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这种制度”的确立始于哪一文献的颁布?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 农民阶级

    B. 封建贵族阶层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

    A. 历史背景 B. 必备条件 C. 主要过程 D. 重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辛酸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作“黑暗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的西欧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

    A. 城邦 B. 议会政治 C. 市民政治 D. 庄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当时的中国有洋务企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民族企业同时并存的城市是:(  )

    A. 苏州 B. 重庆 C. 上海 D. 沙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科学技术推动军事技术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这种新式武器采用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有(  )

    ①煤炭的广泛使用 

    ②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③石油的广泛运用 

    ④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改革首先发生在(  )

    A. 斯大林时期 B. 赫鲁晓夫时期 C. 勃列日涅夫时期 D. 戈尔巴乔夫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20-30年代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展,以下的表述中,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   )

    A.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德国的社会矛盾

    B. 纳粹党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

    C. 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

    D. 当时的主要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德国、日本和意大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953年,关于这一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 B. 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的高峰

    C. 充分调动的农民的积极性 D. 基本顺应了客观经济规律和时代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该出现在哪两次列强侵华战争期间(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旗帜上是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对其评述正确的是(   )

    A. 是科学的斗争口号 B. 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 消除了清廷的对义和团运动的敌视 D. 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色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一片废墟的欧洲,美国释放了“善意”,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对美国的“善意”的目的正确理解是(   )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援助西欧崛起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遏制苏联力量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二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图“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形势”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A.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建立

    B.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建立

    C. 美苏“冷战”局面逐步加剧

    D. 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发展困难。随后苏俄(联)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以下的表述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B. 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

    C. 为了加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紧实行农业集体化。

    D. 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获益者是(   )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14年,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爆发了。关于这场世界大战的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争霸的结果。

    C. 工业革命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巴黎拍卖了鼠首和兔首两件文物,这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导致这两件文物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

    A. 美国军队 B. 俄国军队 C. 八国联军 D. 英法联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其中,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资本金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大量玉米、小麦、棉花和牛奶,或被当做燃料,或被倒进河流。

    请回答:

    (1)从材料1可以看出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最先始于哪个国家的什么行业?

    (2)试结合材料说说这次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材料2:1932年底,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以压倒优势击败共和党人候选人在任总统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在上台伊始,罗斯福总统就对金融体系进行整顿。他敦促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了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了《全国劳动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等,为失业者创造机会。

    请回答:

    (3)面对沉重的经济危机,美国采用什么方式应对?

    (4)美国采用应对措施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请试结合材料史实挑选一个“R”来说明其内容。

    材料3:世界历史大事年表(局部)

    时间

    事件

    1929年

    美国股票价格暴跌,随后开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931年

    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3年

    __A____出任德国总理

    1937年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1938年

    慕尼黑会议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请回答:

    (5)完成图中A处填写。

    (6)结合材料说一说,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和日本选择了什么方式来应对?这种应对方式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

    材料1: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1反应了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2: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教育则归功于美国。

    ——选自《资本的时代》

    (2)材料2 反应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改革?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在向西方学习时与中国存在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材料3:依照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历史上任何事件都不是偶然的,都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其痕迹。日本人的崛起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历史上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喜欢学习的民族,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所以他们取得了成功。一百多年前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决定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中国一落千丈,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而日本则一飞冲天,走上了富强之路。

    (3)依据材料指出这两次改革给两国分别带来的不同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图释史:

    (1)读鸦片战争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2)通过这份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如图所示。简要说明这些通商口岸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律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里所说的“自由独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从材料里可以看出来这损害了中国哪方面的权利?

    (4)读“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发的五个通商口岸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又开放了十一个通商口岸,它们的地理分布上有什么不同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等历史学习能力。下面的根据教学目录所制作的“二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完成的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