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简答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1 题
  1.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 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2Q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 医用“钡餐”的化学式:BaCO3

    B. C1-的结构示意图:

    C. 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D. N2的电子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 得电子能力相同

    D. F-、O2-、Mg2+、Na+半径逐渐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成功实现对月面的科学探测。“玉兔”号用Pu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Pu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u与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B. Pu与Pu互为同素异形体

    C. Pu与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Pu与U互为同位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叙述:①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②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③单质M跟H2反应比N跟H2反应容易得多;④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HnN;⑤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⑥熔点M<N。能说明非金属元素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⑤   D. 全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05年1月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l13、Al14互为同位素

    B. 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C. 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的性质相似

    D. 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C>D>E ,三者形成的简单离子中D离子的半径最小

    B. 元素A所形成的氢化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

    C. 元素C、D、E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D. 元素B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以下是H2与Cl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H2 (g) +Cl2 (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B. 该反应是工业制取盐酸的化学反应原理

    C. 形成1molH—Cl键要吸收431kJ的能量   D. 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   )

    A.释放1638 kJ的能量   

    B.吸收1638 kJ的能量

    C.释放126 kJ的能量   

    D.吸收126 kJ的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不易腐蚀.将b、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b反应强烈.将铜浸入a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A.a>c>d>b    B.d>a>b>c   C.d>b>a>c      D.b>a>d>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结论是从某同学的作业本上摘录的,其中你认为肯定正确的是

    ①微粒半径:S2->Cl->S>Cl

    ②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H2Se

    ③还原性:S2->Cl->Br->I-

    ④氧化性:Cl2>S>Se>Te

    ⑤酸性:H2SO4>HClO4>H2SeO4

    ⑥得电子能力:F>Cl>Br>I.

    A. ①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根据下列事实: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A.D2+>A2+>B2+>E2+       B.B2+>A2+>D2+>E2+

    C.D2+>E2+>A2+>B2+       D.E2+>B2+>A2+>D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Zn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加快产生H2的速率

    C.把Fe片和Cu片放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把二者相连,观察到Cu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u与H2SO4能发生反应而Fe被钝化

    D.Zn-Cu原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中H+向负极作定向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 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W、R、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等于0,其L层上电子数是M层上电子数的2倍;在常温常压下,W和R形成的两种物质可相互转化,但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原子的核电荷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R>Y>W

    B. R与其他三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顺序为R>W>Y

    D.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W)>r(R)>r(X)>r(Y)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Q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 Z与X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C. 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Y显负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 HClO3 = bO2↑+ c Cl2↑+ d HClO4 + e 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3>O2

    B.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5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HClO3 = 2O2↑+ C12↑+ HClO4 + H2O

    C.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3>H2SO4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e-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W、Y与Z分别位干同一周期,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Z的最简单氢化物为甲,W的最简单氢化物为乙,乙是双原子分子且甲、乙混合时有白烟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X>W>Z>Y

    B. 化合物ZW3溶于水时水解生成一种弱碱和一种强酸

    C. X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D. 甲、乙混合时生成的白烟为离子化合物,且该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 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 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 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

    B.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C.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有关性质);

    把与下面的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1) II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______)     (2)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______)

    (3)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______)   (4)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______)

    (5) lA族元素单质熔点(______)       (6) F-、Na+、Mg2+、Al3+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______)

    (7)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用①H2O ②H2O2  ③Ba(OH)2 ④Na2O2  ⑤MgCl2  ⑥Ar  ⑦CO2  ⑧CaF2 ⑨NH4Cl

    ⑩CaO2 Ca(ClO)2 N2H4等物质填空。

    (1)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2) 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是_________

    (3)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_________(4) 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_________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a2S2:_________(NH4)2S:______

    (6)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BCl3:_________ HClO:__________

    (7)用电子式写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MgCl2: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_____(填“高”或“低’’)。

    (3)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4)写出一个符合题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Mg,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装置______(填“能”或“不能”)

    形成原电池,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指出正、负极材料:__________。当反应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mL气体时,消耗的电极质量为________g。

    (3)燃料电池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O2)反应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甲烷为燃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液;则甲烷应通入____极(填a或b,下同),电子从____极流出,电解质溶液中OH-向____极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