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句子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茶盅(zhōng)    校对(jiào)   惴惴不安(zhuì)

    B. 秀颀(qí)      脱臼(jiù)    锲而不舍(qì)

    C. 狡黠(xiá)     干瘪(biě)    光彩熠熠(yì)

    D. 悖谬(bèi)     熟稔(rěn)    毋庸赘言(zhu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扭带     皲裂     不可思议     坦荡如砥

    B. 珍馐     请帖     深居减出     兵荒马乱

    C. 阔绰     甬道     不屑置辩     眼花瞭乱

    D. 疏忽     攀缘     浮想联翩     倚马万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与以往相比,今年新化各景区着力营造文化氛围,传统的文化味道在各个景区潜滋暗长。

    B. 在精准扶贫中,新华村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C.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绚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D. 在味千拉面的示范效应下,中国餐饮业的上市热情空前高涨,显现出前呼后拥的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句的一项是(   )。

    A.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快速上涨,不少地方停车场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强,这就导致停车位供需失衡。

    B. 一些中国公民的在外形象问题引起国内外各方的争议与关注,这其中也有我们企业和公民自身的问题。

    C. 娄底市举办“十五志于学青少年国学大赛”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与经典为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D.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文中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B. 《孔乙己》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C. 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

    D. 《捕蛇者说》作者柳宗元,文章抓住蛇毒与苛政之毒的联系,巧用衬托的方法,揭露了当时“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麦田发表了一篇题为《人造韩寒》的博文,称韩寒的成功是其父韩仁均和出版人路金“人造”和“包装”的结果,还称韩寒当年在新概念大赛中的获奖作品为其父代写。

    B. “拆高架和办青奥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丁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节俭办青奥是写入青奥理念的,南京青奥会赛事本身的预算将不会高于以节俭为特色的新加坡青奥会。”

    C. 3月20日起,油价首次逼近8元大关,已经突破不少人的心理防线,有关人士正在预测油价上涨的连锁反应何时将带动蔬菜等价格的走高?

    D. 作为一项新技术和新媒介,微博提供的不仅是140个字符、一张图片、一段视频,还给公众无偿建设了一个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说话有艺术,会使生活减少摩擦增加美好。小王和小刘,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假如你是班长,你该如何用委婉的语气进行阻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回答后面问题。

    (1)请用说明的文字介绍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 此之谓/失其本心

    D.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鱼,我所欲也。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___________ ”字和“___________ ”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关于“数学滚出高考”的主题阅读

    【相关新闻】

    继北京英语分数从150分降到100分后,数学也“躺枪”,“数学滚出高考”的话题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之一。数学该不该“滚出高考”?参与调查的网友中,超过七成把票投给了“赞成”。在网友的吐槽中,几乎都说到数学学了那么多年,不在数学界工作,在生活中只用到小学里学的加减乘除,在买东西的时候能够数钱就足够了。

    【报刊时文】

    如果数学只为数钱(节选)

    古希腊学者认为数学是“学问的基础”,当时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更是直言“万物皆数”。到了现代,数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基础,每一次数学的重大突破,几乎都带来科学的重大突破。甚至可以说,在我们理解宇宙的诸多途径中,数学是最接近于真理的捷径之一。

    人们认为数学“无用”,可能由于中小学阶段所教授的代数、几何等等,都属于基础数学,而不是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内容,仅以纯粹的数理形式来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所以表面上看起来 “无用”。

    但即使“无用之学”也分两种,一种是关乎技能的“无用之学”,另一种是关乎素质的“无用之学”。对于前者大可不必学习,因为世界上的技术技能林林总总,人们只学习自己需要的部分即可,其他的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全部学习掌握。比如一辈子都不可能开飞机的人,就不必去学习飞机驾驶,木匠也不必去学习电焊。但对于后者,却是多多益善。比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等等学科,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无用之学”,既看不到直接的功能,也无法收获直接的效用,但它们是国民素质的基本内涵。

    同样,“数学是大脑的体操”,数学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精准性,对于历来相信直觉、力求大概的国人而言,恰恰是非常宝贵、非常缺少的思维训练。数学思维的训练,是民族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缺乏数学思维训练的民族,往往只能徘徊在前现代的思维状态之中。

    【专家话语】

    不必要的必要(节选)

    应该说,如果只以最低限度的生存界定,那么生活中将充斥着无数的“不必要”:不需要为了屏幕大一吋、分辨率多几个dpi每两年换一次手机;不需要研究DM,规划“双11”该如何抢购化妆品;你不需要《甄嬛传》,“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看云也是一种娱乐;几头家禽、一块田、一条能生饮的小溪(在现代这倒是很高难度的要求)就能生活。

    正因为累积了许多派不上用场的事情,我们才能过着有趣、便利、存不了钱的生活。从这个层面来说,它们是必要的。比起其他“不重要但必要”的产品,数学还有下列优点:数学很便宜,只要从书本下载到一百年后依然是最强大的主机——人脑里就永远是你的了。

    数学可以培养逻辑能力。人们普遍有“数学好的人等于聪明”这样逻辑上的误解,但逻辑好的数学人可以选择不指正这项错误。

    数学不像101大楼那样矗立在人们面前,它是地下水,在事物背后静静流过。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老夫子提过,阅读《诗经》可以培养我们的各种能力。事实上,数学也是可以阅读的,它不只是乏味的符号与公式,不只是冗长的错了就要扣分的计算过程,它藏在生活的各个细节里,但它绝对不等于魔鬼。

    只要你愿意蹲下来,花点时间阅读,你得到的不会比阅读《诗经》少,不见得会比看《海贼王》无趣。

    【海外之声】

    斯坦福大学博士石毓智说:“在世界上,中国人赌博的历史最悠久,人数最多,也最疯狂。然而从赌博中产生的两门学科——概率论与统计学,却与中国人无缘,是欧美人的首创。”

    知名华人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曾在杭州与一群取得好成绩的数学尖子见面。结果却让他颇为失望:“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对定理不甚了了,只是做习题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什么数学人才。”

    1.针对数学是否需要“滚出高考”的问题,每则选文中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分点概括。

    2.综合阅读《如果数学只为数钱》和《不必要的必要》,说说其中哪些说法是相同的,并说明其表明观点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

    3.下面是对各选文中的句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选文一中的“躺枪”是网络流行语,结合上下文看,相当于成语中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 选文二最后一段“数学是大脑的体操”,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数学对于大脑的重要性。

    C. 选文三中“它藏在生活的各个细节里,但它绝对不等于魔鬼”,表明数学无处不在的,同时希望害怕数学的人改变自己的成见。

    D. 选文四中博士石毓智的话,从一个侧面突出了中国数学教育只重视“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理念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训练。

    4.如何解决“海外之声”中两位学者提出的问题,结合选文的内容,概括说说大家有哪些重要的建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记得给别人留条路

    ①看人生,自己走路非常关键。而给别人留条路,更会显得大度,彰显人心的敞亮,更能体味了人世间相互关照的温暖。

    ②我多次听人讲过一位菜贩子的故事。几年来,她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就是“三八二十三”。不管遇到啥情况,她都会让利一分;有时还要为顾客在高高的秤上再添上一根菜,多放上一只土豆子,时间一久,争得了不少客源。之后,生意越做越大。人们不是看中一棵菜、一只土豆子,而是看中她大度的心和让利的境界,无形之中,给别人留了一条路,实际上也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③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从搞收藏开始,就懂得让利的重要性。他很会砍价,但总是不会让别人无钱可赚。在与藏家商议合理的价格后,他总是再主动加些,使得藏家尽量多赚一些,慢慢地,他取得了信任,总是淘到别人淘不到的宝贝。给别人留条路,造就了好的人缘,成就了后来的大收藏家。

    ④人生拼打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方共赢的过程。你不可能一味地撑大口袋赚钱,让别人去喝西北风;你也不可能只是一味地为人民服务、为他人谋利益,而让自己无利可图。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一直坚信,懂得让利,生意才会长久,买卖才会越做越大。给别人留条路,在对方获得利益的同时,刘永好自己也获得了既得利益。

    ⑤可是现实生活中,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情形,比比皆是。因为看着别人经营的项目能赚到更多的钱,于是绞尽脑汁上同样的项目,抢了别人应有的饭碗;为了自己的升迁,费尽心思,堵死别人的路;因为别人挡了路,于是挖空心思托关系,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现象,堵了路,塞了心,没了情。当时自己看似得益,也许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别人的悲剧就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⑥给别人留条路,是表现在说话上的留有余地,不把话说绝。为了将来的自己,不把事情做得太过分,让人戳着脊梁骨过活。

    ⑦给别人留条路,更多的时候,就是“三八二十三”的相互关照在运行,是让藏家多赚些的理论在延伸,是发展共赢的思路在进化。

    ⑧给别人留条路,是最现实的送人玫瑰,留有余香,更是自己深藏于心灵深处的的心安和踏实,由此持之以恒,才会实现人生的辉煌。

    (选自杂文网,有删改。作者修东)

    1.“要给别人留条路”有什么好处?

    2.“三八二十三”有什么含义?谈谈在你的生活中运用“三八二十三”原则的经历。

    3.试分析文章的对比论证及其作用。

    4.结合文本,阅读下面材料,就如何正确理解“给别人留条路“,阐述你的观点。

    2014年7月31日,演员张国立之子张默因涉嫌吸毒被警方抓获。而两年前他吸毒被拘后,父亲在公众面前泪流满面的表态,“给一个迷途中的年轻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请理解一个父亲的心情,也请原谅一个儿子的错误。”走偏的“星二代”,张默并非个案,铁窗里的李天一就是个极端。从港台到内地,明星子女挥金如土、私生活混乱的八卦消息比比皆是,外界统称他们为——“坑爹星二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老师微笑地点评:“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那个周末,烈日流火。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1.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2.第二自然段写道“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文末写道“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请展开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那时的心理活动。

    4.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5.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一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习近平曾说:“面对深陷苦难的人们,我们要有悲悯和同情,更要有责任和行动。我们要将尽可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什么样的感想与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