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1 题,解答题 4 题
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2009年1月,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用时10天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中国商船护航.如图所示,此次护航从三亚启航,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总航程四千五百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B.“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
    C.“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
    D.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路程与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
    D.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也为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甲、乙两辆汽车以相同的恒定速度直线前进,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上的人A和乙车上的人B各用石子瞄准对方,以相对自身为v的初速度同时水平射击对方,若不考虑石子的竖直下落,则( )
    A.A先被击中
    B.B先被击中
    C.同时被击中
    D.可以击中B而不能击中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平均速度为20m/s,BC段平均速度为30m/s,则可求得( )
    A.初速度VA
    B.末速度Vc
    C.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m/s向右
    B.0.25m/s向左
    C.1m/s向右
    D.1m/s向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0.8s到达斜面的中点.那么,它从斜面顶端到底端一共滑行多少时间( )
    A.0.8s
    B.1.6s
    C.0.4s
    D.2.0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颗,连续放了好几颗后,对斜面上正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所示,现测得AB=15cm,BC=20cm,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则:拍片时,A球上方正运动的球有几个?( )

    A.1个
    B.4个
    C.2个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石块A自塔顶自由落下s1时,石块B自离塔顶s2处自由落下,两石块同时落地.则塔高为( )
    A.s1+s2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同时在它正下方H处以速度V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有( ):
    (1)若V>,小球b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 
    (2)若V<,小球b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球相遇;
    (3)若V=,小球b和a不会在空中相遇;
    (4)若V=,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球速度为零.
    A.只有(2)是正确的
    B.(1)(2)(3)是正确的
    C.(1)(3)(4)正确的
    D.(2)(4)是正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的是( )

    A.t′=t1,d=s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质点自x轴原点O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运动.经过t时间速度变为v,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再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其  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
    B.质点将在x轴上一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C.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t
    D.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小于vt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时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2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g2=,…,g5=,取平均值=8.667m/s2
    方法B:由g1=,g2=,g3=,取平均值=8.673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
    方法A中有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试举出两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0.9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02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01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0.76s,求滑块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静止起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通过BC段所用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声源S和观察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s和vA,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设Vs<vP,vA<vP,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甲、乙两人在长为L=84m的水池里沿直线来回游泳,甲的速率为V1=1.4m/s,乙的速率为V2=0.6m/s,他们同时分别从水池的两端出发,来回共游了t=25min时间,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共相遇了几次?若他们同时从同一端出发,那么在上述时间内,他们共相遇了几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