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计算题 4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6 题,作图题 2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是39.5℃

    B. 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是2s

    C.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50g

    D.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吕氏春秋》记载:…伏羲作琴,三分损益成十三音.“三分损益法”就是把管(笛、箫)加长三分之一或减短三分之一,这种做法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速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中的物态变化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压瘪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一段时间后球恢复完好,这个过程中球内空气保持不变的是(  )

    A. 温度   B. 密度   C. 质量   D. 体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用超声波牙刷刷牙,可刷到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 同时沸腾

    B. 稍后也沸腾了

    C.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为从平面镜里看到墙上电子钟示数,这时的时间应是(  )

    A. 21:05   B. 21:15   C. 20:15   D. 20:0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是莆田手工线面的晾晒场景,下列措施中主要不是为了加快线面中水分蒸发的是(  )

    A. 在向阳处晾晒   B. 在通风干燥处晾晒

    C. 在线面中增加盐分   D. 在支架上摊开晾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 给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 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玻璃

    D. 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 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

    C.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 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7•连云港卷)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 纯水   B. 酱油   C. 酒精   D. 植物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B. 遥控器发出紫外线,控制电视机的使用

    C. 漫反射现象中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玻璃幕墙发生镜面反射时,可能造成“光污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用鱼叉直接刺向水里的鱼往往刺不到鱼,下图中能正确解释刺不到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小田乘车到九鲤湖游玩,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其中“30”的含义是__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九鲤湖至少需要__________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某品牌盒装牛奶,盒内装有质量275g的牛奶,求该牛奶的密度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周末,李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綬溪公园锻炼,其中一半路程骑共享单车,一半路程步行,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问:

    (1)李明步行的是图中哪一段___?他步行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分钟____?

    (2)李明骑共享单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2cm、3cm,质量分别为3g、24g、54g,若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请回答:

    (1)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正方体是空心的____?

    (2)空心正方体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如图,一只白鹭飞过平静的湖面,当它距离湖面6m时,它的倒影距离水面__________m,在它向下俯冲捕食的过程中,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所示是__________眼的成像示意图,应该配戴由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在__________℃时体积最小,__________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制作脱水蔬菜时,可将新鲜蔬菜放入冷冻柜内,使蔬菜中的水分__________成冰,再放入低压环境中,冰直接__________为水蒸气,从而脱去蔬菜中的水分(填物态变化名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6 题
  1.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是小田同学晨检时所测的体温,其读数为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声现象的实验中:

    (1)甲图装置能探究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而产生的,此装置还能探究声音的__________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2)乙图装置,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乒乓球会跳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上敲击右边的音叉,则左边乒乓球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跳起,原因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斜面应选择__________(选填“较缓”或“较陡”)的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_____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__c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

    (4)vBC__________(选填“>”、“<”或“=”)vA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探究“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彬和小华得到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

    (1)由小彬的实验图象可知,他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第6分钟处于__________态。

    (2)小彬和小华从凝固图象中分析并作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于是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盐水浓度增大时,盐水凝固点__________。

    ②小彬通过该实验得出: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可供选择的凸透镜有:A(焦距10cm)和B(焦距50cm),该实验应选择__________;

    (2)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这种程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写一种名称即可),若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则所成的像变__________。

    (3)实验中,蜡烛逐渐变短,为了使像能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透镜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观察光屏时,像__________。

    A.剩下半部分

    B.剩下半部分

    C.完整,亮度变暗

    D.完整,亮度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纪同学想知道芒果汁的密度,于是他分别在实验室和家中进行了实验探究。

    (1)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台上,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果汁,测出烧杯和果汁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测得果汁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③测得果汁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在家里用电子秤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空杯的质量m0;

    ②往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对应的杯壁处做好标记,用电子秤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量m1;

    ③倒干杯中水,将果汁倒入杯中至标记处,再有电子秤测出__________的总质量m2;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果汁的密度可表示为ρ=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⑤测得果汁的体积时使用了下列种物理方法中的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量替代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确定S点在平面镜中像S′的位置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图中画出光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梅雨季节“回南”天气到来时,室内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___?请你提出一种防止室内“出水”的具体做法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