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5 题,语言应用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尤其是《国风》)和战国时期楚国诗歌(尤其是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风格的诗歌传统的先河。后来,曹操父子的大力提倡,声韵调分析方法的引进,南北朝诗人在声韵格律上的讲究和艺术经验的积累等,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李白和杜甫,都是站在前人搭好的台子上的诗歌巨人。

    李白杜甫生活的时代的文艺政策,由唐太宗奠定,是无比宽松的。诗人们写什么、怎么写,朝廷不加任何限制,没有任何要求。讥讽皇家奢靡、批评朝政、批判制度、揭露社会黑暗、鞭挞官吏贪婪,都不会惹祸上身。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众多皇帝后妃、王公将相加入作诗者行列,诗歌是唐朝最重要的文艺娱乐样式等文化环境因素,使得诗人能够成为当时社会耀眼的明星,给予他们必要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可以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诗歌创作的动力。唐朝对外开放,外国商人、文化人云集长安,使得诗人们眼界开阔,心胸广大;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这些又使得诗人们的作品更加大气隽永,传之久远。太平日久,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空前富足,“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这使得包括李白杜甫在内的唐代诗人少年时代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代能到处游历,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广交朋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精神世界。

    个人方面,杜甫学习诗歌的刻苦精神广为人知。有诗为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就是给许多人留下潇洒飘逸印象的李白,在诗歌艺术上,也是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的。从《古风》(其一)中可以略见一二:“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当然,原因远不止这些,但是,李白杜甫只有两个。理论充其量只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可能性,而不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必然性。

    当今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许多方面的条件(例如交通、旅游)远比唐朝要好,但仍然未能出现李白杜甫那样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超一流成就与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1.下列对于“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在唐代出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与《离骚》以来,诗歌创作与理论的积累,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B.唐代文艺政策非常宽松,朝廷对诗人的创作,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批判现实,而不必担心惹祸上身。

    C.个人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杜甫学习诗歌的刻苦精神是广为人知的,潇洒飘逸的李白,在诗歌艺术上也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

    D.诗赋既是唐代科举取士的依据,又是重要的文艺娱乐样式;诗人凭借写诗也可以成为耀眼的明星,从而产生巨大的创作动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的诗歌大气隽永,传之久远,这和唐朝对外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得益于诗人们眼界开阔,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

    B.李白、杜甫继承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受到了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影响,所以取得了远高于前人的艺术成就。

    C.许多唐人的诗句,反映出唐代社会太平日久、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的社会现实,这些为诗歌的发展与诗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D.唐代诗人能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游历四方,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能广交朋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取得巨大的成就,其中的原因可以从艺术积累、时代环境和个人努力等诸多方面来解释。

    B.李白、杜甫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但这些原因充其量只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C.当今中国未能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超一流成就与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原因恐怕得从文学传统、社会环境等方面去寻找。

    D.当今中国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交通、旅游等远比唐朝要好,应该说具备了出现杰出诗人的物质条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瓷瓶

    薛长登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他如实说。

    “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吗?”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B.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C.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D.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2)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

    (3)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抒浩气而壮山河”的邓世昌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涌现了许多英勇作战的官兵,至今为人们所颂扬,邓世昌即是其中著名的将领。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皇帝曾垂泪撰写悼念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李鸿章也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邓世昌表功,说:“邓世昌首先冲阵,攻毁敌船,被溺后遇救出水,自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忠勇性成,一时称叹,殊功奇烈。”邓世昌不仅是北洋海军的骄傲,也是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

    1868年,邓世昌怀着救国的志愿,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成为福州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1871年被派到“建威”练船,随船巡历南洋各岛。1874年被任命为“琛海”兵船大副,以后历任“海东云”“振威”“飞霆”等舰船管带。1879年,李鸿章筹办北洋水师,“闻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遂将其调入北洋水师,任“飞霆”“镇南”炮舰管带。1888年10月,北洋水师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任中军中营副将,仍兼“致远”舰管带。他因训练有功,获“噶尔萨巴图鲁”称号。

    邓世昌是北洋水师中唯一没有出国学习或实习经历的舰船管带,可以说是中国自己培养的海军人才。他勤于钻研海军战略战术理论,注意学习西方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细心研究军事装备和训练方法,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李鸿章对其颇为赞许。1880年,邓世昌随同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两舰,这是北洋水师首次到国外接收战舰,李鸿章派出的操舰管带无疑是北洋水师中出类拔萃的。8月17日,“超勇”“扬威”两舰从英国纽卡斯尔港起航,开始了由英国到中国的漫长航行。这是中国海军首次驾驶军舰航行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途径的各国始知中国也有海军,均鸣礼炮致敬,极大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也开阔了邓世昌的眼界。在他的精心训练下,“致远”舰“使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成为北洋舰队中整训有素、最有战斗力的主力战舰之一。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之后,日本联合舰队一直在寻找机会,与北洋水师决战。9月16日凌晨,丁汝昌奉命率“定远”“镇远”“济远”“致远”等18艘舰船从大连出发,护送增援平壤清军,当日午后抵达大东沟。

    9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北洋舰队正准备起锚回航旅顺,发现日本联合舰队自西南驶来,丁汝昌当即命令舰队起锚迎战。据18日丁汝昌电报,“昨日在大东沟外,十二点与倭船开仗,五点半停战,我军致远沉,经远火……”实际情况是12时50分,双方在大鹿岛西南3海里处开始交火。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鸷,独冠全军”。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多处中弹起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后弹药用尽,邓世昌认为“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抱定死战的决心,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吉野”号日军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舰射击,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随从以救生圈相救,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邓世昌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用嘴衔住他的胳膊,不让他沉没,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把爱犬也按入水中,随同自己亦沉没于波涛之中,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曾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他的英勇牺牲,正是对自己理想的践行。在获悉邓世昌牺牲的消息后,举国震动,光绪皇帝亲笔撰写挽联,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褒奖其“臣心不二,抒浩气而壮山河;大节在三,留英光以争日月”。据说李鸿章得到噩耗后老泪纵横,反复念叨“不料今世尚有此人”。清政府还赐给邓世昌母亲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世昌的家人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建了衣冠冢,并建起邓氏宗祠。山东威海百姓被邓世昌的忠烈行为感动,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

    【相关链接】

    ①解放军海军“世昌舰”为纪念在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邓世昌而特别命名。世昌号训练舰1996年服役,可载200名学员和40名教官,该舰可快速改装成医院船、直升机母舰、运输船。

    ②201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海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警示国人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为国担当。习近平会见连战时说“120年前的甲午,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邓世昌是福州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作为管带的他精心训练,使“致远”舰成为北洋舰队中整训有素、最有战斗力的主力战舰。

    B.甲午海战中,“致远”舰在冲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舰船沉没,邓世昌也随即坠海溺亡。

    C.邓世昌为国捐躯后,举国震动,光绪皇帝亲笔写挽联,李鸿章老泪纵横,并上奏折为他表功,山东威海百姓在成山上为他塑像建祠。

    D.纪念邓世昌而命名的“世昌舰”可快速改装成多种用途的船,表明当今中国海军与甲午战争时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有能力战胜日本。

    E.甲午战败,在褒扬邓世昌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以身报国的壮举的同时,我们每个人更应该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为国担当。

    (2)北洋水师的舰船几乎都是从西方购入,北洋水师中唯一没有出国学习或实习经历的邓世昌却成为了最优秀的舰船管带,原因何在?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3)文章的开头一段写得很有特色,从全文看有何作用?

    (4)文章借用光绪皇帝评价邓世昌的话“抒浩气而壮山河”作标题,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价的内涵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郑覃,郑州荥泽人,故相珣瑜之子,以父荫补弘文校书郎,擢累谏议大夫。穆宗立,不恤国事,数荒昵。吐蕃方强。覃与崔郾等廷对曰:“陛下新即位,宜侧身勤政,而内耽宴嬉,外盘游畋。今吐蕃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乎?臣等忝备谏官,不胜忧惕,伏愿稍减游纵,留心政道。伏闻陛下晨夜昵狎倡优,近习之徒,赏赐太厚。夫金银所出,固民膏血,可使倡优无功滥被赐与?愿节用之,以所馀备边,毋令有司重取百姓,天下之幸也。”帝不怿,顾宰相萧俛曰:“是皆何人?”俛曰:“谏官也。”帝意解,乃曰:“朕之阙,下能尽规,忠也。”因诏覃曰:“ 中殊不款款,后有为我言者,当见卿延英。”时中奏久废,至是,士相庆。

    宝历初,擢京兆尹。文宗召为翰林侍讲学士,进工部侍郎。覃于经术该深,谆笃守正,帝尤重之。覃从容奏曰:“经籍讹谬,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以正其阙。”从之。覃虽精经义,不喜文辞,病进士浮夸,建废其科,曰:“南北朝所以不治,文采胜质厚也。士惟用才,何必文辞。”又言:“文人多佻薄。”帝曰:“纯薄似赋性之异,奚特进士?且设是科二百年,渠可易?”覃曰:“亦不可过有崇树。”帝尝谓百司不可使一日弛惰,因指香案炉曰:“此始华好,用久则晦,不治饰,何由复新?”覃曰救世之敝在先责实比皆不摄职事此本于治平人人无事安逸致然帝曰要在谨法度而已。”

    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覃之侍讲,每以厚风俗、黜朋比再三为天子言,故终为相。然疾恶多所不容,世以为太过,惮之。以病乞去位,有诏解太子太师,许五日一入中书商量政事。俄罢为尚书左仆射。武宗初,李德裕复用,欲援覃共政,固辞,乃授司空,致仕,卒。

    注:倡优:歌舞杂技艺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覃曰/救世之敝在先/责实比皆不摄职/事此本于治平/人人无事/安逸致然/帝曰/要在谨法度而已

    B.覃曰/救世之敝/在先责实/比皆不摄职/事此本于治平/人人无事安逸/致然帝曰/要在谨法度而已

    C.覃曰/救世之敝/在先责实/比皆不摄职事/此本于治平/人人无事/安逸致然/帝曰/要在谨法度而已

    D.覃曰/救世之敝在先/责实比皆不摄职事/此本于治平人/人无事安逸/致然帝曰/要在谨法度而已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C.“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词语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

    D.“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宗不忧虑政事,喜好游乐宴饮。即位之始,吐蕃正是强盛时期,郑覃与崔郾等人直言进谏,劝说穆宗不可沉湎享乐,而应警惕边患,加强军备。

    B.郑覃晚年身体不好,皇帝特许他可以五天上一次朝。后来李德裕当政,打算引荐郑覃与他共同执政,郑覃坚决推辞,后来他接受了司空的职位,最后死在任上。

    C.郑覃擅长经学,笃守正道,文宗特别器重他。郑覃建议皇帝召集学问精深之士校正《六经》,并将经文刻写在太学的石头上,作为永久的准则。

    D.郑覃虽然精通经义,但不喜文辞。他以南北朝尚文辞而误政的历史来劝说皇帝,建议取消进士科,但皇帝没有同意。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夫金银所出,固民膏血,可使倡优无功滥被赐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新竹

    刘兼

    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

    无凭费叟①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自是子猷②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注】①费叟指后汉人费长房。《后汉书·费长房传》说“曾碰到一个老叟送给他一根竹杖,回家后发现那是一条龙。”②子猷:指王徽之,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东晋名士、书法家。

    1.前两联中,围绕“竹”,诗人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2.诗人借咏“竹”表达了怎样的情怀?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认为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原因是:“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怡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古今士人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夜缒(zhuì)     厚遗(wèi)     扼(è)腕     戊之      肆其西封

    B.忤(chǔ)视     变徵(zhǐ)     箕(jī)踞     瞋目      终以不顾

    C.约契(qì)      参乘(shènɡ)   斗卮(zhī)    翼蔽      皆为戮没

    D.玉玦(jué)     刀俎(zǔ)     目眦(zī)     如厕      缺秦利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洪峰即将过境,当地政府己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面对即将到来的洪峰,市民们却________从他们身上感受不到一点紧张和恐惧。
    ②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梦想________。中国人民将在自己圆梦的过程中,推动亚洲各国人民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③导演把身边的事编写成剧本,把发生在各行各业的典型事例________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为群众贡献精彩文艺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A.安之若素  息息相关  栩栩如生

    B.安之若素  休戚相关  活龙活现
    C.安如泰山  休戚相关  栩栩如生

    D.安如泰山  息息相关  活龙活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市政府昨天启动更加严格的应急减排,包括在3天内停止使用党政机关的部分公车,勒令103家重污染企业停产等等,但这些措施对空气污染的缓解作用只是暂时的。

    B.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对腐败现象的抑制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在官员财产公示及对个人金融税务监管方面有比较向详的规定在起作用。

    C.近年来,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不仅原有的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步履缓慢,而且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出现衰退现象。

    D.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英国的食物浪费现象便被视作一项重要的公众议题,并成为一项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新闻内容,针对这一议题,英国政府曾经做出过许多不同的反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作为人民币的重要防伪标志,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设计了两条安全线。其中,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线宽4毫米,其光变性能对光源要求不高,颜色变化明显,集成镂空文字特征,更有利于公众识别。磁性全埋安全线采用了特殊磁性材料和先进技术,机读性能更好。中国人民银行表示,______________,也有利于防止变造人民币。

    A.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B.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C.位于票面两边的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

    D.位于票面两边的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一段文字,本着简明的原则,应删去哪几处?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①尝试,②即浅尝辄止;③有的可以吞咽,④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⑤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粗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要知道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⑥经常读。

    必须删除的是(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日走过的街道,天天穿行的小巷,明亮的教室,欢畅的校园,抑或是经常光顾的小店,时常驻足的拐角,熟悉的地方有熟悉的风景,但也常常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容易忽视的美丽。

    请以“我熟悉的地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富含真情实感,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