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2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默信笺蒹

    B.采撷携带和谐挟

    C.

    D.起诡谲攫取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吆喝喝西北风大一声严词

    B.走疲于命投光明走呼号

    C.蛮横横祸大发死车下暴不法

    D.花负荷荷枪实弹肩负重荷荷塘月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端详倏忽冒味甜蜜旁征博引

    B.震撼气慨和蔼搭讪再接再厉

    C.荧屏寒暄诡异缥缈声名雀起

    D.蹩进洗刷摩挲皈依历历在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有些人早就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需要________的事情,现在谈起他来却这样窃窃私语,这一点也足以证明他引起人们何等浪漫的遐想了。

    ③________ 一次,有人看到鲸鱼在歌唱的间歇,完全跃出水面,然后背着水,全身沉浸于阔鳍击出的波涛之中。

    A.遏制避讳不止                         B.遏制忌讳不只

    C.遏止忌讳不止                          D.遏止避讳不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的就职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词,台下的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B.一听到胡同里沸反盈天的声音,家里人急忙跑出去看个究竟。

    C.父子关系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不是一纸声明就能解除的,藕断丝连,谁也无法彻底割断与生身父亲的血缘关系。

    D.随着蔡家沟矿难33条人命的戛然而止,交口县安监局局长武小莉两年敛财数百万的贪婪面目暴露在公众面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迅速,见效之广泛,都是我们所不能及的。

    B.“中国未成年网络工程”系列活动将围绕“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与“文明上网”为主题,开展专家讲座、图片展览等活动。

    C.一部小说的优劣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的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D.每一位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以下几句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自从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介于“约率”22/7和“密度”355/113之间以来,一直有人在计算圆周率的更精确数值,最近利用电脑算到了小数点后两百多万位!

    ②圆周率本是圆周与直径之完全确定的比值,但它产生的无穷数列却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惊讶和震憾。

    ③此外还有人利用电脑将已算出的圆周率数值化为二进位数列后,对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它像随机数那样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

    ④就算用最快的超级电脑不停地算下去,一直算到地老天荒,也无法穷尽!

    ⑤但比起“此率绵绵无绝期”来,连沧海一粟也不如。

    A.①③②④⑤                           B.①⑤②③④

    C.①③②⑤④                           D.①⑤④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黄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由编修进修撰,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比即位,命子澄与齐泰同参国政。谓曰:“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子澄顿首曰:不敢忘。”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会有言周王橚不法者,遂命李景隆帅兵袭执之,连湘、代诸府。于是废橚及岷王楩为庶人;幽代王桂于大同;囚齐王榑于京师。湘王柏自焚死。敕燕议周王罪。燕王上书申救,帝览之恻然,谓事宜且止。子澄与泰争之,出相语曰:“今势如此,安可不断?”明日又入言曰: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帝犹豫曰;“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子澄对曰:“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帝曰:“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遂止。乃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皆泰、子澄谋也。时燕王忧惧,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竟遣还。未几,燕师起,泣誓将吏曰:“陷害诸王,非由天子意,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

    及燕兵渐南,与齐泰同谪外。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善上言:“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帝复召子澄,未至而京城陷。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为人告,俱被执。子澄至,成祖亲诘之。抗辨不屈,磔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戍边。一子变姓名为田经,遇赦,家湖广咸宁。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伴读东宫,累太常寺卿迁:升职

    B.汉七国非不强,底亡灭卒:最终

    C.太孙其言是:认为……正确

    D.族人少长皆斩无:没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惠帝皇太孙时先人者制人,毋人制

    B.临六师,其谁能支何自解于天下

    C.退与泰谋未至京城陷

    D.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王子澄“做事不轻易放弃”的一组是 (3分)

    ①子澄顿首曰:“不敢忘。                ②囚齐王榑于京师

    ③子澄与泰争之                         ④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

    ⑤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                   ⑥抗辨不屈,磔死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子澄和齐泰一起谋划削夺诸王兵权的事,齐泰提出先对付燕王,而王子澄认为应该先讨伐周王。

    B.惠帝命燕王议定周王的罪行,燕王上书求救,惠帝看了很悲伤,认为事情应暂且停止,对此王子澄和齐泰的意见彼此不一致。

    C.为了削弱燕王势力,子澄还与齐泰共同谋划了挑选燕府精壮的护卫归属于宋忠部下以及召集护卫和指挥入京等事宜。

    D.王子澄受车裂之刑而死,他的同族无论长幼都被斩了,只有一个儿子改姓名为田经,才得以幸免。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1)明日又入言曰:“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3分)

    (2)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3分)

    (3)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

    1.作者登临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第三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

    (2)请概括周瑜形象。(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

    2.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今夜闻君琵琶语,________。

    3.杜郎俊赏,___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上帝没有打瞌睡

    邢可

    北京某报来函,邀我去哈尔滨市的阿城参加笔会。此时,凉爽的“冰城”对我太有吸引力了,恨不得立即飞往哈市。

    路上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我的双脚终于踏上了阿城车站。待我走出车站四处寻找,却不见有来接站的车。我一问,车刚走。等吧,据说还会来的。

    这时,一位六十余岁的老婆婆,赶着一头小毛驴,拉了一辆特别的车走过来。那车和一般的车不同,车架上放着一块比双人床板还要长一点的木板,上面铺着厚厚的棉被,如同待寝的床铺。我正疑惑,老婆婆亮起沙哑的嗓门招揽顾客上车,正好到我要去的地方。一问车钱,一毛钱,即使公家不报销,我自己也掏得起。我决心开开“洋荤”。

    不断有人走来,熟练地坐到那软软的棉被上,掏出钱递给老人。我也东施效颦似的坐好,心里始终怀着新奇感。我掏出一角很旧的票子递过去,老人接过塞进衣兜,看都没看。

    大家背对背地坐在“床”上,把腿耷拉在车边,仿佛一家人围坐在床上聊天。坐到八九个人时,老婆婆把鞭子一摇,“吁”一声,小毛驴立刻精神抖擞,四蹄一蹬,腰一弓,拖在地上的牵绳立即绷紧,拉着车轮向前滚动。小毛驴走出几步,还颇为自豪地打个响鼻,摆摆头。我忍不住想笑,说不清这独特的车辆给我带来的是“洋”味,还是“土”味。

    车轮轻快地向前滚动。小毛驴不时摇摇尾巴,打个响鼻。走出一百多米时,从横里杀出一个小青年颇为老练地一伸手,把车拦住,然后,充满优越感地一扭扁平的屁股,坐到了车上。

    车轮又开始滚动,职业病使我终于忍不住和老婆婆交谈起来。让我吃惊的是,她竟然是位基督教徒。她不顾年老,不怕艰辛地赶车,并不单是为了挣钱,而是想为人们做点好事。难怪她只收一毛钱。老婆婆坦率而健谈,思路清晰,口才灵利。言谈举止,表现得坦然、自信,还带点清高,似非等闲之辈,令我起敬。

    快到终点时,那位年轻人突然向老婆婆一摆手,老人鞭子一摇,发出一声低沉的“吁”。车尚未停稳,那位青年便跳下车。扬长而去。

    “他怎么不给钱?”我忍不住问。

    老人慈祥地看着我,在胸前虔诚地划了个十字:

    “阿门,愿上帝饶恕这年轻的罪人!”

    “请等一下!”我说着蹦下车,向青年追去。

    “等等——请等一下——”我边追边喊。

    他停住步,转回身。

    “你坐车为啥不给钱?”

    “钱?我……从来没给过。”他坦然地说。

    “我问你为什么?”我火了。

    “你……我劝你少管闲事!”他口气硬起来。

    “我今天非管不可!”我理直气壮。

    “神经病!”他骂我一句,转身要走。我一把拉住他。

    “你今天不交这一毛钱,我就叫你的名字上报!”我气愤地说,把记者证亮到他眼前。

    他看了一眼,很不情愿地慢慢把手伸进衣兜,掏出一把票子,抽出一角钱递给我。

    我瞪他一眼,转身往回跑。坐上车,我把钱交给老婆婆。她接过钱,看看我,然后在胸前虔诚地划着十字说:“阿门,愿上帝保佑你,好心人!”

    我看她一眼,想笑但没笑。我才不信什么上帝呢!我只相信真理和正义,那才是真正的上帝!

    1.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上帝没有打瞌睡”?(4分)

    2.文章对“棉被”和“小毛驴”进行了细节描写,请说明作者的意图。(4分)

    3.面对蛮横的坐车不给钱的青年,老婆婆和“我”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这个世界的音乐(节选)

    刘易斯·托马斯

     ①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像嘈杂声,是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当然,原因之一,是我们似乎不能把通讯仅限于携带信息的、切题的信号。假如有任何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我们好像一定会用它来进行大量的闲聊。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②使人聊以慰藉的是,听说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须得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存在的类似问题。不管它们有什么样的发声装置,大多数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需要长期的耐性和观察,才能把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加以剔除。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

     ③然而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它信号之下。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据描述,这声音在人的耳朵听起来,像是沙粒落在纸上,但最近对这种声音的录音进行的摄谱学分析显示,在这敲打声中,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这敲击声以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就像定音鼓部的谱号。

     ④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它们可以在飞行时准确地发现小昆虫,并像有导向装置一样准确无误地向喜欢的目标快速前进。有这种高超的系统来代替眼睛的扫视,它们必定是生活在一个常伴有工业声、机器声的蝙蝠的超声世界里。然而,它们也彼此交流,也发出咔嗒声和高调的问候。另外,有人还听见,它们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⑤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分析,以至于看起来它们没有多少时间从事音乐。但音乐还是有的。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部分哑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它重新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这是一种沉思的、若询若诉的音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⑥人类普遍地表现出创作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需要。我不能想像,甚至在我们最古老原始的时代,当一些天才画家在洞穴里作画之时,附近就没有一些同样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在创作歌曲。

    ⑦其他器乐演奏家,比如蟋蟀或蚯蚓,它们单独演奏时听起来或许不像音乐,但那是因为我们听的时候脱离了上下文。如果我们能一下子听到它们合奏,配上全套管弦乐器,那巨大的合唱队集合在一起,我们也许就会听出其中的对位音,音调和音色的平衡,还有和弦和各种亮度。录制的座头鲸歌曲,充满力度和肯定,模糊和暗示,不完整,可以将它当作一个声部,好像是管弦乐队的一个孤立的音部。假如我们有更好的听力,听得见海鸟的高音,听得见成群软体动物有节奏的定音鼓,甚至听得见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飘渺的和声,那合成的音响大约会使我们飘然欲飞的。

    ⑧假如像我所相信的那样,制造某种音乐的驱力如同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样,也是我们作为生物的特点,那么其中必有某种道理。那有节奏的声音,也许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现——是一种最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的物质转化成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的过程。

    1.根据节选的文段,下列选项不属于动物音乐的是( )(3分)

    A.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传出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敲击声。

    B.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

    C.鸟类发出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事务性通讯。

    D.蝙蝠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发出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2.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第⑦段的加点词语体现了科普文什么样的语言特色。(4分)

    3.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制造某种音乐的驱力如同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样,也是我们作为生物的特点”?你对作者这句话有何感想?(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精神生活是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所不可或缺的。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一篇题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散文。她说,若有可能,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对人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你需要怎样的精神生活,又将怎样构建自己的精神空间呢?请以“我的精神小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题目自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