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一“转折点”出现在(  )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78年 D. 1992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祖国已无恙,英雄请回家。”2019年清明前夕,漂泊60余年的10位烈士从朝鲜回归故土。历史不能忘记,正是他们的英勇牺牲行为,

    A. 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 使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首胜 D. 为国家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第一次制定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次大会

    A.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 初步确立制度多党合作制

    C. 确定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 决定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7年10月15日,矗立在滚滚江水上的“新中国第一桥”迎来她60岁的生日。她是

    A. 钱塘江大桥 B. 武汉长江大桥 C. 南京长江大桥 D. 江阴长江大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收入中已占92.7%,这一状况说明我国

    A. 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 市场经济活跃

    C.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 工业化的实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我国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被打破,主要得益于

    A. 大跃进运动 B. 阶级斗争为纲 C. 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有企业改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设立,1980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设立。这两类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C.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 D. 搁置分歧利益至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梦”提出,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和中国人民的面对困难的信心。中国梦能够实现的根本因素是

    A. 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 B. 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C.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 对外开放国策的制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9月被宣布为代国歌。它是

    A. 《马赛曲》

    B. 《黄河大合唱》

    C. 《毕业歌》

    D. 《义勇军进行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是

    ①改北平为北京

    ②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采用公元纪年

    ④通过国徽设计方案

    ⑤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 进军新疆

    B. 北平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

    D. 西藏和平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人民共和国安定下来还不到一年,中国就成为一场有害战争的牺牲品,最终导致中美兵戎相见的可怕后果。”这场战争是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解放战争

    D. 解放西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一些人,虽已离去,却永被铭记。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无数至诚报国的英雄人物,代表人物有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王进喜

    ④焦裕禄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主题系列的形式办一次老照片图展,下列一组老照片的主题应是

    A. 农业合作化 B. 一五计划 C. 人民公社 D. 土地改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巧妙地描绘了国家“一五”计划建设两项成就,它们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沈阳飞机厂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其改造过程中,作出了一个创举,即实行

    A. 国企改革

    B. 中外合资

    C. 承包经营

    D. 赎买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是1954年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手工业者生产采取合作的方式,原因不包括

    A. 个人缺乏新技术

    B. 资本家的两面性

    C. 个人生产规模小

    D. 缺乏先进的机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下表与其典型事迹相对应的人物是

    模范人物

    王进喜

    雷锋

    典型事迹

    大庆油田用身体制服了井喷

    兰考县委书记患癌症坚持工作

    解放军战士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为1978年-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柱状图。其变化原因不包括

    A. 土地所有制的改变

    B.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 农民拥有土地经营权

    D. 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表。表中指数逐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79

    1980

    1983

    1985

    1988

    1992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A. “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

    B. 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中国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二  1958年8月,人民公社化运动骤然兴起,全国农村只用一个多月就基本实现公社化。时隔不久,党中央和毛泽东便觉察到公社化发生的急于过渡,共产风等“左”的偏差,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加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困难局面。

    ——摘编自《共和国重大事件和决策内幕》

    材料三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老百姓又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国家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经济发展中的显著特点及其产生的主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及带来的消极影响。

    (3)对比材料三的两段唱词,指出凤阳百姓生活前后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在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小杜同学整理的知识结构图

    材料三  邓小平推动的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独具特色:先是沿海开放,后来是沿江开放、沿边开放,然后是整个内地的开放,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张维为《中国震撼》

    (1)据材料一,这场“社会变革”总设计师是谁?他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什么?

    (2)请在材料二的序号①②⑤三处填写恰当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在“经济特区”实行什么特殊政策?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独特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不再遥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摘编自费正清《观察中国》

    材料二  2012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2021年,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49年,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摘编自中新网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梦想变为现实的重要标志及其重大意义。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梦”的内涵、核心目标和行动指南。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