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日前惠顾你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接受聘请。我是烟台大学新闻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务必尽快与我洽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文)下面是某县“图书馆还书流程图”。请用一段文字表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立德而后文艺

    詹福瑞

    论才与论德在传统思想中是浑然一体的,古代才与材通用,德的本义即以“材质所得”为主,先秦思想家以德为人普遍的抽象,以才为个体的材质,视全面开掘自我材质为成就德性的手段。

    自政治铨选上,元世祖时,赵天麟上策曾云:“选用之法,莫贵于德,莫急于才”,其中“才德兼全者大丈夫”,而“有才无德者”则被命之曰“小人”。文艺审美的尺度亦然,但凡研讨诗文,在才华要求之外,论诚者为言德,论真者为言德,论诗言志、诗缘情、诗出感兴者皆为言德;追求成教化、厚人伦、美风俗者更是言德,文艺瞩望着德才兼美。谢榛《四溟诗话》中曾将文才比作舟船,德行比作舵:“心犹舸也,德犹舵也。鸣世之具,惟舸载之;立身之要,惟舵主之……大抵德不胜才,犹泛舸中流,舵师失其所主,鲜不覆矣。”意思是才与德不可分,就如同船与舵不可分一样。没有德行保障的创作,就如同舟船失去了舵的掌握,既没有方向目标,更无从把控力度,那么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又如何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值得关注的是,对创作而言,德并非出于思想稳定需要而“临时从场外租借的规范”,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中,它与文学创作存在着根本的关联。德才兼美是创作传世的重要条件。创作依托文才,但才高八斗也难免千秋淹没,原因诸多,其中道德是作品能否进入主流传播从而获得赏鉴并流传的先决条件。

    德才兼备,也是艺术审美的内在需要。众所周知,文艺作品并非文艺形式与道德内容的机械叠加,道德不会成为低劣艺术毛坯的点金石,文艺自然更不能简化为道德的传声筒。文艺之所以离不开道德,是因为通过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充扩胸襟,能直接影响主体文才的发挥:德修则刚健不馁又葆华养和,才气自然轩举;德修则民胞物与,家国关情,而非风花雪月的自我沉醉,也非讨好“窄众”俗趣的沉湎,才情自然雅正;德修则审己有度,察物有道,能够超越一己功利、超越一时迷障,才思自然阔达……

    这并非是今人应景的花腔,而是古人在长期文艺实践中早已勘透的真知,诸如论书:“心正则笔正”“人正则书正”“作字先做人”;论画:“学画者先贵立品”;文学自然概莫能外,刘熙载一言以蔽之:“诗品出于人品”。对于具有文才的作家而言,德立则文明不是空洞的说辞,而是“实实在在的艺术臻达顶峰的必由路径”。

    当下生活中,不乏禀赋非凡的作家、演员,但其中少数人对一些强化自我修养的忠告不以为然,究其根源,在于他们偏执地认为论修养就是对才华的钳制,没有真正理解才德之间从社会意义到美学意义的深刻关系。无论何时何地,凡为文人,“先器识而后文艺”可以视为才德关系的公论。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3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才与材相通,把全面开掘自我材质看作是成就德性的手段。

    B. 德是艺术审美的内在需求,也是艺术毛坯的点金石。

    C. 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中,德与文学创作存在着根本的关联。

    D. 自我修养是对自我才华的钳制,这一观点带有普遍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认为德与才是浑然一体的,文章开篇就亮出了这一观点。

    B. 文章针对现实中的偏见多次强调立德在先的重要性。

    C. 为论证德与才的关系,文章运用了引证、喻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样式,论述了德对才具有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舵师失其所主,鲜不覆矣”论证了德对才的主导作用。

    B. 道德是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否流传开来的先决条件。

    C. 修德至关重要,无论论书、论画还是论诗,均离不开德。

    D. “先器识而后文艺”仍是当下文人创作的公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孙如静

    ①我七岁之前是没有鞋穿的,我们兄弟三人,只有上学的哥哥有鞋穿。我和弟弟常年都是赤着脚走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双脚冻得像两只透明的水晶萝卜一样,也只能在火盆边烤一烤,取取暖。

    ②七岁那年,我终于上学了,母亲没能给我买上一双新鞋,而是把哥哥的旧鞋洗干净了,补了补。我觉得很委屈,偷偷哭了一个晚上。为了不让母亲难过,第二天,我穿着那双旧布鞋走出了家门。一路上,我看到很多同学踏着五颜六色的鞋,背着各式各样的书包欢欢喜喜地走进学校,我低头看看自己脚上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布鞋,悄悄把它脱了下来,塞进了书包。从那天起,我得了一个外号——赤脚大仙。

    ③那时候,街上流行白球鞋,家里条件好的同学穿上一双白球鞋特别让人羡慕。我偷偷去百货商店看过,一双白球鞋要3块8毛钱。这个数字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只能望“鞋”兴叹了。接着,一条新的制度出来了,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穿上球鞋上体育课。那段时间,母亲生病住院已经花了家里一大笔钱,我实在无法再张嘴要钱了,一双白球鞋让我整天萎靡不振。

    ④一天,我当值日生,在打扫讲台的时侯.看到地下散落的粉笔头,心中有了一个好主意。我把所有的粉笔头收集起来,涂在我的布鞋上,黑布鞋变成了白布鞋。心想,都是白色的谁会注意看呢?再说了,我站在最后一排,老师也不会注意到我的。就这样,我混过了两节体育课。

    ⑤这招儿并不是很管用,白粉末在黑布鞋上很容易褪落,所以要经常给黑布鞋上色,否则一褪落就容易被发现。

    ⑥一天下午,我在捡粉笔头的时候被班上的一个同学发现了。他大声喊:

    “抓小偷啊,有人偷粉笔了。”

    ⑦我听后,被吓坏了,手中的粉笔头纷纷落在地上,他的叫声引来了好多同学。大家把我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小偷,小偷,学生随便拿粉笔头也不可以,因为那是公共财产。”我红着脸,低着头,不敢争辩。大家捡起地上的粉笔头,纷纷向我砸来,我顿时成了同学们射击的靶子。

    ⑧这时,教物理的李老师来了。他看了看这个场面,严肃地说:“这位同学不是小偷,是我让他帮忙收集粉笔头的,他是在帮老师做好事呢。”李老师的一句话解救了我,在同学们半信半疑的目光中,李老师牵着我的手离开了教室。

    ⑨李老师带我来到了他的宿舍。“为什么收集粉笔头呢?”李老师问我。

    ⑩我什么也没说,红着脸,从书包里掏出那双褪去白色的黑布鞋。看到这双鞋,再看看我那双满是尘土的脚,李老师什么也没说,而是打来一盆水,让我把脚洗干净。

    不知什么时候,李老师拿出一双白球鞋放在我眼前。“穿上试试吧。”李老师说。这双白球鞋和我脚上的布鞋差不多大小,球鞋虽然有些旧了,但是和我这双满是补丁的黑布鞋相比就像白天鹅和丑小鸭。我小心翼冀地穿上,生怕弄疼了它。真合适啊,仿佛是为我专门定制的。我试着走两步,真舒服,如果赛跑,我肯定能得第一名。

    “送给你了。”李老师说。我离开的时侯,给李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下午的体育课上,列队报数的时侯,我第一次大声喊:“到!”一双白球鞋让我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这双鞋我一直穿了半年多,直到母亲的病好转以后,可以做一些活计,家里条件慢慢好转,我才终于拥有了一双真正属于自己的白球鞋。

    那天,我把那双白球鞋洗干净后,准备拿去还给李老师。给我开门的是一个与我年纪一般大的男孩子。他笑眯眯地说:“我爸不在,给我吧。”我把鞋递给他的同时,却看到他脚上穿的正是我那双破旧不堪的黑布鞋。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11)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鞋为线索展开叙述,情节为:“穿旧鞋——涂旧鞋——送球鞋——还球鞋”,表现了我少年时的一段特殊经历,体现了贫穷给我幼年留下的深深的精神创伤。

    B. 我要上学了,没有新鞋,穿着旧鞋上学,最后宁可打赤脚,体现了我既感到委屈,又懂事,还略微有点虚荣的性格。

    C. “我”用粉笔涂布鞋一事,既体现了我没钱买球鞋的窘迫之状,又表现了“我”想蒙混过关的侥幸,儿童心理跃然纸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下文李老师将他儿子的鞋让我穿埋下伏笔。

    D. “望‘鞋’兴叹”一词,运用了仿词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我”不能买球鞋的惋惜之情,以及想得到一双球鞋的极度渴望,语言幽默风趣。

    2.文章标题是“鞋”,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鞋”这一物象在全文中蕴含的深意。

    3.文章结尾一段有何效果?请具体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一直以来对于网约车等新兴业态持有相对宽容的态度,尤其在拿不准其未来的发展和影响时,往往会对创新保持一定的政策模糊,以便“让子弹飞一会儿”。事实证明,网约车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让社会空闲资源得以重新组织和优化使用,这为网约车赢来了生存空间。

    然而,当其发展中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并放大时,就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此次各地方出台新政的背景中,“安全”与“拥堵”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关键词。一方面,网约车司机数量急剧膨胀,行业恶性事件开始频频见诸报端,人们心中权衡便利与安全的天平正在渐渐倾向后者;另一方面,在一线大城市已近饱和的道路交通条件下,有城市数据显示,近两年拥堵程度的增加与网约车的发展呈现正相关,这在分城施策时是不可能不考虑的因素。显然这不再是一个该不该监管的问题,而是一个该如何监管的问题。

    (《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9日 有删改)

    材料二

    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约专车和快车用户规模已达2.36亿人,同比增幅超40%。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作为“互联网+交通”的创新业态,网约车解决了传统出行的很多痛点,逐渐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刚需。但急速生长下,泥沙俱下,监管滞后,网约车市场出现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事件在所难免。

    “除了个人信息安全、行车安全、资费合理性等问题外,保险、乘客司机纠纷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很多网约车没有商业保险或者购买家庭自用性质的保险,出现交通事故后消费者无法到保险公司索赔。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0日 有删改)

    材料三

    5月6日晚间,空姐李某珠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了一辆顺风车赶往市内后遇害。郑州市办案民警对媒体表示,作案人员是一名滴滴司机,身上携有凶器,仍在潜逃中,警方正在抓捕。

    5月10日,郑州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网约车司机刘某华(男,27岁,郑州航空港区人)有重大作案嫌疑。经专案组用技术手段追踪,显示嫌疑人刘某华作案后弃车跳河,现警方正在相关区域全力展开搜捕。

    5月11日,在警方通报的疑犯刘某华落水地点,发现了一具尸体,疑似嫌犯。具体确认还需要待打捞出来以后做DNA鉴定。

    同日,滴滴平台发布消息称,自5月12日零点起,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其他平台业务对全量司机全面审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车不符情况;运营及客服体系全面整改。

    (《检察日报》2018-05-12有删改)

    材料四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司机无证上岗或被列失信黑名单

    交通运输部官方微信今日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未取得平台、车辆、驾驶员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驾驶员,被列入重点关注名单且6个月内仍拒不改正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列入失信联合惩戒主体名单(以下简称“黑名单”)。发生上述行为情节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的失信主体,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直接列入“黑名单”。

    (《新华网》2018-05-11节选)

    1.下列对材料中有关网约车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约车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使人们不再倾向于出行的便利,而更注重出行安全。

    B. 因为政府的模糊政策,给网约车的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有城市数据显示,网约车的发展壮大是造成城市拥堵的关键因素,对其监管势在必行。

    C. 网约车行业快速发展,保险、乘客司机纠纷问题不断,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事件的出现,这使得监管部门开始认真考虑网约车的商业保险问题。

    D. 郑州警方组织的打捞人员发现了杀害空姐李某珠的疑犯滴滴司机刘某华尸体同日,滴滴官方也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平台停业自查整改措施,反映了平台的亡羊补牢之举之及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生业态,我国一般一开始会对其保持一种模糊态势,以便把握他的发展和影响。

    B. 材料二显示,由于网约专车发展太快,急速生长,导致泥沙俱下,市场出现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事件。

    C. 空姐被害以及2016年的深圳24岁女性网约车被害案告诉我们,女性在乘坐网约车时,比较容易受到侵害。

    D. 可以预见,《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其中对于进入失信黑名单司机联合惩戒这一举措,将大大减少网约车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3.网约车司机违法事件频频发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司机身上存在伤害隐患,请你从网约车平台建设的角度,对想成为网约车的司机提出一些约束性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未能克之也,而台已燔,游已夺矣。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

    B. 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

    C. 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

    D. 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尝君——田氏,名文,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又称薛公。与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

    B. 寡人——秦始皇以前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后来成为天子的谦称。

    C. 百乘——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是人们出行的工具,一辆为一乘;百乘,即指百辆车。

    D. 歃盟——又称歃血为盟。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泛指发誓订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孟尝君认为必须向诸侯求援。

    B. 孟尝君分析说,如果赵王不借兵,秦魏就会结盟,赵国就会直面秦国,失去屏障。赵王权衡利弊,答应了孟尝君。

    C.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孟尝君以假设秦魏结盟的不利劝说动了燕王。

    D.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那时候燕国就会危在旦夕。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

    (2)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唐书·马周传》记,唐人马周未发迹之前,客居新丰,遭店主人冷遇。

    1.以下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是“夜雨”,而全诗无雨字,以雨打芭蕉叙出气候,雨点清晰而杂乱,与旅人的情绪自然和谐地共鸣起来,创造了无限凄凉的环境。

    B. 此曲采用了侧面描写、叠词、用典等手法,尤其是叠字的运用,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

    C. 秋雨之夜,作者窗前下棋,看着连绵不断的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点点秋雨唤起了作者无法断绝的缕缕愁苦,从而深化了曲子的意境。

    D. “落灯花,棋未收。”与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意相同,都表达出了诗人的孤苦之情。

    2.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再现了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不吸取经验教训终会让人痛惜,同时也写出了作此文的目的。

    (3)屈原在《离骚》中讽刺楚王糊涂,指斥群小嫉妒自己,铺陈自己对美的追求,最后表明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华社圣彼得堡6月19日电(记者韦骅、岳东兴、白旭)

    1:3,一个冰冷的比分刻在了圣彼得堡体育场的大屏幕上,此时的埃及队已经处在了出局的边缘。在不远处彼得大帝铜像的注视下,黯然离开的萨拉赫是如此的落寞。当俄罗斯队在疯狂庆祝时,他离去的背影是如此独孤。

    埃及队在首轮0:1负于乌拉圭之后,几乎所有埃及球迷都指望萨拉赫可以神兵天降,因为在他们看来,萨拉赫不仅仅是率领球队打入世界杯的国家英雄,更是除梅西、C罗之外世界足坛第三极般的存在。

    在比赛当天的圣彼得堡,大部分埃及球迷都身着萨拉赫的10号球衣。在赛前热身时,每当镜头给向萨拉赫,(    )他知道,他那未伤愈的肩膀,不仅承担着率领埃及出线的重担,更肩负着整个埃及国家的希望。

    可现实往往并不总是如梦想般那么美好,0:1、0:2、0:3,俄罗斯队逐渐撕碎了埃及人的憧憬。当埃及队陷入绝境时,可能依然有不少球迷希望萨拉赫可以    ,就像几天前C罗完成“帽子戏法”那样   。但或许是久疏战阵,或许是肩伤隐隐作痛,除了那粒点球,萨拉赫的表现    。没有了

       的速度,失去了辗转腾挪的脚步,这一晚,萨拉赫迷失在了圣彼得堡寒冷的雨夜中。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埃及队首轮0:1负于乌拉圭之后,埃及所有球迷没有谁不指望萨拉赫神兵天降。

    B. 在埃及队首轮0:1负于乌拉圭之后,几乎所有埃及球迷都指望萨拉赫可以神兵天降。

    C. 埃及队在首轮0:1负于乌拉圭之后,所有埃及球迷几乎都指望萨拉赫可以神兵天降。

    D. 埃及队在首轮0:1负于乌拉圭之后,埃及所有球迷没有谁不指望萨拉赫神兵天降。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雷鸣般的掌声就会从现场数万名埃及球迷中爆发出来,而萨拉赫也以鼓掌的方式予以回应。

    B. 现场数万名埃及球迷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萨拉赫也以鼓掌的方式予以回应。

    C. 现场数万名埃及球迷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回应他们的也是萨拉赫的鼓掌。

    D. 雷鸣般的掌声就会从现场数万名埃及球迷中爆发出来,而回应他们的也是萨拉赫的鼓掌。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挺身而出         力挽狂澜   乏善可陈         风驰电掣

    B. 自告奋勇         力挽狂澜   乏善可陈         追风逐电

    C. 挺身而出         挥洒自如   乏善足陈         风驰电掣

    D. 自告奋勇         挥洒自如   乏善足陈         追风逐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3岁的重庆妹儿聂凤,在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任教,还在自己老师何先泽的工作室剪发。经她手剪出的发型,不仅好看,而且妆容、造型都符合人的性格,能展现人的个性。在刻苦训练的6年时间里,每年休假时间不超过10天,每天进行2000米的跑步训练,剪掉了3000多个头模,花了100多万!2015年她在巴西举行的技能界“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上,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一举夺得美发行业冠军,实现中国美发行业零的突破。凭借这个成绩,她不仅享受到了和奥运会冠军同等的待遇,还破格成为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聂凤说,目前她正在准备到澳大利亚留学半年,到北岸职业技术学院跟全世界最牛的发型师多娜学习。未来,她打算回到重庆开一个自己的工作室,让美容美发行业更加规范健康,让匠人的手艺更加有价值。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鲜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