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印(luò)       什海 (chà) 墟 (chǎng)  蓝 (liǎo )

    B.六艺(chuán)   须(yú)    马(nú)     句(dòu)

    C.而不舍 (qiè)   步(kuǐ)   牙(zhǎo)   而望(qì)

    D.骐(jì)       菜(fǔ)    廿七岁(niàn)  悲(chuàn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

    C.“经典”应该是与普通民众的素朴之心息息相通的,所谓“润物细无声”也只有以此为基础才得以实现。

    D.这篇题为《难得糊涂》的杂文,不仅牢骚太盛,而且把早已成了笑料的“格言”奉为经典,实为不刊之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国庆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她把积攒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力等原因造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或师焉,或不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3分)

    A.学而大遗            B.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C.吾未见其也           D.是故益圣,愚益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特殊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分)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青,取之于蓝       D.不拘于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的“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而耻学于师 ③其皆出于此乎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⑤不拘于时 ⑥学于余  ⑦青,取之于蓝  ⑧而青于蓝  ⑨善假于物也    

    A.③⑦     B.④⑧⑨     C.①②⑨     D.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每空格1分,共7分)

    (1)舟楫者,非能也,而江河。假:     水:     绝:      

    (2)于其也,则师焉。身:     耻:    

    (3)虽有槁,不复挺者  暴:            

    (4)士大夫之,曰师曰弟子云者   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9分)

    (一)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下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①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②而东,如是者数矣。

    (二)师说(节选)

    韩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吾子:对对方的尊称

    B.乃见取             幸:幸亏

    C. 不相师             耻:以……为耻

    D.仆道不             笃:深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是故圣益圣,愚

    不事师 

    B.由魏、晋氏

    是得狂名

    C.爱其子,择而教之

    环顾其中,未见可

    D.辄哗笑,以为狂人

    患在好为人师

    3. 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韩柳两文的内容基本相同,都是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现象立论。

    B. 韩文侧重批判“不屑从师”,柳文侧重论证“师道之衰”

    C. 柳文热烈赞扬了韩愈“抗颜而为师”的勇气,对处于逆境中的韩愈进行声援。

    D. 柳文主要使用例证法,韩文则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法。

    4. 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3分)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分)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3分)

                                                        

    2.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3分)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故木受绳则直,                 

    (4)             ,无以至千里。

    (5)         ,非利足也,        

    (6)师者,               

    (7)位卑则足羞,          

    (8)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①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微微地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

    ②就在这样的风雨中,我想起了天涯的故人,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着难的。前天我想起了雪峰,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秋白,今天我想起了刚逝世不久的萧红。

    ③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初次见她,她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真率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吧。

    ④我们相处了一个春天,彼此都很亲切,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我们尽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当然我们在思想上、感情上、性格上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意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揶揄。我们痛饮过,我们也曾在风雨之夕互相倾诉。然而现在想来,我们谈得是多么的少啊!我们似乎从没有谈到过自己,尤其是我。然而我却以为她从没有一句话是失去了自己的,因为我们实在都太真实,太爱在朋友的面前赤裸自己的精神。但我仍会觉得我们是谈得太少的,因为,像这样无妨嫌、无拘束、不须警惕着谈话的人是太少了啊!

    ⑤抗战开始后,劳累奔波使她迷茫,不知在何处安顿自己的生活。延安虽不够作为一个写作的百年长计之处,然在抗战中,可以使一个人少顾虑于日常琐碎,或者会使她能更健康些。但萧红却南去了。

    ⑥我们分手后,就没有通过一封信。端未曾来过几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香港失陷约一星期前收到)告诉我,萧红因病由皇后医院迁出。不知为什么我就有一种预感,觉得有种可怕的东西会来似的。有一次我同白朗说:“萧红绝不会长寿的。”当我说这话的时候,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寞。能够耐苦的,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写作的女友,是如此寥寥啊!

    ⑦不幸的是我的杞忧竟成了现实,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

    ⑧生在现在的世界上,死对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损失。因为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遗法,从此你的话语和文学将更被歪曲,被侮辱:听说连未死的胡风都有人证明他是汉奸,那么对于已死的人,当然更不必贿买这种无耻的人证了。鲁迅先生的“阿Q”曾被那批御用文人歪曲地诠释。那么《生死场》的命运也就难免于这种灾难。

    ⑨只要我活着,朋友的噩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沉闷的呼吸。尤其是在这风雨的日子里,我会更感到我的重荷,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将压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哪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难的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⑩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我为着明天的胜利而微笑,为着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灯,平静地躺到床上。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文章有删减)

    1.文章第一段中有关“风雨”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萧红的性格特点。(6分)

                                                         

    3.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4分)

    (1)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2分)

                                                        

    (2)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2分)

                                                         

    4.结合文章对萧红的回忆,探究作者蕴含其中的丰富的思想感情。(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