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 ②⑤①③④   B. ③①②④⑤   C. ③①④②⑤   D. ②⑤④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文出自该书

    B.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第一次买车,攒了三年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二次,买的新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三次买车后好景不长,祥子把车卖掉去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

    C.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D.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下列字形和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确凿(záo)   告磬   如法炮制(pào)   物竞天择

    B. 归咎(jiù)   馈赠   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

    C. 殷红(yīn)   销蚀   恪尽职守(kè)   珠丝马迹

    D. 狡黠(xié)   绰号   叱咤风云(zhà)   略胜一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语文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B.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C.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理应受到尊重。

    D.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解释文加点词的意思。

    (1)辄(____________)   (2)比(______________)   (3)善(___________)

    3.翻译文画线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述而》)

    (2) 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_____,男有分,女有归。

    (4)赞曰: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  ”

    (5)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

    (6)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 ,村南村北响缲车。

    (8)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走访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同年寒假,又赴浏阳进行调查。1918年至1920年间,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他利用去北京和上海之便,相继深入河北长辛店、山东泰山和曲阜等地进行社会考察。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萍乡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社会调查,他更加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四段与第五段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

    B. 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 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 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红色玻璃球

    [美国]威廉•贝纳德

    ①在美国艾达荷州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名叫米勒斯的菜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米勒斯先生在路边摆了个小菜摊,人们下班的时候路过这里,顺便采购一些新鲜的蔬菜,那个时候,钱和食品非常匮乏,所以,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十分流行。

    ②镇上有几个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经常到米勒斯先生的菜摊跟前晃悠。当然,他们不想买菜,只是来欣赏一下那些当时非常珍贵的物品。尽管如此,米勒斯先生也总是热情地招待他们,就像招待每个到这里买菜的大人一样。

    ③“你好,巴里!今天过得怎么样?”

    ④“你好,米勒斯先生,我过得不错,谢谢。这些豌豆看起来真新鲜。”

    ⑤“是的,巴里,你妈妈身体好点没?”

    ⑥“是的,正在好转。”

    ⑦“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

    ⑧“不,先生,我就是看看,这些豌豆真的很不错!”

    ⑨“你想带点回去吗?”

    ⑩“不,先生,我没有钱。”

    (11)“可以用东西交换啊!你有什么东西跟我换吗?”

    (12)“哦﹣﹣﹣我只有几个刚赢来的玻璃球。”

    (13)“是吗?给我看看。”

    (14)“给,你看,这个多漂亮。”

    (15)“嗯,是这样的。不过这是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

    (16)“好像有。”

    (17)“这样,你把这袋豌豆带回去,下次把那个红色的玻璃球带来。”

    (18)“一定,谢谢你,米勒斯先生。”

    (19)每当米勒斯先生和这些小顾客“讨价还价”是,米勒斯太太都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面带微笑。她很熟悉这些“交易”,也很理解丈夫的行为。除了巴里,镇上还有两个穷孩子,他们的家里拿不出钱来买菜,也没有值钱的东西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又显得自然,米勒斯就这样假装和他们为了一个玻璃球进行谈判。就像这次巴里有个蓝色的玻璃球,可米勒斯先生却想要红色的,下次他带红色玻璃球来的时候,米勒斯先生又想要绿色或橘红色的了。当然了,每次打发这个男孩回家的时候,总会让他带上一袋新鲜的蔬菜。

    (20)许多年以后,米勒斯先生去世了。镇上的人全都来向他的遗体告别,并且向米勒斯太太表示慰问。在长长的告别队伍的最前面,站着三个引人注目的年轻男子,一位身着军装,另两位身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衫,头戴礼帽,十分体面庄重。米勒斯太太站在丈夫的灵柩钱,年轻人一个一个走上去拥抱她,低声安慰几句。然后,米勒斯太太满含热泪,注视着他们把自己的手放到米勒斯先生冰冷苍白的手上。这三个年轻人就是当年和米勒斯先生用玻璃球交换蔬菜的穷孩子。他们告诉米勒斯太太,当年他们是多么感激米勒斯先生,感谢他当年换给他们的蔬菜。

    (21)现在,米勒斯先生不用再和他们为了玻璃球的颜色和大小讨价还价了,这三个孩子也不用再靠他的救济度日,可他们一生都会记住他。虽然,米勒斯先生一生都没发过大财,可在镇上人们的眼里,他是艾达荷州最富有的人。在他已经失去生命气息的右手里,正握着三颗亮晶晶的红色玻璃球。

    (选自《中国学生必读的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阅读这篇小说,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两个主要情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表现了米勒斯太太怎样的心理?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①每当米勒斯先生和这些小顾客“讨价还价”是,米勒斯太太都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面带微笑。

    ②然后,米勒斯太太满含热泪,注视着他们把自己的手放到米勒斯先生冰冷苍白的手上。

    3.阅读第③~⑱段,指出这部分文字运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虽然,米勒斯先生一生都没发过大财,可在镇上人们的眼里,他是艾达荷州最富有的人。”为什么米勒斯先生是“最富有的人”?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寒山转苍翠②,秋水日潺湲③。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④。

    渡头余落日⑤,墟里上孤烟⑥。

    复值接舆醉⑦,狂歌五柳前⑧。

    (注释)①辋川: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②苍翠:深绿色。③潺湲(chán yuán ):水流动的样子。④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⑤渡头:渡口。⑥墟里:村落。孤烟:炊烟。⑦接舆:春秋时代楚国狂士。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⑧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自比。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

    B.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C. 颔联和尾联写人,这两联对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形象的刻画是孤立进行的。

    D. 倚仗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描绘山景。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

    B. 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抒写出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C. 诗人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着一“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D. 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也表明了诗人对其放荡行为的不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题文)成长中烦恼不可避免,也并不可怕,关键看我们怎么样对待它,某校九(2)班正在开展“成长的烦恼”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1)(材料研究)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道光帝流放到伊犁,他为国事而烦恼,可是天高地远又是罪臣之身,难以解脱,于是,他将烦恼抛开,去干实事,他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主持修建了不少工程,等到完工时,皇帝又下诏重新启用他

    材料二:世界顶级富豪比尔盖茨从哈弗大学中途辍学后,遭到别人“自以为聪明“”他不可能成功“等等冷嘲热讽。但他顶住了压力,凭借自己的必胜的信心,超人的胆识,敏锐的洞察力,最终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探究结果: ______

    (2)(启发感受)仿照示例,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实例:烦恼是前进路上的羁绊,消除它,就能阔步前行。

    仿写:烦恼是 __________ ,消除它, __________

        烦恼是 __________ ,消除它, __________

    (3)(观点辩论)一个九岁男孩因写了几首“神奇”小诗,一夜爆红网络。随后,媒体的过渡关注与热捧,给“小诗人”带来了极度的困扰和烦恼。“小诗人”说:“我再也不写诗了。”有关小神童的成长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捧是“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说出名就要趁早,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题文)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4)不限文体(诗歌除外);(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