也让人称颂。胡乔木在清华曾劝季老投身革命,后来他当了毛主席秘书,再后来当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胡的职务越来越高,但对老同学的友情却有增无减,不仅主动写信和季老联系,还多次去北大季老家中看望。可季老虽然内心炽热,却始终不去回访,“绝少主动和他接近”。胡乔木逝世后,季老撰文《怀念乔木》,追述他们相识相知的往事。季老说,在乔木生前,刻意回避;在乔木去后,却不胜怀念。应该说季老回避的是逢迎,怀念的是真情。相反,当时任北大副校长的季老可以被报到的新生误认为是校工,花许久时间帮他照看行李;季老可以与掏粪工人魏林海结成忘年之交,还热情地为他的画展题词。正如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所说:“……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季羡林出身贫寒,童年生活一直非常贫穷,在得到济南叔叔的资助后,他的生活才得以改善并进而走上了自己梦想的求学之路。

    B.文章述写陈寅恪先生的朴实无华与之前介绍季羡林生活的朴素形成照应,说明了恩师陈寅恪的“布衣品格”对季老的影响之深。

    C.季羡林“布衣鸿儒精神”最动人之处在于他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式,有物有格,不移不惊,是对其精神和品格的最恰当评价。

    D.由于作者巧妙点染,加之人物早已广为人知,故文章虽未直接介绍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却并未削弱人物的“鸿儒”本色。

    E.这篇传记详细记叙了季羡林艰苦求学的经历以及他“布衣鸿儒精神”形成的原因,高度赞扬了季老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的品质。

    (2)“布衣鸿儒”这个词用在季羡林身上,为什么自然而准确,合适而贴切?请简要分析。

    (3)文章多处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季羡林散文和自传中的原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鉴于季羡林的成就和贡献,有人认为季羡林“从小就胸怀大志,有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季羡林则说“自己向无大志,我的志向是一步步提高的”,考上清华大学的原动力是“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以上是两种对于立志与成才关系的不同理解。你对青年人立志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潮打空城寂寞回

    “我没有罪。你们这样迫害我,将来历史会证明你们是错误的。”这是财经专家、文物保护专家朱偰的临终遗言。

    在时间的长河中,追溯朱偰的人生路程,要从他的青少年时代说起。

    1923年,年仅十六岁的朱偰离开故乡浙江海盐进入北大。在北京大学,朱偰学的是政治学。

    1928年,意气风发的朱偰开始了留学德国的漫漫长旅。到了德国,入柏林大学,以财政学为专业。五年后,朱偰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南京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年仅二十六岁。朱偰常针对当时国内的财政热点问题——废银圆实行纸币制、反洋货倾销、关税自主——做专题讲座,在各大报刊发表论文,声名鹊起,并使中央大学经济系以联系实际而著称,大盛时誉。

    自从在中央大学执教开始,他与这个古城紧密相连,以至于将自己的生命镶嵌进这座古城。自1932年至1935年,朱偰开始考察金陵古迹,南京的陵寝坟墓、玄观梵刹、祠宇桥梁,城郭宫阙和南京城墙等,都是他视野所及的范围。他编撰出版了《金陵古迹图考》,又在两千余张照片中,精选317张,编成《金陵古迹名胜影集》一书。朱偰涌动着一腔对金陵古物的热爱,又为六朝陵墓摄影百张,编成《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

    新中国成立后,朱偰被任命为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主管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上任不久,朱偰接到紧急报告,许多人在城南拆毁明代的古城墙。朱偰心急如焚,立刻赶到毁城现场。著名的石头城遗址被拆得面目全非,幸好最有代表性的地段鬼脸城还未拆除。

    令朱偰感到痛心疾首的是,他们把古石头城上拆下的条石,敲成小石子用来铺路。焦急万分的他,赶到南京市政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坚持要保护鬼脸城。他四处奔走,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呼吁,并电告文化部。

    1956年9月23日,朱偰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南京市城建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一文。这篇文章被《光明日报》转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偰为了保护南京城墙,对南京方面的批评,成为他被打为“右派”的祸根。在江苏省文化局的反“右派”斗争大会上,朱偰感到莫大耻辱,一时晕了过去,这更是成了以装死来负隅顽抗的“罪证”。

    1959年,被打入另册的朱偰,被派到出版社当编辑,时常被发配到农场,从事割麦子、拉板车、垒猪圈等重体力劳动。在动荡的年代里,朱偰遭遇连续抄家,抄家之后是无休止的批斗。1968年7月15日,不堪忍受的朱偰以决绝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朱偰去世十年后,获得平反。南京图书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2007年,朱偰诞辰百年,他的故乡海盐为他编辑出版了《孤云汗漫——朱偰纪念文集》。

    石头城就是朱偰的命运。金陵古城经历千年的风雨,在时代的狂飙突进中,朱偰以一介书生的柔弱之躯,保护了南京古城墙和石头城。尽管古城不可避免地被拆除了一部分,但幸存下来的南京古城墙,就是朱偰的墓志铭。

    (摘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父亲离去后,我们只能在梦中与他相会……”回忆起父亲朱偰,62岁的朱元春双眼充满了泪水。“明城墙还能够保存大部分,这是我父亲希望的,也是今天每一个纪念他的人所共同期盼的。”

    “我站在南京的古城墙上,淅淅沥沥的秋雨越来越大了,我分不清自己的脸上是泪水还是雨水,我在内心呼唤着先生的亡灵,南京人民不会忘记为保护明城墙而逝去的你……”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丹青发出这样的感慨。

    民进南京市委宣调处处长王长才说,纪念朱偰先生,不仅仅是纪念他对南京文物古迹保护所做的贡献,更重要的是继承他的精神,更好地保护南京的文物古迹。薛冰认为,朱偰先生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对民族、国家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让当下商业化的,或者只埋头于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知识分子警醒。”

    (摘自《现代快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文学创作方面,朱偰先后有几部游记作品出版。《行云流水》《匡庐纪游》《汗漫集》《入蜀记》,这四部游记作品,写山川名胜,展人文底蕴,记南北行旅,发思古幽情,被誉为“新徐霞客游记”。旅游、游记、摄影……是朱偰的业余爱好,但都已经达到专业水平。

    ②金陵乃六朝古都,历代诗人有诸多吟咏的诗篇。朱偰对南京的评价深刻而饱含热忱,在比较中国的长安、洛阳、金陵、北京四大古都之后,他说:“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朱偰从德国留学回国后,在南京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常针对当时国内的财政热点问题发表论文,获得了声名,并使中央大学经济系备受关注。

    B.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期间,朱偰考察金陵古迹,编撰出版了《金陵古迹图考》《金陵古迹名胜影集》和《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三本介绍南京文物古迹的著作。

    C.新中国成立后,朱偰为了保护南京古城墙四处奔走,甚至敢于严厉批评市政府,这导致了他最终以决绝的方式选择了死亡。

    D.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城难免会受到破坏,但朱偰以一介柔弱书生之躯保护了南京明城墙的完整,使之免遭拆除。

    E.这篇传记详尽地讲述了朱偰一生的经历,特别关注了朱偰为保护南京古城墙所作的贡献,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后人的赞扬。

    (2)本文以朱偰的一段话开头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学者艾煊认为:“朱偰是一位学术界的奇人,博学多闻,一双脚跨进了好几个学科的殿堂”。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朱偰取得的成就。

    (4)“潮打空城寂寞回”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请结合材料,分析作者以该句为题目的妙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借给你的温暖

    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很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如“忽然狗叫”“喂猪的苕片少了一袋”“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等。

    B.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篇幅虽短,但作者围绕“借”字,将故事情节设置得曲折离奇,跌宕起伏。

    E.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

    (2)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

    (3)小说的结尾在设置上有何妙处?

    (4)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之,谢去。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基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 太史令。太祖即皇帝位,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B.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C.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D.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顺: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国君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B.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义相同,均为“举荐”的意思。

    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一。此处刘基为辞受丞相一职而拜。

    D.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 刘基属于大夫阶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基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光耀刘家门庭;后来又有西蜀的赵天泽十分推崇他,把他看成是诸葛亮一类的人。

    B.刘基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受太祖倚重。强敌陈友谅图谋向东进发,气焰非常嚣张。将领们建议投降或退守,刘基力排众议劝太祖采用了诱敌计策,结果大败陈友谅。

    C.刘基善于识人,正直敢言,多次替曾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明太祖打算让杨宪做丞相,刘基却认为好友杨宪不能胜任,认为他没有丞相的器量。

    D.刘基淡泊名利,大败陈友谅后,太祖要奖赏刘基,刘基推辞了。后来还多次拒绝皇帝给他提高爵位。告老还乡后,过着闲适的隐居山林的生活,从不提自己的功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 。

    (2)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秋浦途中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李白《行路难》中,“           ”两句表达了诗人不畏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可是现实又让他踌躇、无奈、心有不甘、为难而不退却的情感。

    (2)“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诗中的这两句是景语也是情语,是实写也是虚写,极力渲染了浓重的悲秋情结。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          ”两句诗赞叹了刘裕挥戈北伐时的豪壮气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