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9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

    A. 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

    B. 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C. 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

    D. 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

    A. 秦“焚书坑儒”不足信

    B. 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

    C. 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

    D. 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二五”计划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工作方法六条》:要求计划做三本帐,中央做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对外公布,第二本则是则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账就是中央的第二本帐,这在地方式必成的,地方的第二本账也是期成的。由此可见

    A.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

    B. 中央部分纠正左倾错误

    C. 经济非正常发展态势明显

    D. 调整八字方针初见成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9 题
  1. 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

    A. 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

    B. 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

    C. 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

    D. 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书中关于汉武帝与其丞相田蚡有这样一段记载: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皇上说:“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这则记载反映出

    A. 从无为到有为转变很有必要

    B. 中外朝制度削弱了君主专制

    C. 地方王国问题仍然威胁皇权

    D. 官吏任免权全操于丞相之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盐引又称“盐钞”,是古代的取盐凭证。“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明代,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据此可知盐引

    A. 是政府控制食盐专营的手段

    B.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食盐市场

    C. 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

    D. 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了只有外国商人才能享受的“子口税”特权。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 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子口税制度

    A. 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   B. 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C. 便利了外国商品倾销   D. 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个月后,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提出:“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人数已非一处。”以上史实说明

    A. 革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B. 革命促进近代报刊兴起

    C.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民国政府注重舆论宣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

    时间

    广告量

    报纸

    1926.12

    1930.11

    1932.5

    1934.6

    《申报》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30

    29

    43

    17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27

    21.8

    53.8

    22.4

    《商务日报》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15

    15

    17

    20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41.7

    46.8

    41.5

    38.5

    据表推断

    A. 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

    B. 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

    C. 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

    D. 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卢梭等人编写的《百科全书》于1751年到1772年共计出版17卷文字和11卷图解。该书编者的信念是人类具有可完善性,通过不断扩充知识能够实现人类的进步。该书的编撰反映了

    A. 启蒙运动理性与科学的主张   B. 法国大革命促进文化的普及

    C. 工业革命推进印刷技术发展   D. 世界市场对文化发展的推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美国的先贤们,无论是华盛顿,还是亚当斯,总是把美国政府称为“共和政府”或“自由政府”,而不是今天美国政府自我标榜的“民主政府”,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 美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   B. 美国先贤们缺乏民主意识

    C. 精英政治更有利于美国   D. 代议制民主降低行政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经15小时的公投,决定英国脱离欧盟,此举震惊了欧盟,欧盟及各成员国对此表示遗憾,但也表示理解与尊重,世界对英国脱欧予以了高度关注。关于英国脱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脱欧反映了英国全体人民的意志

    B. 英国脱欧说明欧盟损害了英国利益

    C. 英国脱欧体现了欧盟对成员国有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

    D. 英国脱欧证明了欧洲一体化的缺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我国典籍中流传至今的家训,以明清两代数量最多。明清时期的家训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二梁启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将中西方思想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梁启超对子女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以趣味引导学习,让子女自主学习。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他将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偏于私德,是为“人人独善其身”;西方道德偏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段燕蓉《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传统家训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实践,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秩序变迁的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学者认为,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国际关系中的“新来者”挑战“现有领导者”从而导致“权力从一群国家向另一群国家转移”。也有学者认为,一系列现代性的变革——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技术的变革,导致现代化工业国家组成了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地区,而那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民族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处于服从地位的外围地区。旧式国际关系实际上是强权政治、均势政治实践或者思维的产物,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一视同仁,平等相处,应当以多赢、共赢新理念,替代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摘编自《国际秩序的构建:历史、现在和未来》等

    评论材料中关于国际秩序变迁的观点。(说明: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并对孝廉进行考试。具体办法是由公府主考: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吏出身的考文书。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

    阳嘉新制被后人称为“试文之法”,它的亮点是“以文取人”。这次改革,是察举中出现弄虚作假而引发的。德行和吏能有可能由举主夸饰,考试却是一种先进的文官录用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类似的弊端。所以阳嘉孝廉考试之法,标志着传统选官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阳嘉之前,察举主要依赖刺史、郡守的个人举荐;而阳嘉之后,察举呈现出两个环节:一是州郡举荐,一是朝廷考试。仅能得到地方官举荐并不能保证做官,被举荐者还须通过朝廷考试的环节。所以阳嘉之制,可以看成察举科举的过渡形态……魏晋以下察举,考试环节越来越重,举荐环节越来越轻,“以文取人”最终主导了察举制,并进化为科举制。

    ——整理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阳嘉新制的主要做法与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汉阳嘉新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战后至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既受到美国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受到二三十年代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孤立主义不仅挥之不去反而发展至顶峰状态。但随着美国国力和国际格局的改变,孤立主义外交已不再适合美国的国情,

    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珍珠港,以极小的代价给美国太平洋舰队造成了沉重的损失。日本的炸弹不仅炸沉了港口里的军舰,也彻底炸毁了孤立主义的思想堡垒。珍珠港事件第二夭,当罗斯福到国会怒斥日本的袭击,同时请求国会承认美国进入战争状态时,他的要求在一小时内就获得认可。珍珠港的事实证明了,传统的孤立主义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也无法再维护美国的切身利益,美国不可能再置身事外。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几乎摧毁了孤立主义在美国的民众基础,极大动摇了政治基础,国际主义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美国孤立主义阵线被彻底冲破。

    ——摘编自《论二战期间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民国时期,乡村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知识分子提出:只有解决了乡村的衰败,才能挽救国势的衰败。他们深入农村,积极探索农村变革之路,……卢作孚1927年出任重庆北碚区峡防团务局局长,开始在当地探索乡村建设,提出“乡村现代化”主张,通过招商引资将众多工厂企业引入北碚,并修路疏河,通邮通电,创办各类各级学校,建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院,建立农业银行、消费合作社,向农民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并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北碚原本盗匪横行、贫穷闭塞,到30年代末,竞成为“世外桃源”般的西部科研中心,是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区。卢作孚希望通过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华民国现代化的参考”,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卢作孚践行“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做法。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广受知识分子关注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