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3 题,流程题 1 题,推断题 1 题
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 题
  1. 有碳酸钠、碳酸氢钠、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里,发生反应可表示如下:

    ①CaO+H2O=Ca(OH)2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NaHCO3+Ca(OH)2=CaCO3↓+NaOH+H2O

    ①+②:CaO+H2O+Na2CO3=CaCO3↓+2NaOH

    ①+③:CaO+NaHCO3=CaCO3↓+NaOH

    此时溶液中的Ca2+、CO32-、HCO3-全部转化沉淀,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则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为(  )

    A.1.8g B.5.3g C.10.6g D.无法计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现有一瓶含NaCl杂质的Na2CO3样品,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定其纯度的方法,装置如图1,其中A容器中盛有样品10.0g,分液漏斗内盛有稀硫酸,B容器内为碱石灰固体。

    (1)该同学重复操作了三次,每次操作均正确,且装置不漏气,可是结果数据出现了较大偏差(容器内反应均完全,装置内空气的影响忽略不计),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

    (2)通过仔细分析,该同学重新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3,请回答有关问题:(可供选择的试剂还有Zn片、浓硫酸、NaOH溶液、CaCO3固体、蒸馏水)

    ①该套装置未画完整,请在你认为需要补充装置的虚框内画出合适的简图,并注明试剂_____。

    ②A装置的广口瓶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如果实验后测得E装置质量增重3.52g,则该Na2CO3试样的纯度为______。

    (3)测定该Na2CO3试样纯度的方法有多种,请你利用不同的反应原理再设计一套方案。要求写出实验操作流程和试样中Na2CO3纯度的表达式。(试剂任选)

    操作流程按下列图4所示表述:

    ①操作流程为(图5):______。

    ②实验时称量样品的质量为a克,所测物质的质量为b克,该试样中Na2CO3纯度的表达式为: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3 题
  1. (1)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______,产生此隐患的原因:______(用方程式解释)。

    老师说:“化学反应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肯定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这是科学规律”.丙同学根据老师这句话分析判断:放出的气体肯定不是______。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B装置的尾部有水珠生成;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写出B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③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④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以下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H2O、SO2和CO2。

    (查阅资料)经查阅资料得知:①CO2、S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③SO2可与酸性的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2不能;④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蓝色胆矾。

    (实验探究)用以下A—D四个装置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1)本实验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如下图所示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序号)。

    (2)为了验证三种产物,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整套实验装置的正确组装顺序是(按导管口连接的先后顺序):发生装置导管口

    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装置D中的无水CuSO4变为蓝色,由此得出产物中有_________的结论;同时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装置C中品红溶液( I)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褪色,品红溶液(Ⅱ)不褪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C中品红溶液( I)褪色,说明产物中有_________,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品红溶液(Ⅱ)不褪色,说明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能确认反应产物中有C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本实验提出的猜想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针对本实验进行讨论,其中张辉同学提出了“反应产物中可能还有一氧化碳”这样的一个观点。你是否支持张辉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请你说出两点理由: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下面是对铁的腐蚀条件及铁锈组成的探究.

    问题一: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课本实验中,铁生锈所需要时间较长,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改进实验.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C导管接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微热甲装置,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

    (2)反应开始后,甲装置中反应现象是______,MnO2的作用______。

    (3)4分钟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D处铁丝依然光亮.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主要与______和______有关。B、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

    问题二:测定铁锈的组成

    铁锈的成分主要为Fe2O3•H2O,还含有少量的FeCO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锈铁钉的组成.取一高度腐蚀的干燥铁钉(含有少量铁),称其质量为20.08g,在N2氛围中,充分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该过程中仅考虑发生:,且不需要考虑装置中空气对本实验的影响.(碱石灰成分:CaO和NaOH固体混合物.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Fe2O3•H2O178,FeCO3116)

    (1)若反应前后称得C装置总质量分别为100.00g和102.24g,则反应生成的CO2和水蒸气的总质量为______g,D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2)仅有上述实验数据,无法计算组成,若在B、C之间增加一套装置即可,则装置名称和药品为______、______。

    (3)经过改进后,测得m(H2O)=1.80g,m(CO2)=0.44g,请计算锈铁钉的组成.

    ①锈铁钉中Fe2O3•H2O的质量=______g。

    ②锈铁钉中FeCO3的质量=______g。

    ③锈铁钉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

    (4)将20.08g该锈铁钉溶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中是否有H2?______(填“有”或“无”),请通过计算说明_____。(假设铁在H2SO4和Fe2(SO4)3,混合溶液中先发生的反应为:Fe+Fe2(SO4)3=3FeSO4,Fe2(SO4)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0)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及原理)

    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讨论交流)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若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______。

    (2)经操作a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在煅烧炉中高温分解生成X和Y两种物质,该工艺中,Y被作为原料之一循环利用.Y的化学式为______。

    (3)沉淀池中也可能生成少量NH4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硫酸铵化肥等级测定)

    (1)判断(NH4)​​​​​​​2SO4化肥中有无NH4HCO3:取少量试样溶于水,滴加足量的______,无气泡产生,则可判断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

    (2)化肥中氮元素含量的测定(已确定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杂质):

    (查阅资料)

    ①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氨水呈碱性,不稳定,易挥发.

    ②工业判断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如下: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氮(N)含量

    ≥21.0%

    ≥20.5%

    (实验设计)

    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

    (2)烧杯中的试剂是为了吸收产生的氨气,下列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①水;②浓HCl;③稀H2SO4;④NaOH溶液

    烧杯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

    (交流讨论)

    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

    (1)甲同学认为:应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______(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否则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

    (2)乙同学认为: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正确的干燥装置后进行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低,理由是______。

    (实验测定)

    经讨论后,他们改进了实验装置,排除了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重新进行实验。取硫酸铵化肥样品13.5 g进行实验,测得B装置增重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计算过程:_____;该化肥的等级为______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其中乙是气体,丙是常见的黑色固体,A、B、C是三种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1)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B______ 乙______丙______。

    (2)写出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①至⑤的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