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3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数据时代呼唤共生生态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贵阳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多家知名互联网文化企业就互联网大数据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达成了“‘大数据时代中国文化产业’2018年贵阳共识”。

    一个时期以来,互联网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口”,激活了各种生产要素,助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然而,在市场竞争逻辑下,互联网大数据领域无序竞争态势也日益凸显。不健康的“网络丛林生态”既制约了中小微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动力,又侵蚀了消费者的用户选择、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正当诉求。

    有鉴于此,“贵阳共识”强调大数据时代市场价值要符合社会价值,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倡导由消费者、企业、社会、政府“四方”,通过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五共”的程序和机制,建设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共生生态”。这种共识充分反映了互联网大数据企业的真实心声,体现了消费者、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利益攸关方的共同意愿,彰显了中国把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的思想自觉。

    大数据时代呼唤建立共生生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发展蓝图,形势和任务倒逼我们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培育互联网“共生生态”,激发大数据产业发展新动能,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共生是目的,是鼓励有序竞争、规避“丛林法则”、防范行业垄断;是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弘扬开放理念;是实现消费者、企业、社会、政府利益攸关方的良性互动、共享共生。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说野蛮生长是互联网发展早期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特征,那么当信息化发展进入到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建立兼顾各个利益攸关方的“共生生态”已经成为互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迫切需要按照尊重监管管理、加强行业管理、完善自身管理、探索共生管理的理路,建设大数据治理体系,建立良性发展的“共生生态”,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创造尊重价值、鼓励创新、共生共享的良性互联网生态格局。

    我们期待反映业界心声的“贵阳共识”,能够成为广大互联网企业的普遍遵循,从而推动互联网空间的良性治理,让共享共生的互联网生态更好地造福人民。

    (选自5月29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整个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大数据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 一个时期以来,大数据激活了各种生产要素,助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C. 市场经济逻辑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领域无序竞争愈发严重,严重制约了所有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动力,侵蚀了消费者的正当诉求。

    D. “贵阳共识”中提出建设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共生生态”,这里的“共生”就是我们不求竞争、规避“丛林法则”、避免弱肉强食、防范行业垄断。

    2.下列关于文章分析论证思路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指出在信息化发展到大数据阶段的大背景下,一些知名的互联网文化企业就当前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达成了“贵阳共识”。

    B. 第二段除了指出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之外,还敏锐地发现在市场竞争的逻辑下互联网发展到大数据阶段突出存在的问题。

    C. 文章主体部分紧紧围绕互联网大数据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D. 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互联网文化企业面对互联网大数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达成了“‘大数据时代中国文化产业’2018年贵阳共识”,彰显了中国把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的思想自觉。

    B. 因为市场竞争背景下存在互联网大数据领域无序竞争和不健康的“网络丛林生态”,所以互联网文化企业普遍认为提出大数据时代市场价值要符合社会价值。

    C. 各互联网企业在贵阳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建设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共生生态”,其原因就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发展蓝图。

    D. 当信息化发展到大数据时代,就必须创立一个能兼顾各方利益的良性发展的互联网生态格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琴 王

    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文以琴声为线索,串起相应的情节,让我们感受到琴王的人格魅力。

    B. “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这一句的含义是:人们听到琴声,内心就平静了,觉得生的希望就在眼前

    C. 作者对琴声的描写充满了想象,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琴声,如“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D. 文中琴王始终没有出场,但他精湛的技艺,舍身为人的精神,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是人们心中的英雄。

    2.文中画横线语句描写极其优美,请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等方面赏析。

    3.文章以“琴王”为标题好在哪里?请分点作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选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2009年至2010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13个县(含县级市)中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的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遗存实情”记录统计数据显示,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令人担忧。这些地域中,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幸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

    (选摘自《光明日报》,2012年01月15日)

    材料三:

    “这是拍摄的意外之喜,台湾东南50海里外有个孤岛叫兰屿,是台湾原住民达悟人世居之地。

    他们到现在采取的都是自己造舟、潜水捕鱼的生活方式。有个渔民说,‘我们吃得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这句话出自一位没上过几年学的渔民之口,但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之中的人,有谁能做到?这对宣扬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世界来说,就是个悖论。但它恰恰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得更好的最优解。这是几乎所有古村落的共性,驯鹿村村民,见到十头野生驯鹿,猎五头放走五头,母鹿全放走;冬天烧火取暖,只捡枯叶、断木,从来不砍新鲜的树;野外碰到熊,如果熊不发起攻击绝对不开枪。先民留下来的哲学,无论何时都不该被忘记。”

    (选摘自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导演黎振亚接受《新京报》记者的采访稿,2017年12月16日)

    材料四:

    “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粗鄙化严重。”冯骥才说,“据我所知,一些村落腾笼换鸟,将当地村民迁走,交给旅游开发公司运营,大搞农家乐和民宿,编造伪民间故事吸引游人。”“如果我们的村落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十年或者十五年,我们认定下来的这几千个宝贵的传统村落就会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变成‘千村一面’。这是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冯骥才说。他同时强调,乡村不是不能搞旅游,恰恰相反,特别好的村落还需要旅游传播出去,让人们欣赏它、热爱它。但是,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能只为了旅游一个价值,拋掉甚至牺牲其他重要的情感和文化价值。”

    ……

    前不久,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去山西大米村拍摄资料照片,这个村子建于北魏时期,历史悠久。工作结束时,这位工作人员拍了一张与全村村民的合影。令人心酸的是,全体村民只有16个人,还多是老人和妇女。

    (选摘自新华网,2017年12月20日)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因而中国社会具有乡土性。

    B. 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它技能。

    C. 种地是中国传统社会乡下人普遍的谋生办法,泥土的珍贵他们最懂。

    D. “土气”和泥土有关,长在泥土里的庄稼行动不了,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2.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复查的村落兼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价值。

    B. 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每天消亡1.6个,但其他地区都保留完好。

    C. “我们吃的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渔民这样说,是因为他们知足常乐,对生活的要求不高。

    D. 让每个生命都活得更好对商业世界来说是个悖论,因为他们好做加法,宣扬利益最大化。

    3.根据三、四两则材料,概括中国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吕原,字逢原,秀水人。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久之,奉母南归,家益贫。知府黄懋奇原文,补诸生,遣入学,举乡试第一。

    正统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十二年,与侍讲裴纶等十人同选入东阁肄业,直经筵。景泰初,进侍讲,与同官倪谦授小内侍书于文华殿东庑。帝至,命谦讲《国风》,原讲《尧典》,皆称旨。问何官,并以中允兼侍讲对。帝曰:“品同耳,何相兼为?”进二人侍讲学士,兼中允。寻进左春坊大学士。

    天顺初,改通政司右参议,兼侍讲。徐有贞、李贤下狱之明日,命入内阁预机务。石亨、曹吉祥用事,贵倨,独敬原。原朝会衣青袍,亨笑曰:“行为先生易之。”原不答。寻与岳正列亨、吉祥罪状,疏留中。二人怒,摘敕谕中语,谓阁臣谤讪。帝大怒,坐便殿,召对,厉声曰:“正大胆敢尔!原素恭谨,阿正何也?”正罢去,原得留。李贤既复官入阁柄政,原佐之。未几,彭时亦入,三人相得甚欢。

    贤通达,遇事立断。原济以持重,庶政称理。其年冬,进翰林院学士。

    六年,遭母丧,水浆不入口三日。诏葬毕即起视事。原乞终制。不允。乃之景州,启父兄殡归葬,舟中寝苫哀毁。体素丰,至是羸瘠。抵家甫襄事而卒,年四十五。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懿。原内刚外和,与物无竞。性俭约,身无纨绮。归装惟赐衣数袭,分禄恤宗姻。

    (节选自《明史·吕原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诏葬毕即起视事             视事:官吏到职办公

    B. 与侍讲裴纶等十人同选入东阁肄业  肄业:没有毕业

    C. 原素恭谨                 素:向来

    D. 寻与岳正列亨、吉祥罪状       寻:不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 《国风》指《诗经》中的民歌,《诗经》中还有《雅》和《颂》,《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乐歌。

    C. “终制”指古代时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D.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全是褒扬的称号,始于西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吕原家境贫寒。父兄相继在景州去世,吕原因为家贫,只好将他们葬在景州,一直不能归葬故乡,实在悲凉。

    B. 吕原熟读经典。他和倪谦讲解经典,符合皇帝心意,皇帝认为他们现任的两个官职品级相同,不可兼任,故提升了二人的官职。

    C. 吕原恭谨稳重。李贤复官入阁掌权后,吕原辅佐他。李贤通达,凡事立行决断。吕原以稳重帮助他,百政得以妥善处理。

    D. 吕原十分孝顺。吕原遭母丧,连续三天水浆不入口。诏令他葬好母亲后即出来理事。吕原请求守孝终制,但皇上不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

    (2)石亨、曹吉祥用事,贵倨,独敬原。原朝会衣青袍,亨笑曰:“行为先生易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途中

    李廓

    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

    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

    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

    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

    注:李廓,唐代陇西人,官宦之家。少有志勋业,揽辔慨然,而未肯屑就,遂困场屋(科举考试)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主要是前三联写景,尾联“归故里”三字点明概括,表明是夏日归途所见之景。

    B. 作者在诗中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热风扑面,蝉声鸣噪,作者以景衬情,很自然地引出了尾联的抒情。

    C. 尾联直抒胸臆,全诗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诗句前后相承,水到渠成地抒发了作者情感。

    D. 诗人将说明、描写、抒情、叙事相结合,交替使用几种表达方式,给读者呈现了形象的画面。

    2.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将明暗线交织,揭示了诗歌情感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表现自己白发丛生,消愁不能,心中郁积的凄苦之情难以排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忘记国仇家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    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       ),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      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笑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      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样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B. 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C. 人们享受着诗词语言,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D. 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享受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还因为人们热爱古代悠闲自在的生活

    B.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得令人窒息

    C. 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

    D. 古代的生活节奏比现在的要舒缓得多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A. 盈盈秋水    脍炙人口    引人入胜    顺其自然

    B. 源头活水    脍炙人口    引人注目    自然而然

    C. 源头活水    朗朗上口    引人入胜    自然而然

    D. 盈盈秋水    朗朗上口    引人注目    顺其自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靠近海岸后,这些巨大的海兽又会潜回去,重复刚才的举动……露脊鲸又是在干什么呢?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 ① !并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 ② ,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中最复杂、最难以捉模、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 ③ :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选择其中的一条谈谈你的感悟,不少于50字。

    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在幼儿园就学过。下边就是我学到的东西:1.有东西大家分享。2.公平游戏。3.收拾好你自己的一摊子。4.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5.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些日子,网上热传一个视频:六年级男生明明连续三天未完成家庭作业,父亲为了“惩罚”孩子,让他回乡挑粪。这件事引起了网友们热议:

    甲:从小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吃苦是为了磨练意志,为了再前进。

    乙: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特别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因人而异,正确的方法是关键。

    丙:我觉得孩子不做作业,很大可能就是自制力欠缺,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为了锻炼他这方面能力,最好是惩罚他,练一些忍耐力的体育运动,一方面告诉他不做作业是不行的,另一方面增强他的意志力。

    ……

    明明的爸爸:我只想告诉孩子,读书苦,不读书更苦!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以学长的身份对明明及学弟学妹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