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填空题 10 题,单选题 19 题,作图题 2 题,实验题 4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10 题
  1.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中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这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中雪需要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圆筒的直径d是____________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体温的高低是人类身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图所示是王华某次用体温计测量体温的情况.他的体温是______℃,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你用嘴贴着瓶嘴吹气时,你会听到音调有高有低,请你按音调由低到高排列瓶子: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是________在振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是因为炒菜时锅的温度会__________焊锡的熔点;烧水的铁壶坏了却能用焊锡补,是因为烧水时铁壶的温度会__________焊锡的熔点。(均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看到“窗花”,“窗花”通常会结在玻璃的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这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红外线、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验钞机利用___________,夜视仪利用______.(选填“红外线、紫外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太阳灶利用的是__________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原理,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____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9 题
  1.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 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 步行速度约4m/s   B. 脚长约230mm   C. 体温37℃   D. 1min心跳75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所做的探究性活动与结论不匹配的是:

    A. 活动:用油炸油条而不用水    结论:油热得快

    B. 活动:手影游戏     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C. 活动: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   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

    D. 活动:说话声把要上钩的鱼吓跑    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 太阳的虚像   B. 太阳的实像   C. 树叶的影子   D. 树叶的实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春天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

    B.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升华现象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是液化现象

    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是凝固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 水的深度一定比塔的高度大

    C. 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 “水中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A. 在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 cm、12.46 cm、12.44cm、12.56cm、12.4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12.46 cm   B. 12.474 cm   C. 12.45 cm   D. 12.47 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3∶4,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 9∶10   B. 5∶3   C. 5∶8   D. 8∶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

    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寒冬,河水结成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 “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D. “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 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 地面发生漫反射

    C. 水面发生漫反射  D. 水面不发生反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天热时,打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

    A. 电风扇吹的是凉风   B. 空气流动加快,使室内温度降低

    C. 电风扇的风带走了周围的热量   D. 电风扇的风使汗液蒸发加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一种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就可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从而作出反应

    D. 白天外界噪声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晚上使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为一液位感应装置原理图,光束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屏的S点。如入射光方位、光电屏方位、容器的方位保持不变,且容器没有发生歪斜,则当液面升高时,反射光将

    A. 照射到S点左侧   B. 照射到S点右侧

    C. 仍然照射到S点   D. 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温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A.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 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 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 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怎样放置,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入射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右图中,a、b是由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________,当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果在像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选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实/虚)像;

    (4)实验中,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他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实验前,甲图中器材的安装应由______而_____安装(选填“上”或“下”),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气泡的情况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

    (2)如图乙是两个同学分别绘制的水沸腾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他们所用水的_______不同。

    (3)分析表中数据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因为水沸腾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

    (4)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小明在第9 min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探究固体甲和固体乙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琴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琴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固体________(填“甲”或“乙”)是晶体,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若在第9min时停止加热,固体甲的温度会________________

    A. 立即上升   B. 先不变后下降  C. 立即下降  D. 先下降后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

    (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两侧.

    (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__________.

    (3)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这个结论可靠吗?理由是______。(先判断再回答)

    (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后2s钟司机听到回声,问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坐火车外出,他用手表测出1min刚好火车的车轮与钢轨接缝发出了97次撞击声,已知每根钢轨的长度为12.5m,则火车的车速是多少?若火车自身长度为200m,以这样的速度穿过一条长1600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