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单选题 29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9 题
  1.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 洋务运动的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的对策是

    A.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实行计划经济

    C. 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 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 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 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C. 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 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是

    A. 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B.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C. 开始刀耕火种

    D. 出现了曲辕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清代的经济政策是

    A. “闭关锁国”政策

    B. “海禁”政策

    C. “重商主义”政策

    D. “重农抑商”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新航路开辟发生在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   B. 17世纪末18世纪初

    C. 18世纪末19世纪初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题文)曾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是

    A. 西班牙

    B. 英国

    C. 法国

    D. 荷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近代中国出现大规模“断发易服”现象是在

    A. 辛亥革命之后

    B. 五四运动之后

    C. 国民革命之后

    D. 新中国成立之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间出现了上海发昌机器厂等企业,这些企业属于

    A. 外资企业

    B. 民族工业

    C. 洋务企业

    D. 买办企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在任总统是

    A. 罗斯福

    B. 林肯

    C. 胡佛

    D. 柯立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题文)关于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对“斯大林模式”有所突破

    C. 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功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二战后,令英国人自豪的“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的制度是

    A. 计划经济

    B. 市场经济

    C. 殖民主义

    D. 社会福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世纪50作代中后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征是

    A. 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

    B.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 国民经济停滞

    D.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题文)1980年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它们“特”在

    A. 外交政策

    B. 经济政策

    C. 高度计划

    D. 自由放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二战后旨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 关贸总协定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01年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入

    A. 欧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交通工具中,在中国最晚出现的是

    A. 火车

    B. 轮船

    C. 汽车

    D. 马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题文)“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这首歌所描述的是

    A. 丝绸

    B. 瓷器

    C. 刺绣

    D. 绘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史书记载:“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因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由此可知

    A. 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

    B. 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

    C. 奥斯曼帝国积极参与了新航路的开辟

    D. 葡萄牙完全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棉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每年从越南、缅甸输入百万石大米。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C. 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 传统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二战结束前后,美国取得了制定国际金融运作规则的主导权,曾任美国财政部长的福勒不无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上述材料反映了

    A.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B. 美元随时可以调整与其他成员国货币的汇率

    C. 支持英镑继续作为最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

    D.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瓦特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力量”指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内燃机

    D. 电动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29—1933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源于

    A. 世界大战

    B. 环境恶化

    C. 自然灾害

    D. 经济大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闪耀着另外种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这种选择,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政治、安全和战略因素的考量。下列具备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是

    A. 欧盟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 十月革命

    B. 斯大林模式

    C. 新经济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A.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 “重农抑商”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据此不能得出

    A. 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 通过改革,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趋向一致

    C. 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美国和中国通过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确立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此次会议是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贩卖黑人奴隶是欧洲殖民者犯下的最大罪恶,下列对黑奴贸易路线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B. 欧洲——亚洲——非洲——美洲

    C. 欧洲——非洲——亚洲——美洲

    D. 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华盛顿(1933年)6月16日讯——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

    材料二:华盛顿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以上资料《纽约时报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材料三:在罗斯福纪念馆里还存留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

    ——选自《大国崛起·美国》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罗斯福总统的“复兴的计划”是“史无前例”的?(2分)其目的何在?(2分)

    (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阻力之一来自谁?(1分)在记者眼中,罗斯福将采取何种措施?(2分)

    3)罗斯福执政时是怎样保障“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的?(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