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填空题 6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电灯发光 D.火药爆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学家发现含硒的亚硒酸钠(Na2SeO3)能延缓人体衰老。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2 C.2 D.+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金刚石、汞都属于单质

    C.石灰乳、波尔多液都属于纯净物

    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9年,化学元素周期表迎来它的150周岁生日,为了给它“庆生”联合国宜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对研制元素周期表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CO和CO2都是有毒物质

    C.石墨、C60充分燃烧时都能生成CO2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这是因为

    A.饼干的质量变大

    B.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C.高原地区大气压强较大

    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用作燃料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铜片放入稀盐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C.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

    D.棉线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表为一些常见食物汁液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食物

    苹果汁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3.5~4.5

    6.3~6.6

    7.6~8.0

    A.苹果汁 B.葡萄汁 C.牛奶 D.鸡蛋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液体的体积

    C. 过滤   D. 倾倒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为补充铁,提倡使用加铁酱油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C.用染色剂将过期慢头加工成“染色慢头”

    D.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加入过量的防腐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清激、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CO属于有机物

    B.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以下实验方法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和操作

    A

    鉴别O2和N2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B

    鉴别NaOH、NaCl

    取样于表面皿中,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C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足量Fe粉,过滤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CaCl2

    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

    (2)高锰酸钾___;

    (3)3个银原子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溴是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是___;

    (2)D粒子的符号为__;

    (3)C~F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填字母序号);

    (4)钠与溴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午餐是米饭、炖牛肉、鸡蛋汤,其中米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

    (2)幼儿及青少年缺少_______元素可引发佝偻病。

    (3)我们要除去热水壶内壁上的水垢可以用厨房中的调味品________。

    (4)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的盐是________。

    (5)生活中既可以软化硬水,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1)图丙中M表养___的溶解度曲线。

    (2)图甲中b溶液为___(填“饱和”“不饱和”或“不确定”)溶液。

    (3)30℃时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a____(填“>”或=或者“<”)b.

    (4)若使20℃时a烧杯中未溶的固体继续溶解,除升温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石油的炼制能得到很多产品。下列属于石油炼制产品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汽油 B 煤气 C 煤油 D 煤焦油

    (2)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填字母序号)。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一氧化碳

    (3)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微粒个数比)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该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C919大飞机是中国自主设计并且研制的国产大型客机,最大航程为5555公里,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1)图中标示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

    (2)制造大飞机机身用铝合金而不用铁合金,主要原因是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和___的优良性质。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3)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浓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入燃烧室,能使燃油消耗减少16%。请你解释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____。该技术的使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是____(任答一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常温下都是气体,且A是单质,D可用作补钙剂,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A的化学式___。

    (2)B的一种用途___。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

    (4)C→B的反应过程中___(填“吸收”“放出”)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现象为____。

    (2)实验2中,可以获得的铁生锈的一个条件是___。

    (3)实验3的目的是比较_____。

    (4)实验4中,观察到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先燃烧,通过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写出图甲中仪器的名称:A___,H__。

    (2)组装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时,除选择仪器A和B外,还要从图甲中选择的仪器有__(填字母序号)。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若干燥氧气,发生装置应与图乙装置中的___(填“a”或“b”)连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1实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若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硫酸,观察到____的现象时,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2)图2实验中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反应。

    (3)图3实验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推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

    小方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完善,他对实验方案进一步改进,能充分证明二氧化碳确实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1)增加对比实验:用同样的装置,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

    (方案2)取反应后的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出现的现象是___。

    (4)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图l、图2两个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废液缸中,静置后,发现废液缸中有蓝色沉淀,上层清液呈蓝色,他判断该蓝色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炒菜时,既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之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请计算:

    (1)乙酸乙酯中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2)8.8g乙酸乙酯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取2g氧化铜固体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质量为51g。请计算: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