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4 题
  1.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问题。

    1.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2.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导航       D.确定某点高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GIS的全称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导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问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问题。

    1.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2.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雨林,回答问题。

    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 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2.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

    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

    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

    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

    A.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

    B.温带草原和山地草场广阔

    C.居民以肉食为主

    D.沙漠和戈壁滩广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问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有关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3.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                 B.垦荒难度大,成本高

    C.粮食过剩,不必再开发          D.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该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该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

    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                    B. 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

    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                    D. 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

    2.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后,跨国公司纷纷把其研发中心与地区总部迁入上海,主要原因是

    A.实现生产与研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B.浦东地价较我国许多新开发区低

    C.上海是国际航空港,利于研发人员往来

    D.上海人口多,便于建立营销网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山东省在2008年1月10日批复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兴建大规模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请求后,又强力推出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核心的城市。(2分)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型产业为主。(4分)

    (3)从材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1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8年,在项目部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截至2008年12月31日,经过全体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完成管道建设1 860千米,完成了线路施工总量的近94%,72条山体隧道仅剩两条没有贯通,一期管道工程建设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材料二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________、________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3分)

    (2)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3分)

    (3)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和亚马孙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河流域进军。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在高潮时期,每月有五万七千名移民来到这里。

    (1)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________。(2分)

    (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4分)

    (3)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________平方千米,占到雨林总面积的________%,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4分)

    (4)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设对雨林有何影响?(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