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非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19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畋不掩群,不取麇夭;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汉代淮南王刘安指出:“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在环保的措施上,商鞅变法规定“弃灰于道者被刑”,甚至“断其手”。秦汉以后,山林川泽归少府管理,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和畴官等。宋太祖下“禁捕诏”,宋真宗下“禁捕山鹧诏”。明清时期,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

    ——摘编自张涛《中国古代的环境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煤得到广泛使用,煤燃烧时释放的滚滚浓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工业革命特色。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不久就发明了将氯转化为漂白剂的技术。钢铁业的发展.导致英国砍伐大量的树木。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排水沟设施不全,各种疾病困扰着人们。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调查委员会,倾听社会声音。在各地设立卫生医官,负责治理地方环境。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和《公共卫生法》,不久又颁布了《工人阶级住房法》,改造贫民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环保思想实践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异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21年11月12日,由美、英、日、中、法、意、比、荷、出席的华盛顿会议开幕。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此时的中国已不再是听任列强宰割的中国,在中国人民强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压力下,出席会议的北洋政府代表团希望此机会要求国际社会解决山东问题,承认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等地位。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均》及《附约》,中国收回回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权利,这是对凡尔赛条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在中国代表的坚决要求和各方压力下,日本放弃“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条款;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签订了《九国公约》,规定了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等原则,但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等一系列要求,除了同意撤销部分外国电台及英、法同意交还成威海卫与广州湾之外,其他问题实际均未得到解决。

    ——摘编自吴于、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代表团在华盛顿会议上谋求中国权益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洋政府代表团在华盛顿会议上的作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海瑞

    出身于“海南望族”,明代著名政治家。海瑞一生在政治上影响较大的有两件事。其一,上疏严厉击嘉请皇帝。嘉请皇帝自中年以后,崇信道教,修兴土木,刚憶自用,拒绝廷臣动谏,以致国事日非,民不卿生,怒声载道。海瑞愤时政阙失,犯颜直谏,“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终被下狱。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后人所说的“海瑞骂皇帝”。其二,出任江南抚。在任的九个月,整吏治,严惩不法官吏;勒令豪强退田,抑制兼并;兴修水利,以工代赈,减轻农民负担。海瑞的举动触犯了江南官绅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大肆攻击和极力反对,最终被解职。他为了“利民”“裕民”,而“一意约己”、任劳任怒,一生清贫。至死仍“无一语及身后事”。百姓听到他的死讯,“奔走相告,扶服悲号,罢市数日,哭声天动地”。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瑞的政治抱负,并说明其结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瑞受百姓爱戴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9 题
  1. 庄季裕《鸡肋编》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材料反映当时

    A.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 商业城镇逐渐兴起

    D. 出现了地域性商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反映了近代上海交通业的发展和变迁,据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时间(年)

    人力车(辆)

    马车(辆)

    轿子(乘)

    马(匹)

    脚踏车(辆)

    机器脚踏车(辆)

    汽车(辆)

    公共汽车(辆)

    有轨电车(辆)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据系三天平均,1926年数据为两天平均,所通行的车辆中货车未被计入。

    A. 人们在上海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是汽车

    B. 上海的畜力交通已为电气化交通所取代

    C. 人力车是上海唯一沿用下来的交通工具

    D. 人力车的大量存在阻碍公共交通的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

    A. 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B.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

    C. 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D. 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备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音liè,意,同等、相等)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

    A. 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B. 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C. 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

    D. 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美国从1860年到1910年,每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收获面积由每年12英亩增加到23英庙。小麦生产增长近3倍,五米生生产增长2.5倍多,棉花增长约4倍。1910年美国农业生产总值高达90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占输出总值的51%.这反映出

    A.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

    B. 农业生产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C. 工业革命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力

    D. 美国农业生产逐渐走向了多种经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

    A. 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

    B. 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

    C. 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

    D. 民主政治惠及社会下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出处

    论述

    《后汉书》

    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汉书•元帝纪》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

    《汉书•文帝纪》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A. 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B. 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C. 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D. 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近代以来,小农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窘态日益显现,致使民间私人借贷和高利贷盛行。1923年,中国华洋义赈会开始扶持农民组建合作社以寻求突破,发展颇为可观。由此可知近代合作社的探索

    A. 依赖封建财团的支持

    B. 解决了农村资金短缺问题

    C. 符合农业发展的需求

    D. 照搬了苏联集体农庄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以下是“1901年至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这种地区差异主要源于

    1901—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

    省份

    总计

    省份

    总计

    省份

    总计

    江苏

    45

    安徽

    17

    奉天

    5

    广东

    24

    湖北

    9

    北京

    2

    浙江

    22

    四川

    11

    陕西

    2

    福建

    17

    广西

    8

    吉林

    1

    A. 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劣

    B. 近代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C. 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D. 国际局势演变的不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新中国某一时期,电影生产全部由国家下达指标,投入资金,各电影制片厂接受国家任务组织职工进行生产;由政府管辖的发行放映公司收购所有通过电影局审查的影片,并向全国发行放映,各级发行放映机构也都属于全民所有制单位。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 经济体制的计划性特征   B. “双百”方针遭到严重破坏

    C. 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帮助   D. 公有制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 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

    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 士大夫阶层不断提升对土地的占有权

    D. 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是1912—1947年中国22省农民的身份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A. 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C. 战争等因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D. 土地集中,农民无地化趋势增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终极押题文综历史试卷)清朝规定:在广东地区的外国商船每年每船准带土丝五千斤、二蚕丝五千斤;本国商船每年每船准带土丝、二蚕丝共一千六百斤。清朝在对本国商船准带不超过两千斤生丝出海时,却允许外国商船带出一万斤生丝,“以示加惠外洋之意”。这一规定

    A. 一定程度上捍卫了中国经济主权

    B. 反映出清朝继续实施重农抑商

    C. 扼杀外部因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D. 体现朝廷“怀柔远人”的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英国的保尔芒图指出:“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这种制度的确立

    A. 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

    B. 开创了精细生产分工的模式

    C. 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

    D. 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200万磅

    300——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35——65万磅

    70——100万磅

    A. 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

    B.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

    C. 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

    D. 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上图为中国1985—2004年经济增长率走势图,对此解读最全面的是

    A. 经济体制改革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B. 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经济增长达到最高点

    C. 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转型的阵痛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共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表为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表。据此可知

    项目

    1978年

    1995年

    2000年

    2008年

    2009年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133.6

    1557.7

    2253.4

    4761.0

    5153.0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343.4

    4283.0

    6289.0

    15781.0

    17175.0

    A.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B.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缩小

    C. 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D.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题文)1865年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主张:“铁路与铜线,事同一律,万难允许”。1875年李鸿章正式提出,铁路电报等西方新式物件,要“酌度时势……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导致李鸿章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开始自强求富的改革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C. 西方对中国的侵略逐渐加重

    D. 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该纪事能得出的结论是,《申报》

    年份

    纪事

    1918年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三万余份

    1932年

    连续发展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会舆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1937年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年

    香港版出刊

    A. 是首家使用美国进口新式印报机的报刊

    B. 支持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的武装斗争

    C. 因积极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而停刊

    D. 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初,西班牙凭借从事航海活动的先发优势和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但是重商主义政策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和海上霸权。为了维持欧洲最庞大的军事力量,财政却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大量贵金属的流入一方面造成了物价飞涨,民生调敝,另一方面助长了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和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气,而农业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制造业也没有能够发展起来。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的垄断特权被国会立法所终止,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英国政府逐渐减弱了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令人惊异和美慕

    ——摘编自吴敬琏《大国崛起的五个共同要素》

    阅读材料,指大国崛起的因素,并结合其它相关史实对此加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因素,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