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多选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8 题
  1. 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 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 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 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代表氧气 B. t2时刻,O2开始产生

    C. 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 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C.AB段有沉淀生成 D.F点溶液的pH>7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常温下氯化钙、氯化钠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纯碱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 + 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a点剩余固体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

    B.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

    C. 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D. 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2.0-x)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向盛有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変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A.MnO2中加入H2O2溶液

    B.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

    C.CuO中加入稀H2SO4

    D.BaCO3中加入稀HN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B. R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180

    C. 0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 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

    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 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定量研究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时,绘制出如图所示金属与氢气质量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Na、Mg、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Na>Mg=Zn

    ③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为23:24:65

    ④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1:1.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60g镁、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得到252g硫酸盐固体.则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

    A. 4.0g B. 3.9g

    C. 3.0g D. 2.5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 B.H2O C.NaOH D.Ca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G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由图可知,大气中CO2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大量火山的喷发 B.气候的自然波动

    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 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溶液为酸性

    B. b点恰好完全反应

    C. 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

    D. 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2 题
  1. 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2年山东烟台,15题,2分)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