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多选题 1 题,简答题 1 题,实验题 2 题,推断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B. 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

    C. 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豆浆、牛奶等解毒,并及时就医

    D. 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

    B.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 实验室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 灼烧鸡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氧化物

    B.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 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

    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MgSO4(Na2SO4):溶解,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熄灭酒精灯 C. 量取液体 D. 移走蒸发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C.葡萄糖(C6H12O6)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A.安全常识

    B.生活常识

    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人
    ②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上硼酸溶液

    ①铁锅表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生锈
    ②用铅笔芯粉末使铁锁开启灵活

    C.除去杂质

    D.元素与人体健康

    ①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粉末
    ②滴加氯化钙溶液除去烧碱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①缺氟——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②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t1℃时,甲和乙溶解度均为30g

    B.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 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锌元素被称为“智力之花”,该元素符号是______;

    某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占,表示出它的8个分子______。

    今天是小红爸爸的生日:

    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红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______。

    小红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羊毛围巾。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检验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妈妈说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b______。

    (2)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D的一种俗名为消石灰;E是一种蓝色溶液。请回答:

    (1)C的化学式______,G可能是______(写名称)。

    (2)写出D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合理即可)

    (3)写出标号①、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___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填名称)。

    _____

    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