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字词书写 2 题,语言应用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题文)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②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

    ③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

    ④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⑤比如,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

    ⑥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

    A. ④⑤③⑥②①   B. ④①⑤③⑥②

    C. ③②①⑥④⑤   D. ③⑥④②⑤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B. “中华文化湖南行”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伟人故里锦绣湖南”为主题,举办了文化讲坛、书画精品联展等。

    C. “十三·五”期间,根据总体工作部署,我国将对近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扶贫搬迁。

    D.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清净的环境,也会始终保持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 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 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隆中对》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三国志》。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B. 《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等故事脍炙人口。

    C. 《关雎》选自《诗经 周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D.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杨修之死》也选自《三国演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钟霄的第九年

    王璐琪

    ①我们画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在大家只有17岁的时候,他已经26岁了。

    ②所有的人都在准备美术高考,他也在准备,据说,这已经是第9年了。在艺术生的群体中,他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③他曾经在墙上画了一幅画,只处理了一半画面,另一半像是被人撕掉了,还卷着纸边,所有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幅贴在墙上的残破画。那天老师来的比较晚,他到画室后巡视了一圈,然后生气了。“昨天的值日生是谁?怎么这里还贴着一幅破……”他抬起手摁住墙的一瞬间愣住了,手指放在上面很久没有拿下来,再回过头的时候,老师目光直视着他,说:“钟霄,别再考了!我聘你当画室老师,做我的副手。”

    ④全班目光齐刷刷盯着他,我崇拜地看着他。他没有回答,依然专注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谁都知道他要考全国最好的美术学院,因为他不肯将就别的。关于那所北方的美术学院,大部分人是不敢奢望的,包括我。

    ⑤我们画室在一栋破旧的七层高的居民楼里,那段时光非常快乐,一群孩子肆意地在残破的墙上涂鸦。一栋即将被拆除的旧楼,被我们装点的犹如“卢浮宫”,格外美丽。

    ⑥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是这栋楼的天台,几个伙伴常常三三两两在天台眺望月亮,谈论着明天的梦想。在我们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一定要带着一个速写本,把我们的形态画在纸上。只有提起那所梦想中的美术学院时,他才会插上一两句话。

    ⑦美术高考前夕,画室里只听得见笔划过纸面时的沙沙声。忽然有一位同学喊到,“钟霄,外面有人找你。”那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头发几乎全白了,脸晒得土黄,穿着一身蓝色的衣服,背着一个布兜。看见钟霄出来,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他们站在画室门口,说了很长时间的话,老人几次把布兜交到他手里,钟霄都不接,硬推回去。这样僵持了一会儿,老人生气了,一跺脚,他才勉为其难地接了过来。

    ⑧待他回来后,我问他,“那是你爷爷?”他面无表情地说:“是我爸,他知道我明天要考试,给我送庙里求来的馒头,说是吃了耳聪目明,一准儿能考上大学。”后来,我转身拿铅笔时,发现他正在默默地流泪,我同情地看着他。

    ⑨这一年,他没有参加考试,做了老师的副手。他坚持了九年,却在第九年的时候放弃了,我很吃惊。而这一年,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他梦想的那所美院的录取通知书。所有人都过来祝贺我,他也不例外,那张单薄的纸,被他摩挲了好多遍,“真羡慕你,真的,羡慕你。”他复读机一样,反复讲,反复说,像是在对我说,也像是在对他自己说。

    ⑩“你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我问他。他为难地笑笑:“我怕今年考上了,家里拿不出学费。任性考了那么多年,是该给家里挣点钱了。等攒够了钱,我再考。”我想尝试着安慰他,却发觉自己词穷了。

    ⑾高考后,画室被拆除了,我们的“卢浮宫”倒塌了。

    ⑿再去看他时,他气色好了很多,已经成了老师的合伙人。他邀请我去画室看一看。上了顶层后,我震惊了:顶层的墙壁上,全是孩子们的涂鸦,极像当年我们的“卢浮宫”,尤其是天台。他站在一片彩绘前对着我笑,既像从前那个执著的青年,又像一个全新的人。“虽然没有考上那所美院,可美院现在会请我讲课,也值了……”他谈起自己的事业,开始滔滔不绝。不远处有学生喊他,他去学生那里指导了。

    ⒀我沿着彩绘墙慢慢地走,忽然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幅残破的速写画,走近一看,我笑了,又是他的恶作剧,让人误以为是贴上去的。可是当我看完速写画和画旁边的彩绘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那是六、七个少年坐在天台上看月亮,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半空,唯独他,一手拿着画笔,两只眼睛却看向我们。速写画旁边,有那么一个真人比例大小的彩绘,是个蓝色的阿凡达。她手持长矛,满脸警戒的神情,忠心耿耿地守护着他们的潘多拉星球,以及我们曾经的“卢浮宫”。

    1.请阅读选文,在表格A、B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事 件

    “我”的心情

    钟霄被老师肯定

    A

    钟霄放弃高考

    B

    钟霄请我参观画室

    震惊

    2.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⑦段划线句进行赏析。

    3.文章第4段写到:“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钟霄当时的心理活动。(要求:至少使用一个成语,50字左右)

    4.文章第⒀段写到,“我”看完钟霄画的内容时,怎么也笑不出来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笑不出来的原因。

    5.文章写的是—段钟霄的人生经历,作者却以“我”的口吻来写,请问“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

    祝勇

    ①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呕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②“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兰亭序》、李白《上阳台帖》、苏轼《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

    ③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钟书?

    ④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但我仍顽固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⑤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

    ⑥“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都依托纸而存在。书的艺术,实际就是纸的艺术。抽去一张纸,美就会被抽空,文化也会被肢解。

    ⑦当然,我们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我们看到,书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在各大城市不断进驻黄金地段。像诚品、言几又、方所、西西弗这些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让阅读和选购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舒适,在书店里翻书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最近为拙著《故宫的隐秘角落》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我惊讶地发现,来聆听我回溯历史、讲述故宫的,居然多是年轻读者——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对阅读,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

    ⑧读纸质书,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这样的阅读,让我们的思想沉静、深入,体验文明的纯美与辉煌。这样的阅读是可贵的,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

    (选自2017年4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在作者看来,手机阅读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如何理解第②段中的“均等”一词?

    3.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坚定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2 题
  1. 请将下面的句子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竹,其叶四季常青,①   (A.清丽俊逸  B.美丽大方);其干虚中有节,②  (A.盘虬卧龙  B.挺拔凌云);其形千zī     百态,情趣盎     然。漫步于青青竹林之中,便觉神清气爽,心kuàng     神怡。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千zī百态(________)    情趣盎然_________    心kuàng神怡(________)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歌是一支轻盈的风筝,总在异乡的天空上飞翔;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内容方面有两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

    本周五下午三点,特邀知名作家来我校作报告,与广大师生分享读书心得。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报告会。

    学校办公室2018年4月20日

    ①格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用诗文原句填空。

    ⑴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⑷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⑹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⑺《天净沙·秋思》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漂泊异乡的游子孤寂凄楚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词阅读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_______这一历史遗物,以小见大,题咏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战例,这个战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口技》,完成后面小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呓语(yì)   B. 中间(jiàn)   C. 曳屋许许声(yè)   D. 几欲先走(jǐ)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会宾客大宴(___________)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___)

    (3)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___)

    (4)几欲先走(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4.文章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抄写在下面(一处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时空广阔,心灵悠远,让我们相约知音,相约自然,相约人生……

    请以“我与        相约”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空格处可填“老师”“月亮”“梦想”“真诚”等词语)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500字以上。

    ⑵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