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综合题 4 题,实验题 1 题,非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6 题
  1.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烟草花叶病毒中的 RNA 直接体现该病毒抗原的特异性

    B.流感病毒的核酸序列可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从而诱发细胞突变

    C.可通过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了解乙肝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

    D.可先在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大肠杆菌培养鸡瘟病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除减数分裂外,在某些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中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其非姐妹染色单体也可发生片段交换,该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如图所示(其中 D 和 d、E 和 e、F 和 f 表示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 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该图是产生精细胞时发生的过程,则该精原细胞会产生 4 种精子

    B.如果该图是产生体细胞时发生的过程,则其子细胞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该现象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是不同的

    D.无论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交换后的同源染色体均分离进入子细胞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合成过程由 5’端开始,到 3’端结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⑤是蛋白质的彻底水解产物之一

    B.合成过程中,“肽链-tRNA”由 P 位进入 A 位

    C.②与③之间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唾液腺细胞中的①多于心肌细胞中的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分别参与不同的稳态调节过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B. ③过程说明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 尿量减少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D. 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的内环境变化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去除取样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种群中,进行随机捕获并去除,随着 捕捉次数的增加,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每次捕获的数量逐次减少。以捕获累积量为横坐标,单位捕 获量为纵坐标,其关系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可作为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B.对于标记困难或捕获会影响动物健康的种群可采用该方法捕获累积量

    C.对于跳蝻、蚜虫等活动能力差的种群,可采用此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D.对于多数种群,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因此常用去除取样法等估算的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给黄土丘陵弃耕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某研究团队在黄土丘陵弃耕区选择了弃耕不同时 间的撂荒地,研究了各区域中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指群落中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 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参照第 9 年的群落结构来恢复黄土丘陵区的植被

    B.物种均匀度指数不能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

    C.物种丰富度可以代表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D.该地区植被具有科学研究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如何提高植物对 CO2的同化力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一直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根据以下有关研 究过程回答问题:

    (1)卡尔文及其同事研究植物对 CO2的固定过程如下:首先为了探明碳的转移途径,将_____标记的CO2注入培养藻的密闭容器,定时取样,每次将藻浸入热的乙醇中,杀死细胞,提取细胞中的有机物。 然后应用双向纸层析法使得提取物_____,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分析放射性物质的斑点,并与已知 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其次按反应顺序找到生成的各种化合物;不断缩短时间取样,若依次测定出的化合 物种类为 ABC—AB—A,找到含有放射性的化合物 C3、C5和 C6等。你认为字母 A 表示以上哪种化合 物?_____。

    (2)在生产实践中,增施 CO2是提高温室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 增施 CO2 时间过长,作物的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_____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 为适当升温增强了植物的_____。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解决“长时间增施 CO2 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科技日报报道,地球比20年前更绿,中国和印度贡献最大。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采伐,成为荒原。经林场的建设者们的设计和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塞罕坝林场由荒原变为林海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2)塞罕坝的建设者的改造工程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抵抗了北方的风沙。整个变迁过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塞罕坝松树的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其中①②③代表的碳元素流动形式。

    A_________B_________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玉米籽粒黄色基因 T 与白色基因 t 是位于 9 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不致死。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为 Tt 的黄色籽粒植株甲,其细胞中 9 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 是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 T 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 F1。如果 F1 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则说明 T 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2)以 T 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的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 F1 中,发现 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其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

    ①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__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未分离。

    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植株乙 9 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染色体联会并均分,另一条染色体随机分配。若用 植株乙进行单倍体育种,则植株乙产生的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研究人员利用小鼠的单倍体 ES 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成功培育出转基因小 鼠。其主要技术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Ⅰ、Ⅱ、Ⅲ、Ⅳ代表四种限制酶。箭头指向的位置为限制酶的切割位点:Ampr 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r 是 G418 抗性基因。

    (1)利用 PCR 技术可以扩增目的基因,PCR 反应体系中除含缓冲液、模板 DNA、dNTP(包含 dATP、dCTP、 dGTP、dTTP)、引物外,还应含有_____;引物应选用下图中的_____(填图中字母)。

    (2)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过程①②称为_____。已知氨苄青霉素不能有效杀死小鼠细胞, 而一定浓度的 G418 能有效杀死不具有 Neor 的小鼠细胞。结合上图推测,过程①选用的 2 种限制酶是_____(填图中的编号),③处的培养液应添加_____(填“氨苄青霉素”或“G418”)。

    (3)图中桑椹胚需通过_____技术移入代孕小鼠子宫内继续发育,进行该操作前需对受体小鼠进行_____处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组成的。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淋巴细胞 有_____。

    A、吞噬细胞   B、T 细胞   C、B 细胞   D、浆细胞   E、记忆细胞

    (2)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过敏反应的一种免疫抑制剂,但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为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 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以 DNFB(一种引起过敏的物质)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五 组,再用 DNFB 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 0.5 h 和诱发后的 6 h,在 B、C、D、E 组小 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 0、2%、4%、8%的青蒿素乳膏,F 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 A 组健康小 鼠(对 DNFB 不过敏)为对照组。诱发 48 h 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甲所示。

    实验二:在对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进行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从健康的实验小 鼠体内分离淋巴结,研磨过滤,收集细胞悬液;体外诱导细胞分裂并培养 24 h 后,统计细胞数量,计算 细胞相对生存活力,结果如图乙。

    ①图甲中 C、D、E 组结果与 B 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_____的作用。当青蒿素的浓度达 到_____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

    ②图乙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是用_____的培养液培养细胞。分析图乙的实验结果说明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纤维素是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可利用纤维素酶将其降解为葡萄糖,再利用葡萄糖生产燃料酒精。某科研人员将纤维素酶固定在载体(海藻酸钠)上,使它可以重复、稳定使用,提高其利用率。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认为,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_____。

    (2)该科研人员将纤维素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固体小球,该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若要将小分子酶固定化,一般___________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采用该方法。与使用游离酶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究纤维素酶固定化后的热稳定性变化。将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置于60℃水浴中,每20 min测定一次其活力。结果如图所示(酶活力:每毫升酶液1 min产生1 mg葡萄糖为一个单位U)。

    据图分析,纤维素酶固定后热稳定性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根据游离酶的热稳定性的特点,推测适宜在___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最适温度”)条件下保存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