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综合题 3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下图为“中国四季分配类型图”,读图回答

    图例甲、乙、丙、丁代表的四季分配类型(①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②长冬无夏春秋相连③ 四季如春  ④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依次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8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区,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罕见旱情,一些地区因旱灾出现临时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西南、西北等地发生了山洪灾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季风活动   B. 地面状况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2.若发生的旱涝程度大致相同,对下列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严重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

    A. 水资源   B. 石油资源   C. 天然气资源   D. 太阳辐射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 大致与1月0℃等温线相吻合;是南方和北方、水田与旱地、传统水稻与小麦区的分界线

    C. 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印度洋部分海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该海域环境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海洋运输地位重要   B. 纬度较低,水温较高

    C. P点附近有暖流经过   D. 北部海域形成季风洋流

    2.造成M、N两地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纬度位置   C. 地形   D. 洋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问题:

    1.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气候干旱、洪涝灾害、海洋污染   B. 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山脉,属于阶梯分界线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荒漠化   C. 盐碱化   D. 沙尘暴

    3.乙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甲地形区,是因为乙地

    A. 地势较高   B. 纬度较高   C. 植被较少   D. 云量较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下图,回答各题。

    1.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全年盛行西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C. 地形以山地为主,海岸线曲折

    D. 年降水量岛屿东岸比西岸多

    2.图中寒暖流交汇处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成因是(   )

    A.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B. 千岛寒流与北太平洋暖流交汇

    C. 北大西洋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D.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

    A. 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 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 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江苏淮安已经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在淮河一座旧桥改造中设立标志赋予了文化和科普的含义,该桥正中设一大球,南面用红色装饰象征南方亚热带气候特征、北面用蓝色装饰象征北方暖温带气候特征(如下图)。据此回答题。

    1.江苏淮安最可能是

    A. 年均温0°C等温线通过   B. 年降水量800mm线通过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通过   D. 森林与草原分界线通过

    2.图中的河流洪涝灾害多发,原因包括

    ①终年多雨 ②支流稀少 ③地势低平④下游围湖造田⑤上游水库建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7年1月1日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6周岁生日。6年来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双方投资合作也在提速。读中国—东盟自贸区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④代表的四个城市,气候方面的相同点是(  )

    A. 气候类型一样   B. 全年皆高温

    C. 全年盛行风向一致   D. 降水量季节分配一致

    2.该地区的主要物产不包括(  )

    A. 石油   B. 锡   C. 橡胶   D. 可可

    3.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贸区与欧盟相比,最具有潜力的是(  )

    A. 技术优势   B. 资本优势   C. 市场优势   D. 人才优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从自然带上看,甲是温带荒漠带,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③从地形区上看,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乙位于东北平原

    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读某两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城市位于A城市的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与右图区域相比较,左图区域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 交通便利   B. 劳动力价格低

    C. 政策扶持力度小   D. 科技水平低

    3.图示两区域共同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是

    A. 大漠孤烟   B. 海上明月   C. 林海雪原   D. 飞瀑流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山脉都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图中山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横断山   B. ③是昆仑山   C. ④是南岭   D. ⑥是长白山

    2.对图中山脉分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②山脉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一部分

    B. ③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C. ⑤山脉是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界线,也是等降水量400mm线的一部分

    D. ⑥山脉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的一部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下面两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N是世界著名河流,两河共同的特征是       (  )

    A. 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 下游补给量大

    C. 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 支流少

    2.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 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 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 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D. 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

    A. 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   B. 南北温差大于中国

    C. 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候鸟南迁时间早于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读西亚及其周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运河的名称是运河,它沟通了乙海域与海。

    (2)乙海域位于小板块与板块的(或“消亡”或“生长”)边界。

    (3)丙所在国家是“无流国”,是因为该国常年受(气压带)控制。该国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

    (4)20世纪80年代以后,丁沿海地区炼油工业发展迅速。据图分析该地区发展炼油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材料二 伊犁河谷地被评为我国新的十大天府之一,水草丰美。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两地都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某地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诗为证“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陈毅诗)。说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比较河流上、下游地貌形成中外力作用的不同特点。

    (2)说出图示地区南部的气候成因。解释图示河流上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

    (3)说出本地区城市分布的基本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大气臭氧低值范围变化示意图

    (1)臭氧低值范围逐年扩大的位置在_____极上空。

    (2)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来的_____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大气_____层中臭氧分解。

    (3)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到达地面的太阳_____辐射增加,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