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单选题 28 题,推断题 1 题,填空题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8 题
  1.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 MgCl2 B. Ca(OH)2 C. H2O D. N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溶液中含有大量Fe2+、Al3+、Fe3+、Na+、Cl-、SO42-离子,其中加入足量Na2O2固体后,再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沉淀,最后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与反应前相比保持不变的是

    A.Na+、Fe2+ B.Al3+、SO42- C.Fe3+、SO42- D.Al3+、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已知2MOyx-+5S2-+16H+=2M2++5S↓+8H2O,则MOyx-中的x的值为

    A.1 B.2 C.3 D.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和O2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8gH2O 的体积是 22.4L

    D.1molSO2的体积是 22.4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电解质

    非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MgO

    SO2

    B

    NaOH

    Cu

    NaCl

    Na2O2

    CO

    C

    Ba(OH)2

    CH3COOH

    Cl2

    Na2O

    NO

    D

    KOH

    HNO3

    SO2

    CaO

    SO3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不对应的是(   )

    A.NaOH——腐蚀品 B.Na——遇湿易燃物品

    C.浓硫酸——易爆品 D.KMnO4——氧化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的实验完成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B.不慎将酸液溅到眼里,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D.氢氧化钡固体洒落到地板上,立即用水冲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某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NO3-、Al3+、Cl- B.Na+、SO42-、Ba2+、NO3-

    C.MnO4-、K+、SO42-、Na+ D.H+、SO42-、HCO3-、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ol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

    B.在反应中被氧化

    C.的还原性强于ClO2

    D.CO2是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盐酸与石灰石反应:CO32-+H+=CO2↑+H2O

    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C.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H++OH-=H2O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1:2 C. 2:1 D. 3: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错误的是

    A.等质量Na2CO3和NaHCO3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前者生成CO2少

    B.将石灰水分别加入NaHCO3和Na2CO3中,前者不生成沉淀

    C.相同条件下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于水

    D.Na2CO3固体中含少量NaHCO3,可用加热法除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

    B.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

    ①KOH ②AgNO3③NaHCO3④FeCl2⑤NaI ⑥NaHS ⑦NaHSO3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A.全部 B.②④⑤⑥ C.②⑤ D.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将足量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X气体

    Y溶液

    预测的现象

    CO2

    饱和Na2CO3溶液

    白色沉淀析出

    SO2

    Ba(NO3)2溶液

    白色沉淀析出

    Cl2

    AgNO3溶液

    白色沉淀析出

    NH3

    AlCl3溶液

    白色沉淀析出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g和Al的总质量为8g

    B.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C. 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D.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已知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反应后能使KSCN溶液变红的是( )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

    ②Fe和过量稀硫酸反应

    ③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⑤向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A.只有① B.只有①③⑤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铝粉投入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

    B. Na与CuSO4溶液反应:Cu2++2Na===2Na++Cu

    C.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D.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等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3:4    C. 2:3    D. 4: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里(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A.左端上翘 B.右端上翘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化学用语或命名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 含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符号:

    C. S2-的结构示意图  D. NH4Cl的电子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Y>X>Z>W B.离子半径:X+>Y2+>Z->W2-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Y>X D.还原性:X>Y,W2->Z-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沸点:

    ②离子还原性:

    ③酸性:

    ④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⑥半径: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镓(Ga)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Al、Ga均处于IIIA族

    B.Ga2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GaCl3

    C.Ga(OH)3可与NaOH反应生成NaGaO2

    D.碱性:Al(OH)3>Ga(OH)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实验室配制250 mL 0.200 mol/L NaCl溶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B.移液后烧杯未洗涤

    C.定容时俯视读数 D.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水至刻度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制备和收集Cl2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A. 制备Cl2 B. 除去HCl杂质

    C. 排空气法收集Cl2 D. 尾气吸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在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常利用FeCl3溶液与Cu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2FeCl3+Cu=2FeCl2+CuCl2。现向FeCl3溶液中加入a g Cu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 g Fe粉,充分反应后尚有c g残余固体。若c<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全部是Cu

    B.残余固体可能为Fe和Cu的混合物

    C.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Fe3+

    D.残余固体是Fe,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

    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 B.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

    C.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探究钠与Cl2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E五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B为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其常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举一例即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1)实验室在配制 FeSO4溶液时为了防止 FeSO4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向FeSO4溶液中滴加氨水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用语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配制所得的 100mL 6mol/L FeSO4溶液,往其中滴入一定量稀硝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Fe2+____NO3-+____H+ = ___Fe3++____NO↑+_____H2O(在横线上写上化学计量数)

    ②要检验该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含有 Fe2+,可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为_______

    A.酸性 KMnO4  溶液        B.KSCN 溶液        C. Cl2

    ③写出上述②的具体实验方案(含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经检验,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 Fe2+,则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NO 体积为(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某Al2O3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u、Fe、Fe2O3杂质。现通过下列生产过程,从该样品中回收铁红。流程如下:

    (1)操作a是_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

    (2) 试剂①是_______,固体II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红褐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写出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溶液II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如何用实验证明: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