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填空题 5 题,简答题 1 题,实验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8 题
  1.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 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 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 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 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D. 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生活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 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 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

    C. 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   D. 夏天,打开冰柜门会看到冒“白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分度值为0.01℃   B. 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 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 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

    B.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C.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

    D.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 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 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B. 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

    C.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汽化现象

    D. 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3.15℃以下,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低温极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黑了一些。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升华,后凝华   B. 先升华,后凝固

    C. 先汽化,后液化   D. 先熔化,后凝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给湿头发吹热风

    B.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一会儿瓶外壁“出汗了”,该现象属于

    A. 融化   B. 液化   C. 汽化   D. 凝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保护河流和湖泊的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制进行管理.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  )

    A. 打在枝头的霜

    B. 屋檐下结的冰凌

    C. 山间的云雾

    D. 消融的冰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B. 衣柜里的樟脑片逐渐变小,是由于樟脑片熔化了

    C. 北方冬天美丽的雾凇是空气升华形成的

    D. 夏天往饮料里加的冰块是凝固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海波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的熔点是48℃

    B. 海波是晶体,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D. 在CD段海波处于液态,吸收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沈阳怪坡滑雪场配有先进的半自动造雪系统.造雪机的原理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形成“白雾”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这些小水滴形成雪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冰雪在熔化过程中,热量增大,温度保持不变

    B. 所有气体在压缩到足够程度时都可以液化

    C. 液体蒸发时本身温度保持不变

    D. 造雪机喷出的“白雾”落地之前形成雪花是凝固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 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 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 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 熔化 凝华   B. 凝固 汽化

    C. 汽化 液化   D. 熔化 液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 ℃的开水降温至55 ℃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至   55 ℃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要______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可达-88.3 ℃,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______温度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温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C919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是由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____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____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过程 )而成,上述两个过程都是____热过程,飞机表面结冰后,会破坏其空气动力学外形,使飞机升力减小,阻力____,影响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用时____min;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炖汤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把食物和水置于炖盅内,炖盅浸在大锅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炖盅与锅底隔离,如图所示.请问:

    (1)大锅内的水沸腾了,而炖盅里的水却始终不沸腾,这是什么原因?

    (2)当大锅内的水沸腾时,冒出大量的“白气”但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虽继续加热,但“白气”减少了许多,这是什么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在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____变化;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________,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

    (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海波的熔点是____℃,海波熔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④铁圈B和石棉网

    (2)如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请将如图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

    (4)由数据及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

    (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_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